拼硬件拼价格 行业不归路 2012手机随笔
2012年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销售可谓鱼龙混杂,之前一年遗留下的各种元素加之种种新晋力量不断推进这整个市场的发展进程。而打着各种各样旗号的新品问世也在抢占这各大IT类门户网站的头条位置。而纵观几年的手机市场,针对高配低价的血拼成了同行业竞争的热点话题。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近一年来大陆手机市场的销售现状以供诸位看官参阅。缺了一口灵魂的苹果
去年的10月5日对于美国苹果公司是一个刻骨之日,教父级领袖乔布斯的离世无疑把这家炙手可热的公司推到了风口浪尖。没有帮主参与设计的产品是否还能延续往昔的辉煌成了各路评论家口中的焦点。现在来看这一切早已是旧闻,蒂姆·库克作为掌舵者带领苹果这艘巨轮航行已经整整一年。而在过去的一年中,苹果的产量还算是不错的。从关注度最高的iPhone 5到苹果首款7英寸平板电脑iPad mini再到发布会上只被简单提及了一下的iPad 4等等等,零零总总小编不在这里过多赘言。产量大了终究是好事但在许多在理念方面许多环节与乔布斯背向而驰多多少少让果粉们觉得这颗昔日的“神果”变了味道。
相信关注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今年苹果的新品早在发布之初的若干长时间内就已经是满城谍照了,而以前大家不惜熬夜观看而且津津乐道的苹果发布会如今却成了通知会。昔日保密工作天衣无缝的苹果也堕入凡尘。乔布斯以他的“饥饿营销”著称,在推出一款新产品之前,他总要先吊足人们的胃口,到最后时刻再给其惊喜,而今天的苹果已经不那么神秘了。iPhone5在发布之前,已经遭遇多方 “剧透”,为了打压竞争对手三星,在专利战中,库克不惜暴露苹果产品的各种隐秘信息,这绝不是乔布斯的风格。
“他们更看重战略,而非用户体验。”这是科技观察人事对iPhone 5的平价。的确,由库克领导的苹果公司在把经营策略打出了满堂彩的同时却忽略了曾经苹果一直秉承的用户体验理念。在乔布斯掌管苹果的时候曾反复强调用户体验至上的原则。这也许是因为乔布斯本人并非工程师。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软件工程训练,更没有工商管理学的文凭。门外汉般的思考,使得乔布斯更能体会用户的感受。而库克的专长并不在此,并且由于乔布斯去世造成的恐慌,安抚市场显得更加重要。所以苹果缘何有些“变味”也可以理解了。
之前苹果公司由于后期利润太低而其产品针对中国大陆基本处于一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状态。不过比较令人大陆用户欣慰的是,作为继任者的蒂姆·库克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于是看到了苹果推出中文Siri、内置新浪微博、内置土豆优酷视频等一系列的革新。虽然相比全新发布的采用Retina视网膜高清屏的Macbook Pro,这些基于iOS6进行的创新并没有那么打眼,但在市场吸引力上,这些针对中国市场的应用本土化努力则具有更高的价值。
在这里小编也真心希望苹果今年的一系列动作是为了解决灵魂人物缺失所带来的颓势而不得以为之,相信明年的苹果能够真正回归到正轨给广大机友们奉上更加完美的作品。 众说纷纭的小米
近两年,随着安卓系统的越来越受欢迎,也有更多厂商加入到其中,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机。尤其是一度从百花齐放走到默默无闻的国产手机行业,随着魅族、华为、中兴等近来在手机市场的成功,又纷纷效仿。但是说到其中最火的,无疑就是雷军旗下的小米公司了,其自在2011年8月推出第一款小米手机后,并模仿苹果,在国内厂商中大胆首度推出预售购机业务,并取得很好的成绩,一年多来,基本每次预售都能在短时间内被清空,并且屡次刷新最快时间记录。
小米预售模式的巨大成功,无疑最大功劳就是其强悍的手机配置性能和其仅1999元的平民售价,并且还不断推出低配的青春版,引起了国内厂商的疯狂效仿,包括360、华为等等都推出预售购机,并且都是以低售价,高配置为卖点。但是预售是一种怎样的模式?近日就不断有网友在网上曝出,其在第一轮小米2购买时已经成功付款,但收到货时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却是11月6日,就有人提出质疑小米这样是否是先收款,再生产。
网友爆出的小米手机2生产包装日期图
说到这可能也有网友会说,苹果的预售也一直是这样搞,那为什么现在就来说小米?这里可以简单解释一下,苹果的预售是只支持信用卡,因为他是授权扣费,在订单生成时只是授权了,但真正扣费要等到货品发出后才会完成。而国内如小米等一些厂商的预售模式都是直接要全额付款,再等收货,所以完全有可能会出现这种先收款,后生产的情况。加上货量的稀少,造成很多商家囤积居奇,以抬高销售价格,现售价已经炒到2480元左右,比起原价高出近500元,一齐来了解一下吧。
自从10月30日,小米2对外发售后,许多想买米2的人大多都没有抢到,仅仅发售5万台,这台“跑分怪兽”货太少,虽然小米这种饥饿营销惹毛了许多消费者,不过小米2这款手机确实不错。
小米手机2(MI2)图片
小米手机2拥有3.9mm的超窄边框,采用铝镁合金一体成型框架,机身更为坚固,也更为轻薄。硬件上搭载高通APQ8064四核处理器,主频1.5GHz,同时升级2GB RAM和16GB/32GB的ROM。运行基于最新Android 4.1系统深度定制的MIUI系统,加入了众多安卓4.0的特性,系统更快、更流畅、也更加人性化。这次MIUI加入了讯飞的语音助手,可以大大方便用户进行语音输入与操作。
小米2采用了全新F2.0光圈背照式摄像头,前200万像素(照式,28毫米广角)以及后800万像素后置的配备双摄像头,视频通话,拍照都完美应对。但是近期其爆出的如预售后再生产,推迟发货和一直以来的保修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这种预售模式必然走不远。而且目前货源稀少,商家乱抬价现场普遍,现小米2已炒至2480元,超出正常售价500元,需要购买的朋友要多加考虑了。 关于其他的一些网络手机
2011年8月16日,这一天小米手机诞生了,这款配置堪称顶级的手机采用双核1.5G的主频,Adreno 220图形芯片,1GB的RAM,4GB的ROM,并支持32GB MicroSD。为了节省渠道成本,和返利给消费者,雷军当时决定,未来小米手机只在小米网(xiaomi.com)上零售,11年8月29日上线接受预订,售价1999元。至今,有1年多了,期间有众多网络厂商纷纷跟着小米的步伐发布手机,这些厂商基本上都是拼硬件,双核后,四核接着而来。硬件跟上了,但软件方面不是令人满意,与三星苹果等大厂商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目前这些互联网手机也只有小米做的还算不错。
2011年8月16日小米1手机发布
360特供机以挑战者的姿态对小米手机步步紧逼,披挂上阵的董事长周鸿祎在微博详解360特供机在价格、配置、做工层面的优势,而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的回击并不示弱,加上卷入其中的华为、高通等产业链厂商,两家互联网公司的竞争手段更像两家手机厂商,至少已经有人这样看待。
今年5月18日360与华为一起发布了“华为闪耀”,这是360第一款特供机,当时双核1G,1G RAM和4.3英寸QHD IPS屏幕还算不错,这款手机也是360进军手机市场的“处女作”。当第一款360特供机还没见着身影时,6月12日,360携手阿尔卡特发布了第二款特供机-AK47,该机在“华为闪耀”的基础上配置再一次提升,售价为1699元。这款手机也是360手机上市的第一款手机,在半年内,360相继与海尔、夏新等厂商纷纷发布特供机,至今也发布了7款手机了,手机最重要的是硬件,但一款好手机系统软件也非常重要,这就是一些互联网厂商短时间内给不了的,硬件在高也无济于事。
一款好的手机基本都在千元以上,自从国产厂商廉价拼硬件后,千元以下的双核机、四核机也出现了,6月份,北斗手机网董事长兼CE0谭文胜在对外公布北斗小辣椒智能手机的硬件配置以及价格,北斗小辣椒将采用双卡双待设计,双核版仅为699元,而四核版更只有999元,这一价格也打破了四核手机的最低价格记录。11月份的时候,北斗又发布了北斗小旋风四核手机,同期国产四核都被北斗小旋风的999元价格秒杀。
小米手机自第一代发布后就受到疯抢,是因为其的1999元的价格,当时这个价格买双核1.5G+4英寸+1G RAM确实有性价比,而现在国内厂商在继续拼下去,价格越来越低,但价格并不是消费者选择手机的唯一因素,只是参考条件之一。 作为国内互联网厂商,还是要在软件上或者新功能上作出一些创新,最重要的要把自己的售后服务做好,系统软件更新跟上,总比拼硬件来的实在。还有一点令人抓狂,一部分国内厂商每次发售手机时,都采用预约抢购的方法。学苹果“饥渴营销”,但苹果有资本玩这个,希望国内厂商从最基础的做起,手机行业并不是一天两天能发展起来而多数厂商希望在短时间内靠以血拼低价高配置来博得更多的青睐,消费者也都希望国内互联网手机能够雄起,能够战胜三星苹果诺基亚等诸强,踏踏实实的从售后、服务、质量做起,总会有那一天的! 杀花看看。。。 多拼几下对消费者有好处 恶性循环啊,咋就不想想怎么去优化一下系统呢?? 从三星目前的状况来看,接下来不仅仅是拼硬件和价格了。 iphone4当年大热就是靠的视网膜屏,离开硬件优势,一味地鼓吹软件如何如何,是没有用的,WP7优化得也很好,硬件不高也很流畅,为什么卖不动就是这个原因。
安卓因为ROM吃硬件厉害,所以只有拼硬件。
BB没有东西
塞班死了
Web OS死了
WP还在挣扎,没应用,同步音乐 照片也很麻烦
智能机还有什么可玩的 哎,现在的智能机发展走了岐路啊。硬件越来越高,系统也不断升级,用户体验却一般 都是谷歌引领的,不拼硬件的话,硬件厂商不会投谷歌平台。 平衡发展才行,纯粹的鼓吹用户体验或硬件指标都难持续发展.没有硬件的支撑,让用户体验什么? 現在的手機硬件配置直逼電腦啊
屏幕竟然到了1080p
這麼小的屏幕有必要么這么大的屏幕 不用考慮CPU和電池的壓力么
:-| :-| :-| 邪路歪路啊,不过拉低价格也是好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