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万事达推自有移动支付平台
搜狐IT 2014-02-25 07:52:04摘要:据科技媒体Gigaom消息,万事达公司(MasterCard)于MWC大会正式宣布收购移动支付平台商C-SAM,率先打响进军移动支付市场的”号角“。如何借助手机应用市场进一步促进金融业的增长,一直是困扰万事达的大问题。而就在本届MWC 2014大会,万事达正式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推出MasterPass电子支付功能,为开发者提供更多智能手机终端的支付应用选择。
据了解,这一新功能基于万事达此前推出的"一键式购买"服务。该程序利用云端存储卡片信息,可支持用户在不同应用平台上进行资金支付。万事达公司表示,该技术未来将被广泛应用于支持NFC技术的Android智能手机。
http://static.cnbetacdn.com/newsimg/2014/0225/18_1393285921.jpg_w600.jpg
http://static.cnbetacdn.com/newsimg/2014/0225/31_1393285921.jpg_w600.jpg
此外,万事达此番宣布收购C-SAM公司这一举动,实属意料之中。据了解,万事达曾于2012年投资这家电子钱包开发商。该公司所研发的移动支付功能基于Isis技术及近场通讯(NFC)理论,并已获得了沃达丰(Verizon)、美国AT&T以及T-Mobile公司等主流运营商的广泛支持。据悉,其业务现已遍及日本、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
有专家指出,此举表明,万事达已充分意识到了手机应用在改变支付方式、推动移动金融产业方面的重要意义。对此,万事达首席新兴支付部主管Ed McLaughlin也表示,这一功能的推出,将为开发者提供一个集多种支付工具为一体的共享平台,从而进一步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与变革。
据了解,星巴克、新加坡Shaw Theatres等多家跨国企业已经开始支持MasterPass功能。
动作太慢 Posted by kissoo on 2014-2-25 09:49 http://www.ibmn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动作太慢
^c^ ^c^ ^c^ 国外还可以,国内迟早都是国内这些企业的。。 Posted by kissoo on 2014-2-25 09:49 http://www.ibmn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动作太慢
^c^ ^c^ ^c^ 国外还可以,国内迟早都是国内这些企业的。。 中国邮政进军移动支付 跟风大于理智f
新浪博客 2014-07-08 23:49:25
后来居上,并不适合互联网行业。但总有一些企业不信邪——尤其是国企,总是考虑自身在垄断方面的优势,想逆市而为。据已经确认的消息,中国邮政将投资1亿元在重庆建立电子支付服务基地,发力手机及互联网支付。在互联网金融浪潮兴起,移动及互联网支付大有取代传统支付的当下,中国邮政即使底蕴深厚,就一定能和其他已经进入的国企及互联网巨头一争高下?大张旗鼓地造势,真的能够像它所预期的那样占有一席之地?
开局:钥匙之争大不易 中国邮政已落后于人
互联网有个奇特现象,那就是原本互联网行业细分领域的先驱者,却给其他企业打开思路,最后眼看着别人获得成功,这些先驱者总是被嘲笑为“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想必中国邮政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才准备在移动支付的浪潮中火中取栗。但这明显抱有投机的心态,却让中国邮政在初入战场就遭遇重击。
我们知道,要想进入移动及互联网支付这个细分领域,就必须首先获得支付牌照。在2011年5月26日,央行一口气向国内27家第三方支付企业颁发支付牌照。而后短短的三年时间中,就有多达250余家企业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虽然牌照所涉及的范围包括移动及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POS收单、货币汇兑、固定电话支付等多种业务类型,但其实互联网支付绝对是其中的主角。
作为迈入互联网金融必须的“钥匙”,目前中国邮政还没有将牌照正式申请下来。当然,以中国邮政国企的身份,申请牌照并不是难事。但面对已经进入移动及互联网支付一年、两年乃至三年的对手,中国邮政真的有绝对的信心可以后来居上?中国邮政没有起早,但已经赶了晚集,且集市上已经人头攒动,想要成功冒出头来,难度可想而知。
过程:群雄争霸 中国邮政难突围
此外,中国邮政既然决定要进军移动及互联网支付领域,必会以集团旗下的凭借其线下网点数及线上网银进行“并推”。据了解,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经拥有38000个网点,覆盖全国超过98%的县级区域。而其电子银行客户在今年6月25日也突破1亿户,达到1亿零7万户,列中国银行业第五位。
看似庞大的体系似乎证明着中国邮政有足够动力在这次进军中取得成功,但事实证明来自互联网企业层出不穷灵活体制和产品技术已经远远地将传统银行抛在身后。即使比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更加强大的工行、建行等,依然不敌互联网巨头们的冲击。
而实际上,在与同一属性的其他银行、能量巨大的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中,中国邮政优势也并不明显。毕竟移动互联网支付领域已经趋于饱和,在没有研发绝对具有优势的技术、超前的服务、以及高标准的安全保障等大前提下,中国邮政很难突围。此外据相关媒体报道,其使用的支付业务相关系统将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独立开发,这意味着合作体系需要从零开始。面对已经进行O2O商户深挖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很难想象守旧联盟中的中国邮政,如何以开放姿态从他们手中抢夺商户?
再次:切入时机糟糕 支付产业将升级
显然仅就目前来看,中国邮政依然还做着凭借近4万线下网点及过亿电子银行客户,在移动及互联网支付领域跑马圈地的美梦。但事实上,不仅这些数字没有意义,中国邮政的切入时机更是糟糕至极。在支付牌照发放的三年以来,移动及互联网支付走过了酝酿、发展、成熟的阶段,单单凭借规模取胜的模式早已经行不通。更重要的是,整个移动及互联网支付产业正面对即将升级的关口。
而具体的升级措施是以支付为基础,追踪、分析用户支付行为,引导、衍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叠加更多具有高盈利价值的服务。并且在升级的过程中,规模已经并不是胜出的唯一标准,创意和用户体验才是最根本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升级的过程其实也是行业洗牌的过程。目前虽然有250多家企业有支付牌照,但在升级完成以后,能够坚持下来的或许将不到100家,而且大半江山都会掌握在少数几家互联网巨头手中。作为后来者的中国邮政,能抵抗住升级带来的风暴吗?能成为最后的少数赢家吗?笔者对此表示怀疑。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此次中国邮政进军移动及互联网支付领域,看起来稍欠理智,更像是一场跟风行为。眼看着同行以及互联网企业已经在移动及互联网支付领域混得顺风顺水,中国邮政就开始慌了,就开始想“以力服人”,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也来玩一把。但移动及互联网支付产业已经不能再容纳一个新的准入者。所以,有可能最终中国邮政会因自己的不理智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就算中国邮政最后在移动及支付领域存活下来,估计也只会站在整个支付集团军中的后面,与预期的目标相差甚远。(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