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正成为去中心化的矛盾冲突体
在今天“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通过视频从八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微信对于开放平台的理念和方向。而关于微信去中心化的争议无疑又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搜索框和二维码的入口之争,仍然没有定论
“在PC互联网时代,可能流量的入口在搜索框里面,但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反而认为流量的入口可能在二维码里面。”张小龙关于移动搜索领域的探索方面,表达了对二维码的看重。
二维码未来会不会成为流量的入口,市场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但搜索框对用户的重要性仍然不容忽略。无论是百度还是谷歌,他们都很好的把搜索框迁移到了移动端。搜索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虽然都在说O2O,但更多的还是Online to Offline,确实现在的二维码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连接线上和线下的重要介质,但二维码其实更多体现的是把线下的流量吸引到线上。而在线上最主要的流量入口仍然还是搜索框,无他,用户习惯使然。
微信对搜索框的重视程度也远超外界的想象,在5.4版本的升级中,微信特意给搜索框增加了新功能,从以前只能搜索“联系人和聊天记录”到现在可以直接搜索“公众号和公众号文章”,而微信也把公众号数据开放给了搜狗搜索,这里正彰显出微信对搜索框的重视。其实腾讯的逻辑可以理解,作为搜索的失意者,它需要去重新制定移动搜索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进行市场洗牌。
从连接一切到去中心化,腾讯不得不为的变革
腾讯希望能够成为一家连接一切的公司,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线下,而这首先需要腾讯有颠覆自身的决心。在PC互联网时代,腾讯很好的做好了前两点,并顺利成章的成为最大的娱乐平台。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与线下的连接变得开始重要起来,仅凭腾讯一家之力,其实很难建设起这么一个庞大的生态圈,实现腾讯的巨大野心。所以腾讯需要考虑和大量的连接型的公司和个人进行合作,帮助他们发现更多的连接点。
作为一家极具娱乐游戏基因的公司,腾讯一直都希望能够把所有的用户都圈在自己的生态体系中。通过QQ这样一个中心化的平台,再把流量、游戏、电商、增值服务在分发出去。所以我们看到腾讯几乎“创新”了所有一切可能出现的互联网产品。
“基因论”一直被当成是一家公司无法在别的领域成功的说辞,而腾讯也陷入了这样的魔咒之中,除了社交和游戏领域,腾讯的其他产品鲜有建树。
马化腾今年的腾讯WE大会也曾表现出了这种焦虑:
腾讯希望在未来把用户与实体世界连接起来,希望用户可以用指尖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设想,微信的公众平台可以成为用户与实体世界的一个连接点,希望搭建一个连接用户与商家的平台,腾讯只提供规则,由用户和商家去自由创意。
其实这样一看张小龙释放出“去中心化”的理念,某种程度上确实有种不得不为之的苦衷存在。“我们认为第三方跟我们一起来共同建造一个系统,而不是我们做好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移动端的生态圈,腾讯凭借一己之力已无法去完成。一个个独立的app在移动端都希望自己能够形成圈住用户的生态,即使是最擅长的游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发者在逃离腾讯后也可以活得很滋润了,而这给腾讯带来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中国电竞幕后史专栏作者BBkinG在一个问题下面这样写道:
无论外界把腾讯传的多玄乎,一线做事的人心里都很清楚,下一个项目踩不中,下一个5年这个舞台可能就没你什么事了,看吧。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腾讯最擅长的社交和游戏优势,虽然目前仍然足够强大,但未来遭遇被颠覆的可能性却正在变大。就在今天图片分享软件应用Instagram才刚宣布月活跃用户已超过Twitter达到3亿。只有去中心化,开放出更多的权益给第三方,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保证这个生态的长盛不衰。
开放和封闭的冲突,去中心化其实只剩下不平等
“微信不会提供一个中心化的流量入口来给所有的公众平台方、第三方。相反,我们鼓励第三方去中心化地组织自己的客户。”
这是张小龙八**则里面最矛盾的一句话,一方面,中心化的流量入口不会所有的公众平台方、第三方,鼓励大家自己去组织客户。腾讯希望广大合作者能够借助微信平台的巨大能力,实现自身的成长,并同时反哺这个平台。但另一方面,腾讯却把中心化的流量入口提供给一切与它存在某种关联的公司,大众点评、嘀嘀打车、京东......而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第三方之间的不平等对话。
不平等的中心思想,从始至终一直也贯穿着微信公众平台的整个发展历程,只有部分内测用户有每天三次的推送机会,而其他的后来者即使内容再好,都已经无缘。只有认证用户才可以开放接口,而那些草根的自媒体对腾讯来说或许从来都是可有可无的。
“我们刚才说了这么多微信的一些理念,但是最终都必须把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否则的话可能会损害到整个平台的健康。”
我不知道这样的做法,会不会如张小龙所说的那般,把用户价值放在了第一位。但在没有平等话语权的平台里,其实很难有所谓的用户价值。不平等的竞争带来更多的往往是一种路径上的依赖。那些未和腾讯合作的第三方在竞争中天然就存在劣势,而他们往往却可能是最优质服务的提供者。正如我前面所说的那样,市场领先者都在积极的打造自己的移动生态圈,微信拥有最大规模的用户群,当然也会成为他们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但正如我在《腾讯赢得了战争,而微信却输掉了未来》一文中所说的那样:
无论是O2O、电商、打车、支付等领域,腾讯都属于后来者,所合作的对象提供的服务,都不是用户的最优选择。用户自然就会用脚投票,寄予厚望的微生活遭遇滑铁卢的失败,和大众点评的结合也没有在与美团的战争中赢得最终胜利。至于电商、支付、打车这些的最终战绩相信也都不用再复述。寄托腾讯移动帝国畅想的微信显然无法独善其身。做大,做平台,扶持合作伙伴,打击竞争敌手,并最终变臃肿这早已成为微信的宿命。这个看似开放的平台也越来越封闭,因为只有在封闭的圈子里面,腾讯才能把其社交关系链发展到极致。
那些失败的落寞者,虽有积累,但无疑已很难再赢回往日的光辉,拥抱腾讯成为他们的一个最优选择。腾讯无疑也给以了他们很多支持,但这对平台上的其他竞争者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而腾讯则需要尽快在商业化和用户体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去中心化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关键的前提还在于腾讯有没有开放的决心。 微信现在确实很火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