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Lenovo ThinkPad X390评测:告别X200【更新完毕】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2019-5-6 14:29 编辑本文由NBC独家授权编译
原文链接:https://www.notebookcheck.net/Le ... eview.419740.0.html
原文作者:Benjamin Herzig
图文有所删节或增强,部分表格和图片作了重新处理;
现副标题 “告别X200”来自于原文开头第一句“The end of the X200(直译是:X200的结束)”;
告别X200
在当今移动便携设备疯狂追求大屏窄边框的潮流之下,即使是传统商用设备也不得不踏上此路----这就是为啥联想将其ThinkPad旗下尺寸最小的X系列的屏幕从12.5吋改用13.3吋的原因。(译者注:根据ThinkPad的近期一贯的命名原则,由此启用了X390这一全新命名----实际上,在很久之前,已经有ThinkPad X300/X301存在,只不过……说来话长,这里就先略过了。)那么,这个全新的ThinkPad X390是不是ThinkPad X200合格的接班人?是不是可以进一步发扬光大ThinkPad X的精神呢?请看下文
图001
自2005年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部门以来,ThinkPad型号总是保持着这样一些规律:ThinkPad X系列使用12吋屏幕,ThinkPad T系列屏幕最小尺寸为14吋。2008年开始,ThinkPad旗下尺寸最小的X系列开始使用ThinkPad X200的名称,多年来陆续产生了多款畅销衍生机型,如2011年的ThinkPad X220。到去年(2018年)型号名称已经到了X280----它是ThinkPad X200系列最轻最薄的、用户可自行升级内存的、第一款无可拆卸电池的ThinkPad X。(译者注:注意,这里所说的ThinkPad X系列不包含ThinkPad X1 Carbon系列、ThinkPad X300/301---另外,ThinkPad旗下尺寸最小的不是ThinkPad X系列,而是还有使用10吋屏幕的ThinkPad。 )
看看上面所言的X280所言的亮点,可以说联想是一直在努力,以便在竞争激烈的笔电市场中确保ThinkPad在便携紧凑型号上的优势。然而,就算是有着上面所言的X280如此努力,在2018年其销售成绩并不怎么亮丽,这个不是什么秘密众所周知。
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就是本文开头所言,ThinkPad X280作为一个最新的主打便携的使用了12.5吋屏幕的笔电,其边框非常宽大!
而友商的策略则比联想领先一步----在去年同样定位的型号中,HP(惠普)发布了采用13.3吋屏幕的EliteBook 830 G5,而废弃了采用12吋屏幕的EliteBook 820 G5。由此,虽不敢说联想是悔之晚矣,但总算在今年亡羊补牢:ThinkPad X280的继任者是一款使用13吋屏幕的ThinkPad X390。
屏幕尺寸的增加当然会导致ThinkPad 新的X系列与T系列的界限模糊,特别是与ThinkPad T490,由此我们不得不发出疑问:13吋的X系列和14吋 的T系列有同存的必要性吗? 也许找不到足够强大的理由来证明。
何况,还有同是14吋屏幕主打超轻超薄的ThinkPad X1 Carbon系列存在,它也有类似的定位。那么,在本次评测中,除了刚说的这两款ThinkPad外,我们还拿相同定位的HP EliteBook 830 G5和Dell Latitude 7390,将其一起与ThinkPad X390进行对比。
本次评测的机器来自于联想德国校园计划(译者注:等于中国境内的ThikPad校园机,对符合要求的学生和老师有优惠)。所以本次评测的型号是专供学生和教师使用的,价格是1159欧元(约1300美元)。配置为Core i5-8265U的CPU,16GB内存,512GB的SSD和FHD屏幕。这款校园机未预装Windows。如果是预装Windows的相似配置的机型,在德国大约售价1,500欧元(约合1,682美元)。如果是在美国,同样配置的X390(含三年保修)售价约为1,535美元。
测试机器相关配配置如下:
图002
整机概览
其实机身外观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多半没动”。
联想并没有在上一代ThinkPad X280的基本进行大改动----这是意料之中情理之中,因为去年的ThinkPad X280已经在上上代的基础进行了全新的设计。
总而言之,ThinkPad X390和ThinkPad最近几代T系和X1 Carbon系列一样有着相同的风格:前端略带楔形设计,两个较窄的下沉式铰链。毫无疑问,ThinkPad X390与上代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屏幕边框要窄很多。这使得ThinkPad X390看起来更时尚,更逗人动心----甚至有时候还超过屏框更窄的ThinkPad X1 Carbon。和现在所有的ThinkPad一样,ThinkPad X390机身采用的色系元素并不只有单一的黑色,还有着其他元素:如红色的指点杆(TrackPoint)、亮闪闪的银色铰链。不过,与ThinkPad T490s略有不同的是,ThinkPad X390目前还没有银色机身外壳可选。
图003
在机身用料方面,联想理所当然的使用和ThinkPad X280类似的材料组合。机身基座完全由镁材质制成,外表哑光黑。屏幕上盖也是哑光黑,但不是镁材质----屏幕上盖的材料有两种选择: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我们这次评测的是GFRP屏幕上盖,我们之前评测的ThinkPad X280是CFRP屏幕上盖。即使这次评测的ThinkPad X390的屏幕上盖是GFRP,比使用CFRP的要便宜,但是其机身基座的表现绝对让我们相信其质量:机身摸起来很舒服,所到之处稳如泰山,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机身做工或设计上的明显问题。
带金属盖的屏幕铰链是亮闪闪的银色,开启角度可达180°,铰链非常紧致牢靠,企图用一只手打开屏幕上盖是做不到的。
图004---图013
当然,联想似乎没有办法在原来使用12吋屏幕的ThinkPad X280的机体上塞进比13吋屏幕更大的屏幕----或者说,联想似乎无法在使用13吋屏幕的情形下将ThinkPad X390做得比X280更小。
不然的话,一个使用14吋屏幕的X490将与ThinkPad T490s、ThinkPad X1 Carbon 2019打成一片让用户傻傻的无法分清。
但是,在这方面,友商DELL(戴尔)似乎狠狠的扇了联想一个响亮的耳光----其Latitude 7390证明可以将13吋屏幕塞进比ThinkPad X280更小的机体。不过呢,似乎另一个友商却比联想还不如:HP的 EliteBook 830 G5的机身比ThinkPad X390还要略大。
再看看在机身重量方面的数据:
ThinkPad X390比ThinkPad X280重---使用CFRP屏幕上盖的X280重量只有1.13千克,使用带CFRP屏幕上盖的X390重1.22千克,使用GFRP屏幕上盖的X390重1.29千克。
这样一来,再对比机型中,ThinkPadX390几乎与ThinkPad T490s一样重,和其他对机型比较也没什么优势。至于比使用14吋屏幕的ThinkPad X1 Carbon的重量要重是理所当然的----贵那么多的X1 Carbon只有1.1千克就是理所当然的那么贵。
机身尺寸和重量对比如下:
图014
外部接口
联想在ThinkPad X390上延继了ThinkPad X280的端口设计,这样一来X390还是留下了没有标准RJ45端口的遗憾----用户必须使用专用的Lenovo 迷你以太网端口转标准以太网端口转接线才能得到标准的RJ45端口。同样,X390的两个USB端口中,只有一个支持雷电3技术(译者注:此处原文如此,应该是误会了,X390的两个USB-A端口均不支持雷电3,支持雷电3的端口是左侧专用的机械底座端口),由于这个雷电3端口只支持2XPCIe通道,所以ThinkPad X390只能通过它连接专用的机械底座来实现4K@60Hz的视频输出。顺带提下,ThinkPad X1 Carbon能够提供两路4K@60Hz视屏输出,因为它的雷电3端口使用了PCIeX4通道。
ThinkPad X390左侧端口:电源插孔/USB 3.1 Gen 1 Type-C,Thunderbolt 3
+miniEthernet,(译者注:这两者形成机械底座接口),USB 3.0 Type-A,HDMI,输入输出复合音频端口
图015
ThinkPad X390右侧端口:smartcard卡读卡器,USB 3.0 Type-A,Kensington安全锁孔
图016
在机身后方隐藏且插拔不变的microSD卡读卡器
图017
有个地方比较不便----联想依然没有改进----- microSD卡读卡器在机身后方位置。使用时用户必须先合上屏幕上盖,然后艰难拔插槽,所以造成操作非常繁琐不便。另外,这个卡槽同时也是SIM插槽。综上,这个microSD卡槽更适合于用户塞入一张大容量的microSD卡当作半永久扩展存储设备,而不是把它当作常用的经常需要插拔的SD卡读卡器。
依照惯例,我们使用Toshiba 的Exceria Pro M501 microSD卡测量了X390的microSD读卡器的性能,并经过多次测试取得了其性能平均成绩;
取得的成绩和其他对比机型一比较,发现同样不便操作的ThinkPad X1 Carbon 2018中的SD卡读卡器速度更快、Dell Latitude 7390的microSD读卡器使用方便同时速度也更快,只有
HP EliteBook 830 G5比较自甘堕落----它干脆没有SD卡读卡器。
ThinkPad X390的microSD卡读卡器传输速度与对比机型的比较
图018
网络设备
一个货真价实的商务机一般都会有着可内置多种通信模块的设计,在这方面ThinkPad X390完美的做到了名副其实。如,这次评测的机器内置2x2 Intel Wireless AC 9560无线网卡(同时带有蓝牙5.0),以太网卡(译者注:即LAN/有线网卡)是Intel I219-V,同时还带有NFC模块,还有,ThinkPad X390还可以内置LTE卡(译者注:即WWAN---无线广域网卡/2/3/4/5G卡)。经过验证此台评测机已经内置所有必要的无线天线,这就是说方便用户可以日后根据自身需要自行升级。根据现有消息,联想将在稍晚的时候新增ThinkPad X390可用的网络模块:Intel Wireless AX 22260----这是首批支持最新Wi-Fi 6标准的无线模块之一。
至于ThinkPad X390内置的麦克风和网络摄像头的素质,和常见的笔记本电脑上的一样彼此彼此----进行要求不高的视频电话是够用的,但如果想用它们干起其他重活就勉为其难了。
ThinkPad X390网络性能测试与对比
图019
安全设备
拥有确保安全的特性,是一款优秀的商务笔记本电脑的基本要素之一。Lenovo ThinkPad X390内置触摸式指纹识别、智能卡阅读器、带有Kensington安全锁孔、支持Windows Hello功能的红外摄像头和一个带有手动式物理防窥开关(译者注:直译是“机械式快门”)----ThinkShutter。除了上面这些物理上的硬件功能外,还具有软件韧件级别的TPM和防盗解决方案Computrace(译者注: Computrace----由商业公司提供的防盗追踪服务,内建于BIOS中可启用不可轻易关闭的韧件层级功能,但对系统资源有一定消耗,建议无必要时千万不要开启,否则要关闭时操作很繁琐)。
ThinkPad X390的触摸式指纹识别器
图020
安全方面和上代ThinkPad X280比较有两个不同:第一个是指纹识别器没有了LED指示灯,这样一来,用户就不能方便的知道系统是否可以通过指纹识别器来解锁。第二个是ThinkShutter在ThinkPad所有机型上全线配备——去年的型号有一个限制:带有红外摄像头的机型不能支持ThinkShutter(译者注: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物理设计,我不理解Lenovo为何花了整整一年才改良过来,难道是需要消耗之前积压的库存摄像头?)。
配件选件
在ThinkPad X390的包装盒中,除了ThinkPad X390本身,就只有一个孤零零的65W USB-C接口的电源(译者注:关于这点我不同意,至少应该还有用户使用指南说明书和保修卡之类的东西,以及环保缓冲隔离板)。不过呢,有需求的用户可以另外花钱购买联想提供的各种配套的扩展底座:有一个USB-C底座、一个雷电3底座(这两者都通过线缆和X390连接)和三种专用的机械底座----这些机械底座连接的方式是通过机身左侧的专用侧连坞站端口来连接(译者注:即上文所言的Thunderbolt 3
+miniEthernet形成的机械底座接口),这三种底座中功能最多价格也最贵的是ThinkPad CS18 Ultra Dock(译者注:CS18是经典坞站系列2018年启用的意思)。
拆装维护
想拆机观看ThinkPadx390的内部并不难。拆下机身基座底盖只需要松开五个螺丝,螺丝一松,底盖就会稍稍升起,然后就需要使用撬棍将底盖从底座上取下。取下这个底盖之后,就可以更换电池和其他部件、对散热风扇进行除尘或更换散热硅脂。这样看来,日常维护是很方便的。
但是想要对ThinkPadx390进行升级却不太可能。例如,与上一代一样内存是焊接封装在主板上的,现在进一步封闭自守了-----连无线网卡模块也被焊接封装在主板上了,不过需要解释的是:联想使用了最新的Intel CNVI技术,由此无线模块的一部分功能被集成在CPU中了,所以……。幸好的是,M.2 2280 SSD硬盘仍然保留了自由之身而没有被焊接封装在主板上,同样躲过一劫的还有WWAN LTE模块。我们这次评测的X390经过检查确认已经内置好了WWAN天线,但并不确保所有ThinkPad X390出厂都有预装WWAN天线。
需要特别指出而有趣的是:ThinkPad X390的键盘很容易拆装更换----只需松开指点杆按键下方的两个螺丝(先需要小心无损拆下指点杆的两个按键),然后朝屏幕方向滑动键盘就可以离开锁定位置将键盘拆下。
之所以说有趣,是因为ThinkPad x1 Carbon和ThinkPad T490s都没有提供这一功能;这两个型号都必须将机器大卸八块之后才能拆装键盘。所以,ThinkPad X390这个有趣的优点可以使用户可以很方便的换装自己需要的不同布局的键盘----例如,某些德国用户更喜欢使用美式QWERTY ANSI布局的键盘,而不是在德国销售时安装的QWERTZ ISO布局键盘。
ThinkPad X390底部内部视图
图021
ThinkPad X390拆下键盘之后的D面(掌垫所在一面)视图
图022
保修服务
我们这次测试的Lenovo ThinkPad X390带有三年保修。这个保修还包括现场一条龙服务(on-site service)和即时响应支持(Premier support),可以获得效率更高响应快的保修服务。如果用户对这样华丽的保修服务还觉得不放心,还可以掏钱购买升级服务,例如保修时间延长到五年、或者更为高大上的意外保。
输入设备
键盘
Lenovo ThinkPad x390的背光键盘几乎与上代ThinkPad x280中使用的完全相同(译者注:51nb专门网论坛已经有网友亲测证实,可参看本站相关文章)。所以,ThinkPad X390依然是六行Chiclet键盘(译者注:即芝克莱特孤岛式键盘,芝克莱特Chiclet是一种巧克力,所以有时候也称巧克力键盘,指采用巧克力块独立式键帽,每个按键如同巧克力块浮在水面上一样。)与整机尺寸要大的ThinkPad T490s、ThinkPad X1 Carbon使用的键盘相比,ThinkPad X390的键盘较小----是指整个键盘的宽度要小----这样一来,X390的几个按键的尺寸比其他按键设计得要小。
需要指出的是,空格键右边三个按键和回车键左边四个按键同样被设计得比其他按键要小(译者注:图中是德国布局,和我们常见的美式键盘布局并不用完全一样)。这样的设计,不熟悉的用户可能需要一段适应时间才能将ThinkPad X390的键盘使用得得心应手——不过,在如今讲究超轻超薄而不怎么考虑人体工学的的年代,有些用户可能早就适应了某些布局局促的键盘(如Dell XPS 13的键盘布局)。
ThinkPad X390键盘布局
图023
就进行实际的打字录入测试来说,Lenovo ThinkPad x390的键盘水准毫不意外的又一次使我们证实了ThinkPad键盘一贯的高水准。稍凹的Chiclet按键的键程约为1.7毫米,按压触发点位置非常舒适----可以说在这杨的键盘上长时间打字是一种享受,当然前提是用户已经熟悉习惯了这个键盘。
顺带提下,和其他ThinkPad机型一样,Lenovo在ThinkPadx390中使用了来自不同厂家提供的键盘。官方的零件列表中有三种:Chicony、Liteon或Primax的键盘(译者注:即群光、光宝、致伸),所以也许不同厂家提供的键盘,其使用效果可能有所差异。
鼠标(触摸板和指点杆)
去年,Lenovo将ThinkPad X280的触摸板在2017年ThinkPad X270的基础上大幅扩大,现在,ThinkPad X390的触摸板又进一步扩张了——触摸板尺寸达到10 x 6.5厘米,这意味着触摸板比X280的深度(译者注:即纵向尺寸)增加了1厘米。这个尺寸非常适合X390这种机体大小的笔电,日常使用非常方便,特别是在触摸板上使用手势操作时。
很明显,Lenovo将触摸板面积改良放在优先位置,这就是为什么触摸板按钮被集成到触摸板中的原因。触摸板集成按键使用正常,不过其ClickPad(译者注:即点击式触摸板,指在触摸板上点击会有点击鼠标按键一样的功能)这个按键机制在我们这次测试机上有点反应不够清晰,这点和其他ThinkPad机型倒是差不多----只有ThinkPad X1 Carbon除外,因为ThinkPad X1 Carbond 触摸板是玻璃材质,而其他ThinkPad的触摸板是由塑料制成的。但话说回来,塑料制成的触摸板也差不到哪里去,因为它的表面制作得足够光滑使用起来体验也不错。整体而言,ThinkPad X390的触摸板是良好有效的,再加上微软的精确触摸板驱动程序的加持,用户一般也不会对此有什么怨言。
ThinkPad X390集成按钮的触摸板
图024
理所当然,Lenovo ThinkPad X390还带有经典的ThinkPad指点杆。现在这个年代,只有部分高端商用笔电还带有指点杆,这个经典的鼠标设计有种魔力:一旦用户熟悉上手并形成习惯之后,就很难再接受使用其他没有指点杆的笔电了。
特别是在长时间使用键盘时,指点杆的操作方式仍然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因为它可以实现用户在移动鼠标时手不用离开键盘。
这个指点杆在我们的ELAN鼠标轨迹跟踪测试样本中非常精确,其位于键盘下面的三个独立按钮的位置和大小非常符合人体工学。键程不大,但按压触发压力点很清晰,并且声音很安静。
ThinkPad X390带有三个独立按钮的指点杆系统
图025
屏幕显示
ThinkPad X390目前有四种屏幕可选,这点和其他ThinkPad如T490s和X1 Carbon明显不同:用户仍然可以选择相对低端的HD (1366X768分辨率)TN屏幕,这降低了总体成本,所以不少企业用户会有这样的需求,但就屏幕显示的品质而言,选择这样的屏幕绝对是无奈的,我们建议选择FHD(1920x1080分辨率)的高分屏。上面提到的14吋ThinkPad T490s则有着QHD(2560x1440)超高分屏幕,ThinkPad X1 Carbon 2018同样如此,即将发布的ThinkPad X1 Carbon 2019甚至可选4K UHD(3240x2160)屏幕。总之,如果购买ThinkPad X390我们建议最好选择FHD分辨率的屏幕。
本次评测的ThinkPad X390屏幕面板是LP133WF7-SPB1,其子像素微距拍摄图如下
图026
ThinkPad X390可选的FHD屏幕有三种, 都是IPS哑光雾面屏,其中两个屏幕亮度的官方数据是300 cd /m2,不同之处是一个支持触摸一个不支持,第三个可选屏幕的亮度官方数据则是400 cd /m2,这是所有可选屏幕中亮度最亮的屏幕,官方用词是ThinkPad PrivacyGuard显示屏,内置ePrivacy解决方案。这次测试的ThinkPad X390采用的是不支持触摸亮度为300 cd /m2的FHD屏幕。
经过实测,这次测试的ThinkPad X390的屏幕面板是LG LP133WF7-SPB1,实测得到的亮度超过了官方宣称值,测得的平均亮度为335 cd /m2,比ThinkPad X280的12.5吋屏幕和X1 Carbon 2018的FHD屏幕亮度更高,但低于ThinkPad T490s使用的FHD 屏幕。
ThinkPad X390的屏幕测试成绩
图027
但是,同样提示一下,我们的测试结果不能保证所有使用不支持触摸的FHD屏幕的ThinkPadX390的屏幕亮度都是如此----原因是和前文所言一样:ThinkPad X390官方零件清单表面其采用的不支持触摸的FHD 屏幕面板同样有多家供应商,有BOE,AUO和Innolux(译者注:即京东方、友达光电和群创光电)。这样一款来,用户在购买ThinkPad X390时获得的屏幕面板型号和买彩票一样随机。
本次评测的ThinkPad X390的屏幕背光控制和亮度均匀度也很优秀,几乎没有发现有屏幕漏光现象,亮度分布也很均匀。
ThinkPad X390的屏幕几乎没有漏光现象(此图片为了便于识别有特意加大曝光)
图028
而其屏闪方面也做的不错,没有使用PWM来进行亮度调节。
图029
经过测试,此台ThinkPad X390屏幕出厂时设定的色域和灰度有一些偏差,当然要做到完全没有色差是不可能的。通过校准能够降低这些偏差,在这里我们按惯例免费提供这台ThinkPad X390屏幕相应的颜色配置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经过校准后,屏幕显示的图像质量一眼看过去确实非常好。
其高达2225:1的对比度值非常不错,这得益于其只有0.16cd/m2的黑值。
这个面板唯一的美中不足是其屏幕响应时间偏高,在日常使用中,我们能够发现屏幕上显示的鼠标图案会稍有“拖尾”现象,还好的是这个“拖尾”现象只存在几毫秒就消失。
图030
ThinkPad X390这块屏幕与上代ThinkPad X280使用的屏幕相比,一个最大的改良是其有着更好的色域。测试ThinkPadx390屏幕的得到的AdobeRGB覆盖率仅为64.1%,但sRGB覆盖率达到了95.7%,这样一来,现在哪怕是最小号的ThinkPad笔电,也可以用来做一些要求不太高的半专业的图像编辑工作了。
图031
图032
ThinkPad X390的屏幕测试成绩与对比机型的比较
图033
不怎么反光的雾面屏和较好的亮度结合之下,使得这台ThinkPad X390在室外也可以方便的使用,它的屏幕显示在阴处和阳光照射下都挺得住,当然,如果阳光直射屏幕那还是不行的——在这样的情形下,屏幕的亮度必须还更高。
图034
这块IPS屏幕在广视角方面的表现也不错,显示的图像很稳定颜色没有发生反转泛白,同时没有IPS屏幕容易出现的辉光现象。只是在非常极端的角度观看时,可以感觉显示的亮度略有降低。
图035
性能基础
(译者注:性能基础这一小节,是NBC评测文章的惯例内容,是用来介绍被测试机器的主要硬件配置,而附带的图片主要用来呈现被测试机器的主要硬件的参数和使用驱动)
截至本文发出之时,Lenovo ThinkPad X390还刚刚发布,所以本文中所有列出的硬件配置数据不一定确认无误。
图036--HWiNFO
图037--CPU-Z
图038--CPU-Z Caches
图039--CPU-Z Mainboard
图040--GPU-Z
图041--LatencyMon
根据惯例,X390作为ThinkPad的 subnotebook(译者注:即小型笔电),其配置是可选多种英特尔CPU的----可选的CPU有Intel Core i5-8265U和Core i7-8565U,再加上对应的支持vPro技术的Core i5-8365U和Core i7-8665U,最后还有一个Core i3-8145U----这个低价位的CPU不会被用到高端定位的ThinkPad X1 Carbon或T490s上;
在内存方面,ThinkPad X390完全板载没有自行升级的机会,官方提供了DDR4-2400 8GB和16 GB内存可选,只有在配置Corei7-8665U的CPU时可选32GB内存。
硬盘方面,所有型号都都自由选择配128GB、256GB、512GB或1 TB的SSD。
显卡方面,当然是清一色的使用CPU中集成的Intel UHD Graphics 620作为GPU。
CPU
Intel Core i5-8265U是Whiskey Lake系列的四核CPU。其四个内核的基准频率为1.6~3.9 GHz,最大功耗为15 W。查看NBC的CPU排行榜可以看到其所处位置。
图042--NBC的CPU排行榜上Intel Core i5-8265U的排名
在Cinebench R15多核基准性能测试中,这台ThinkPad X390上的CPU的实际功耗可超过上面所说的15W,最大可达43W,但很遗憾的是只能维持短短的几秒钟----整个过程是这样的:在达到最大功耗之后,CPU核心温度很快上升到98°C,然后功耗开始下降至32W,30秒后继续下降至25W,CPU频率随之下降到3.7GHz,再一路下降到3.3GHz。
图043--Cinebench R15不间断循环压力测试对比图
在Cinebench R15不间断循环压力测试中,CPU在保持上面所言的3.3GHz的频率运行约两分钟后,功耗被压制到20W,频率降至2.6GHz,在之后继续的整个压力测试过程中,ThinkPad X390可以基本保持2.6GHz这个状态,偶尔出现一些轻微的上下波动。
虽然初看起来使用了新版CPU的ThinkPad X390的性能,和上代ThinkPad X280相比提升不明显,但仔细观察的话可以看出在长时间持续负荷之下,ThinkPad X390的性能可以保持得更高。
图044-- Cinebench 成绩对比图
在对比机型中,HP EliteBook 830 G5的成绩稍差,DELL Latitude 7390同样如此,而ThinkPad X1 Carbon 2018的成绩比ThinkPad X390要好,这倒有点意外。
图045-- Cinebench R15成绩
当拔掉电源只使用电池运行时,ThinkPad X390 CPU的性能受限,最大功耗只有25W,此时Cinebench R15多核基准测试成绩只有530分。
系统性能
Lenovo ThinkPad X390系统速度很快,在日常使用中毫无卡顿,在PCMark基准测试中成绩表现良好。整机系统性能测试基准软件使用了老牌PCMark 8和最新的PCMark 10,成绩如下图.
图046—PCMark 10成绩
图047—PCMark 8成绩
硬盘性能
如前文所言,ThinkPad X390只有一个M.2 2280 SSD硬盘。我们这次测试机使用的硬盘是intel出品的PCIe NVMe SSD,容量为512GB。 和前文说到的键盘屏幕面板一样,用户购机到手之后才能确定自己的硬盘是哪一个品牌型号----在ThinkPad X390官方部件列表中,光512GB SSD就有着28中不同型号!
图048-- CrystalDiskMark 3.0测试成绩
图049-- AS SSD测试成绩
经过实测,这台测试机上的intel SSD的性能表现一直不慢。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去年ThinkPad X280评测时上面的三星PM981速度更快。当然,两者差距也不是很悬殊。
图050—硬盘测试成绩对比
GPU
ThinkPad X390的GPU是CPU中集成的Intel UHD Graphics 620,这是Kaby Lake Refresh和Whiskey Lake CPU的标配----具有24个执行单元,没有独立显存依靠系统内存共享。值得表扬的是ThinkPad X390虽然内存板载但全线双通道,所以其集成GPU的性能不受内存通道问题所限。
表扬归表扬,但想来没人会觉得这个GPU的性能会有奇迹出现,它的实测成绩符合Intel UHD Graphics 620的常规表现。另外,测试表明,当断开电源只使用电池工作时,GPU性能没有受限。
图051—3DMark 11成绩与对比
图052—3DMark成绩与对比
图053—多种3DMark成绩
游戏性能
Lenovo ThinkPad X390的游戏性能几乎想懒得说了。这款商务笔电脑能玩玩老款游戏,还要将画面设置为低质量。至于现在的主流游戏,强行运行的话几乎玩不下去。
图054—部分游戏实测成绩
话说回来,这个小号的ThinkPad subnotebook本来就是主打便携商务的,不是用来作为迷你电竞本的。
不过呢,对于那些执着的人来说,X390还是给了一条出路的:ThinkPad X390带有一个雷电3接口,可以使用雷电3连接外部扩展显卡(eGPU),美中不足的是这个雷电3使用的是PCIeX2通道,在连接较高端的外置eGPU时可能会出现性能损失。
环保排放
工作噪音
ThinkPad X390的散热风扇在系统空载时完全不转动——这个正中下怀,作为一款经常在需要尽量保持安静的办公环境下使用的小笔电,在待机低负荷的系统空载状态时,散热风扇就应该完全不转才对。
当在全速工作的系统满载状态下,散热风扇持续高速转动,发出的噪音只有34.8分贝(A)的,声音很小,对用户的影响几无。
图055--工作噪音测试结果
对比机型中的Dell Latitude 7390就令人失望了,其散热风扇在工作时相对使人感到恼火。
同时,测试中也没有发现这台ThinkPadx390有电子线圈发出的呜呜声(译者注:即电感元件易发生的线圈固定失效,而造成在工作时线圈高速震荡而发出的高频噪音)。
只有把耳朵贴在键盘上仔细听,才有可能听到咝咝的声音,即使有这个丝丝声存在,但X390工作时的整机安静如水真心不错。
图056—散热风扇噪声测试结果比较
工作温度
Lenovo ThinkPad X390在温升测试中,其机体外表温度表现良好,机体外表温度最高处仅为44.6°C,这个优秀数值让人无话可说。但要指出的是其不足之处还是有的:其掌托部位的温度不能一直保持得非常凉爽舒适,有其他笔电的掌托温度能一直保持得很凉爽。
图057—空载时CD面温度
图058--满载时CD面温度
在进行同时持续运行Prime95和Furmark的双重压力(译者注:即使用这两个软件同时对CPU和GPU进行满载测试---俗称“双烤)测试中,刚一开始ThinkPad X390 CPU的功耗达到38W,CPU的4个内核频率为3.1GHz,此时CPU温度上升到96°C;30秒后,CPU功耗下降到25W,CPU频率下降到1.3GHz,温度下降到78°C----这种状态维持10分钟后,CPU功耗被打压到17W,频率被扼制为1GHz----当到了这种状态时,CPU内核温度会维持在70°C左右,测试继续下去的话CPU会保持这个状态不再改变。
图059--双压力测试(Prime95+Furmark)时内部温度
综上所述,我们毫无疑问的检测到ThinkPad X390的CPU在双压力测试中发生了过热保护现象(译者注:即CPU Throttling-Overheating Detected)----在上面的双压力测试中ThinkPad X390的CPU频率下降到了基频之下。当然,这种残酷的双压力测试在日常实际使用中几乎很难出现,所以对用户的日常实际使用来说,这个问题不值得有所顾虑。
图060—满载时CD面温度红外观察图
能够进一步给用户以信心的是:在上面所言的双压力测试之后我们按照惯例马上进行3DMark 11基准测试,得到的成绩没有异常(译者注:这是NBC一贯严谨的测试方法之一:用来验证在残酷的、长时间的双满载测试之后,所测试的产品性能没有恢复正常而发生不应有的异常现象。)
音频输出
和近几年多款ThinkPad笔电一样,Lenovo ThinkPad X390的喇叭至于机身底部。立体声效果不错,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音量较小,低频音效果几无,不过还好的是在放到最大音量时也没有发生变调。
图061—本机喇叭输出粉红噪音测试结果与对比
我们建议有高层次追求的用户不要使用自带喇叭倾听音乐(译者注:我就没见过NBC有推荐过使用笔电本机喇叭的……哪怕是多款自带所谓重低音炮的巨无霸电竞本),改用外接音箱才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能源管理
电源功耗
Lenovo ThinkPad X390的整机功耗是合格的,上代ThinkPad X280的功耗更低,当然X280的屏幕要小,这是一个相对节能的原因。
图062—不同状态整机功耗成绩
对比机型中DELL Latitude 7390的效能要高,HP Elitebook 830 G5的功耗则比X390还要高些,但总体而言,两者之间的差距很小。
图063—与对比机型的功耗比较
测量得到X390整机最高功耗为65W,所以其配备的65W电源是满打满算的。
电池续航
X390和上代X280的电池容量一样:内置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为48Wh。
对比机型中ThinkPad X1Carbom和ThinkPad T490s的电池容量是57Wh。
图064—电池续航成绩
在模拟实际使用的Wi-Fi测试中,ThinkPad T490s凭着容量要高的电池和屏幕功耗要低,取得的电池续航成绩比X390要好得多----其电池续航时间为10小时,ThinkPad X390仅为8小时。ThinkPadX280的成绩比X390稍好,这个好理解:因为X390使用的屏幕要大一点点从而屏幕功耗要高。
图065—电池续航成绩对比
通常我们在模拟实际使用的Wi-Fi测试中,屏幕亮度统一设置为150cd/m2,在室内使用中属于正常亮度。
在测试ThinkPad X390时,我们将屏幕设置为最大亮度进行了相同的测试,此时取得的续航成绩为408分钟(约6.5小时)。
图066--屏幕亮度最高时进行Wi-Fi测试放电曲线
Lenovo ThinkPad X390的电池支持快速充电,从0%开始充满不用两个小时,这个功能很不错,特别是对于需要经常在路上奔波的用户。
图067—充电曲线图
总体评价
图068—本次评测的ThinkPad X390由campuspoint.de(译者注:一家德国电商)提供,特此鸣谢!
去年,当Lenovo发布ThinkPad X280时,我们就有疑问:现在还出这样一款12吋屏幕的笔电是不是过时了?
现在,随着ThinkPad X390的应声落地,这个疑问得到不言自明的答案:很明显,现时用户更喜欢大屏窄边框!
但是,我们对ThinkPad X390还是有一些疑问。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Lenovo ThinkPad X390有着很多优点,这证明了Lenovo在不懈努力必有回报。ThinkPad X390机身轻薄、结构牢固且做工精良,输入设备(译者注:指键盘和双鼠标)非常好用,机身端口丰富确保满足各种连接和使用场景,官方提供的三年保修服务也很大方,包含了现场一条龙和即时响应服务。
ThinkPad X390的键盘可以很方便的让用户自行更换,在这点上它可以骄傲的严重鄙视其他同类产品。
ThinkPad X 390的雾面屏幕反光较低(译者注:指雾面屏幕没有镜面屏幕那样容易出现镜面反射现象),亮度不错,色域也行----这些屏幕方面的改良升级之处,几乎都是上代X280存在的重要不足之处。
ThinkPad X390的CPU性能也相对要好,机身温度也没有由此变高,日常工作时几乎安静无声。
上面说了一大堆ThinkPad X390的好话,难道就没有坏话可说了吗?
要说的坏话不多,因为Lenovo 在这台机器的设计上没犯傻。
坏话就是:插拔非常艰难不便的microSD读卡器,不外接电源运行时CPU性能受限,键盘宽度和部分键位大小不如ThinkPad,内存全部板载升级不能----哪怕保留一个内存插槽也好啊!还有:屏幕响应时间较高图像有拖尾现象,雷电3带宽不够高只有PCIeX2,可选屏幕最高分辨率只是FHD没有更高分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
就ThinkPad X390整机而言是瑕不掩瑜,但放眼整个ThinkPad系列,Lenovo却有自乱阵脚之疑。
上面所说的坏话看起来都言之有理,但要说是吹毛求疵我们也不好断然否认----毕竟这款ThinkPad左看右看都基本对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最终把它作为推荐产品的缘故。
尽管至此我们一直在赞美,但是我们依然放不下这个问题:如果我们选择购买ThinkPad T490s是不是更好?
ThinkPad T490s机体稍大一些,价格更贵一点,键盘拆装要难,但是其电池更大,屏幕更大,分辨率更高,键盘更宽,除此之外,两者几乎一模一样。
这样比较来比较去,到底是选择ThinkPad T490s,还是选择ThinkPad X390,到最后恐怕会靠用户个人的品味来决定了。
ThinkPad T490s和ThinkPad X390如此相似定位几近重叠,看来Lenovo可以考虑将这两款机型的产品路线合并。
图069--NBC评分体系详细子分(译者注:请注意图片下方的Subnotebook - Weighted Average----这是指这些得分基于NBC分类的小型笔电的加权平均值)
优点:
优良的设计和做工
优秀的键盘和鼠标
丰富的端口和连接
大方的保修和服务
支持多种网络和安全功能
拆装方便的键盘
亮度高色域行的雾面屏
性能有保障的CPU
工作时不热且安静
缺点:
microSD卡的位置太不方便了
不外接电源时CPU性能受限
比其他ThinkPad要小号的键盘
完全无法自升级的内存
响应时间偏高的屏幕
只有PCIeX2通道的雷电3
没有高于FHD分辨率的屏幕
图070--NBC标准评分最终得分:
【译者注:评分等级如下】
00 - 49 % - Insufficient-失败
50 - 62 % - Sufficient-合格
63 - 74 % - Satisfactory-还行
75 - 87 % - Good-较好
88 - 100 % - Excellent/Very Goog-优异
好帖,先占2楼,嘿嘿。 哈哈哈,过节。 好贴,等待更新。:):) 等更新
x280可以换屏了啊。 就是X280换屏幕
机身尺寸还变大了 累觉不爱 那个颜色对比图,就不能换几个颜色啊,看的好累啊,还没看到名堂…… wuyuwuti 发表于 2019-5-3 16:31
那个颜色对比图,就不能换几个颜色啊,看的好累啊,还没看到名堂……
你说的是那个重量尺寸对比图吧?
NBC使用的CMS原来是逐一勾选窜勾选不同机型并动态显示对比的,现在NBC北美站估计是偷懒了-----一年多前就是这样静态的了……
似乎需要到德国站才能看到原本效果----51nb目前的CMS似乎还不方便支持显示,我原来有使用过EXCEL来制作图表来显示,但是效果不佳如下图所示(因为对比机型之间的尺寸重量一般都很接近):
X390真不错{:1_301:}{:1_301:}{:1_301:} NBC特别好评90分,心动中 缺点:1、没有直接的Rj45接口,其实现在很多那种下沿可以打开的Rj45接口就做的很薄。2、出风口在右边 围观大佬
宋版是51nb唯一的御用专业评测专家,没有之一 论评测,只服宋版 湖南 发表于 2019-5-3 22:06
宋版是51nb唯一的御用专业评测专家,没有之一
不要搞个人崇拜哦!
再说最近我根本没写什么,而这篇是一篇编译文章。 :D 已经看过很多买家的体验了,这机散热依旧是不行。 5icafe 发表于 2019-5-3 23:53
已经看过很多买家的体验了,这机散热依旧是不行。
更新第二部分内容
散热发热请等待后继更新,或者你着急的话去看英文原版先。
:D 本帖最后由 5icafe 于 2019-5-5 10:13 编辑
song_1118 发表于 2019-5-4 10:35
更新第二部分内容
散热发热请等待后继更新,或者你着急的话去看英文原版先。
1.首发时关注过京东,联想把国行X390低配拆成了2个配置来卖。首发时卖6999元的不带指纹和4G天线而最近出的7299元的4G版是加装了指纹、4G天线、上网卡。2个配置差了300元。看了这文章,国外版的钙版是包括了指纹和4G天线的。
2.原文作者说机身结构“多半没动”,感觉潜台词就是说主机机身结构没有变化,散热规模和X280保持一致。这种散热规模在应付8代酷睿(真4核)是不够的。从机身右侧的大的出风口来看,联想在X390上的确是有针对8代低压酷睿进行散热方面的优化。但还远不能满足8代酷睿的需要。看到很多买x390的用户反映,待机的cpu温度就比较高,风扇动不动就会响起来,散热能力够呛。
我日常用着还是很不错,没有发现散热的问题,不过我用得最多是上网、写作、看视频。 请问版主,X390屏幕DPI需要缩放到多少才舒适?我比较关心屏幕实际可用面积。
好贴,等待更新 终于做了该做的事情,下一件是16:10,别嫌我唠叨。 什么垃圾,还不如改屏的x270 这个评测还挺严谨的,说的也比较详细。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2019-5-5 18:35 编辑
iiiou 发表于 2019-5-5 10:49
请问版主,X390屏幕DPI需要缩放到多少才舒适?我比较关心屏幕实际可用面积。
这个因人而异啊———我用X210,12.2吋WUXGA(1920*1200),觉得不错。
所以,我会觉得X390 13.3吋FHD,不用缩放增大DPI,也差不多。
实际可用物理面积可以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2019-5-5 18:28 编辑
5icafe 发表于 2019-5-5 16:34
这个评测还挺严谨的,说的也比较详细。
NBC是德国的,一向很电工的,在笔电评测界中,算是权威了。
只是看原文大多很枯燥,如同实验报告一般,我已经尽量努力使编译之后的内容阅读起来生动一点。 song_1118 发表于 2019-5-5 18:25
这个因人而异啊———我用X210,12.2吋WUXGA(1920*1200),觉得不错。
所以,我会觉得X390 13.3吋FHD, ...
谢谢斑竹回复。不过13.3寸1920x1080不放大DPI我觉得很伤眼睛,我14寸的都觉得难受。 iiiou 发表于 2019-5-5 18:46
谢谢斑竹回复。不过13.3寸1920x1080不放大DPI我觉得很伤眼睛,我14寸的都觉得难受。
点距0.153mm,比14寸的1080P屏幕点距还小一点。14寸1080p屏,windows界面不放大情况下(100%),眼睛已经看的比较小比较累。笔记本的话,基本上0.18mm的点距是“看着舒服”的极限。
机型分辨率对角线长(英寸)屏幕比例屏长(英寸)屏宽(英寸)像素密度(PX/CM2)点距(MM)
X60102476812.11.339.687.261734.530.240
T60102476814.11.3311.288.461277.360.280
x200128080012.11.6010.266.412412.080.204
x220136676812.51.7810.906.132436.140.203
X1C 20161920108014.11.7812.296.913783.440.163
X3901920108013.31.78 11.59 6.52 4252.28 0.153
P190S12801024191.2514.8411.871153.690.294
T420160090014.11.7812.296.912627.390.195
P11920108015.61.7813.607.653090.830.180
U241019201200241.6020.4012.751373.010.270
P190S12801024191.2514.8411.871153.690.294
UP301725601600301.6025.2015.801594.540.251
UP2716D2560144027.21.7823.7113.341807.440.235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