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P15 Gen 1评测下篇:两面三刀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2021-1-20 12:14 编辑续言
在上文(ThinkPad P15 Gen 1评测中篇:接二连三)中,笔者对ThinkPad P15 Gen 1(下文简称为P15G1)进行了整机做工和端口、键盘鼠标和屏幕的测试,在这几个方面,笔者认为P15G1都属于优秀之列;
而在性能上的测试成绩,如同笔者预料中的一样,非常优秀!和笔者测试过的、17英寸机型DELL Precision 7750进行对比,在子项目上互有胜负,在整机性能测试中,身材小一号的P15G1反而取得领先,实在令人感叹!
这样看来,官方所宣称的:相比上代特别加强改进了散热,使得性能发挥更加出色,确非虚言。
那么,继续看P15G1在压力测试中的功耗表现,又将如何。
功耗
在评测中篇中对P15G1的多种基准测试中,可以看到,P15G凭借其CPU是Xeon W-10885M,比7750的i7-10875H高出一个段位,CPU基准测试成绩要好,这似乎是属于正常发挥;
P15G1 和7750的GPU同属RTX 5000,但P15G1的是Max-Q版本,7750的是Laptop 110W的满血版,两者基准测试成绩居然在伯仲之间,这说明P15G1的GPU性能发挥很不错。
那么,P15G1的CPU和GPU的功耗设定,在各自单独和同时满负荷运行时,就需要使用压力测试来进行实测验证了。
首先,笔者使用AIDA64的系统稳定性测试模块中的Stress FPU,对P15G1的CPU进行了长达50分钟的持续压力测试,得到的结果如下图:
从上图和其他笔者没有发出的连续截图,可以看到:
[*]1.CPU功耗峰值为75.1瓦,在测试开始的瞬间出现,此时温度迅速达到101摄氏度,运行频率最高近5.0GHz;
[*]2.此后,CPU功耗开始迅速下降,之后一直稳定在72瓦左右,运行频率稳定在3.6GHz左右;
[*]3.整个过程中,PL1数值一直保持为90瓦没有变动;
[*]4.依据HWiNFO64的记录,此测试中整机功耗峰值为133.5瓦,均值为130.0瓦;
[*]5.CPU散热风扇一直保持着近3900RPM的转速。
接着,使用FurMark对独显状态下的GPU进行33分钟的压力测试,结果如下图:
P15G1的NVIDIA Quadro RTX 5000,功耗峰值为91.6瓦,功耗稳定在90瓦左右,而温度自始至终在70在摄氏度左右;
依据HWiNFO64的记录整机功耗峰值为165.9瓦,均值为156.1瓦,最终稳定在160瓦左右。
期间,CPU散热风扇一直保持着近3900RPM的转速。
可见,P15G1的这个RTX 5000虽然是Max-Q显卡,但其性能发挥、温度和稳定性非常不错,完全实现了官方所宣称的90瓦功耗,这也是其在图形性能基准测试中,能和DELL Precision 7750 110瓦的满血版RTX 5000一比高下互有胜负的主要原因。
然后,笔者使用Stress FPU+FurMark进行了长达80分钟的双压力测试,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1.CPU的温度峰值为101摄氏度,均值为84摄氏度;CPU的功耗峰值出现在最开始的十几秒之内,达到113.2瓦,之后开始迅速下降,最终稳定在30瓦左右,功耗均值为31.4瓦,运行频率稳定在2.4GHz左右;
[*]2.PL1数值开始为90瓦,之后开始逐渐下降,之后一直保持为30瓦;
[*]3.GPU的功耗峰值为91.9瓦,均值为89.7瓦;GPU的温度峰值为76摄氏度,温度均值为73摄氏度;
[*]4.HWiNFO64的记录,此测试中,在最初的十几秒中,整机功耗峰值达到惊人的272.4瓦,远超标配电源的230瓦很多,之后稳定在160瓦左右;
[*]5.CPU散热风扇一直保持着近3900RPM的转速;
[*]6.CPU的8个核心的温度,大部分峰值为90摄氏度左右,均值在85摄氏度左右,但Core 4和6明显要高,峰值达到99摄氏度,均值达到98摄氏度。
经过笔者仔细观察对比多张连续截图,此测试开始之后,CPU的功耗是程阶段性变化的:
[*]A.0~5秒左右,功耗峰值113.2瓦,保持在110瓦左右,使得CPU温度迅速达到100摄氏度,由此功耗开始逐级下降;
[*]B.6~9秒左右,保持90瓦左右;
[*]C.10~20秒左右,保持80瓦左右;
[*]D.21秒~130秒左右,从80瓦逐渐下降到55瓦左右,此时运行频率为3.3GHz左右;
[*]E.131秒左右,功耗开始断崖式下降,降到30瓦并一直维持此状态,最终运行频率稳定为2.4GHz左右;
不过,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在上面三个测试完成之后,笔者将P15G1的BIOS进行了升级,从1.10升级到了1.13,然后再次对P15G1进行了测试,得到的结果有所不同。
首先,使用FurMark对独显状态下的GPU进行长时间压力测试,得到的结果和BIOS 1.10时一致,细节可以略过。
接着,使用AIDA64的系统稳定性测试模块中的Stress FPU,对P15G1的CPU进行了长达110分钟的持续压力测试,得到的结果如下图:
[*]1.CPU功耗峰值达到126.0瓦,在测试开始的瞬间出现,此时温度达到101摄氏度,运行频率近5.0GHz;
[*]2.然后CPU功耗开始逐渐下降,在约35秒之后,下降到并自始至终一直稳定在83瓦左右,比BIOS 1.10版时要高11瓦左右,运行频率稳定在3.7GHz左右,比BIOS 1.10版时要高0.1GHz左右;表现好于BIOS 1.10版之时很多;
[*]3.整个过程中,PL1数值一直保持为90瓦没有变动;
[*]4.HWiNFO64的记录数据有效的话,此测试中整机功耗峰值为189.3瓦,均值为133.5瓦;比BIOS 1.10版时的峰值要高60多瓦、均值要高3瓦多;
[*]5.CPU散热风扇也一直保持着近3900RPM的转速。
[*]6.CPU的8个核心的温度,同样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但相对没有之前明显,峰值都不低于95摄氏度,均值都不低于90摄氏度。
这样看来,P15G1的新版BIOS 1.13,包含的ECP从1.10升级到了1.11(当下最新的BIOS 1.15附带的ECP还是1.11),功耗策略做出了调整,对CPU的性能发挥进行了提升;
由此,在以上的第二次CPU单压力测试中,CPU在100摄氏度的状态下,能长时间保持以83瓦左右的功耗运行。
最后,使用Stress FPU+FurMark双压力测试,测试时间延长到150分钟,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1. CPU的温度峰值为101摄氏度,均值为86摄氏度,比BIOS 1.10版时高2摄氏度;
[*]2. CPU的功耗峰值为最开始的十几秒,达到99.3瓦,之后开始逐渐下降,但再之后,就在72瓦和30瓦之间不断震荡,最终造成均值为45.0瓦,运行频率均值在3.0GHz左右;CPU的表现好于BIOS 1.10版之时不少。
[*]3.PL1数值在90瓦和30瓦之间不断变化,均值为45.8瓦;
[*]4.GPU的功耗峰值达到119.7瓦,高于BIOS 1.10版之时的91.9瓦不少,但均值为74.8瓦,低于BIOS 1.10版之时的89.7瓦;GPU的温度峰值为73摄氏度,温度均值为68摄氏度,分别比BIOS 1.10版时低3和5摄氏度,GPU的整体性能发挥比BIOS 1.10版时稍弱,但突发性能似乎要高;
[*]5.HWiNFO64的记录,在此测试中,整机功耗峰值达到240.0瓦,低于BIOS 1.10版之时30多瓦,但均值为171.6瓦,比BIOS 1.10版之时高11瓦多;
[*]6.CPU的8个核心的温度,参差不齐的现象相比之前再度减弱,均值都在82摄氏度左右。
综上,P15G1更新为BIOS 1.13/ECP 1.11之后,在双压力测试中,采用抑制GPU功耗为75瓦、而CPU采用在72瓦和30瓦之间“起伏轮休”的方式、曲线提升CPU功耗均值为45瓦的策略,最终使得整机功耗均值提高11瓦多,整体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最终结论,P15G1在BIOS 1.13/ECP 1.11长时间压力测试之下,功耗分配均值如下:
[*]1.CPU单压力测试下,CPU的功耗,可以长时间稳定在82瓦左右;
[*]2.GPU单压力测试下,GPU的功耗,可以长时间稳定在90瓦左右;
[*]3.CPU+GPU双压力测试下,CPU的功耗在72瓦和30瓦之间震荡,均值在45瓦左右,GPU均值在75瓦左右,合计为120瓦。整机功耗均值为171.6瓦;
[*]4.虽然在BIOS 1.10/ECP 1.10时,进行双压力测试时,CPU是30瓦GPU是90瓦,合计同样是120瓦,但记录的整机功耗均值只有160瓦,和升级之后BIOS 1.13/ECP 1.11 的171.6瓦比较,低了11.6瓦;
[*]5.当然,除了BIOS/ECP升级之后功耗策略优化的因素,应该也有Lenovo intelligent thermal solution Driver/联想智能散热解决方案驱动程序的的功劳。
笔者之前测试过的DELL Precision 7750的结果如下:
[*]1.CPU压力测试下,CPU的功耗,可以长时间稳定在63瓦左右;
[*]2.GPU压力测试下,GPU的功耗,可以长时间稳定在108瓦;
[*]3.CPU+GPU双压力测试,CPU的功耗长时间稳定在48瓦左右,GPU可以保持在105瓦左右,合计为153瓦左右。
两者比较,结果就是:
[*]1.P15G1在CPU单压力测试时,CPU功耗均值高于7750约20瓦;
[*]2.在GPU单压力测试时,7750显卡有本质优势,CPU功耗比P15G1高出18瓦左右;
[*]3.在CPU+GPU双压力测试时,P15G1 CPU+GPU合计功耗低于7750约33瓦。
[*]4.最终,P15G1依靠CPU性能高出一大截,在基准测试子项目上成绩互有胜负,整机测试成绩高于7750。
温度
笔者在进行以上的双压力测试进行时,使用红外线测温仪,记录了P15G1的机体CD两面和电源外表的温度。
测试时室温为17摄氏度。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的P1G3的电源,其外表温度刚刚超过了50摄氏度。
P15G1的C面温度图如下:
掌托温度基本没有超过30摄氏度,但在数字小键盘下方部位温度有一小块区域较高;
C面最高温度点为靠近屏幕的C面中央偏左位置,达到48.2摄氏度,在其左右各有一个高温点为46.6摄氏度、44.1是摄氏度;
键盘部位温度均在30摄氏度以上,数字小键盘区域,温度均值已达36.7摄氏度。
特别是掌托边缘靠近数字小键盘的地方,有一个明显的高温点。造成这样的原因,应该是位于其下方的防滚架,紧贴GPU部位,将部分热量传导到此处所致。
P15G1的D面温度图如下:
掌托下方依然良好没有高于26摄氏度;
左部靠近中央区域、两散热风扇之间的一片区域,都在50摄氏度以上,对应了显卡和CPU的部位;
其中最高点达到58.8摄氏度,依据之前的拆机图,如下图中黄色方框所标注部位似乎是独立显卡的供电部位。
这个D面温度最高点,其部位正对应着上文所说的C面的一点----在掌托边缘靠近数字小键盘的地方,有一个明显的高温点。
稳定
在对P15G1进行多个压力测试之后,笔者特意不等P15G1冷却,立刻持续运行3DMark的四个稳定性压力测试,得到的结果如下四图:
3DMark Time Spy Stress Test的稳定性测试顺利通过,稳定性达到99.5%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Stress Test的稳定性测试顺利通过,稳定性依然为99.5%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Stress Test的稳定性测试为97%,堪堪通过;
3DMark Fire Strike Stress Test的稳定性测试没有通过,测试结果为96.4%,距离97%的达标值只差一点。
以上四个测试结果,可以看出P15G1在持续高负荷运行时的性能稳定性,还算是不错的。当然,随着官方驱动的更新,也许还能进一步提升。
续航
从P15G1开始,笔者决定将电池续航测试基准软件,从之前采用的PCMark 8,改为PCMark 10。
PCMark 10的电池续航测试有5种情景模式,分别是游戏(GAME)、视频播放(VIDEO)、应用程序(App、现代办公(MO)、闲置(IDEL)。
笔者对这5种情景模式运行时的相关设置,分别如下:
现代办公(Modem Office):屏幕亮度50% +电池性能均衡;
应用程序(Applications):同上;
视频播放(Video):屏幕亮度100% +扬声器音量100% +电池性能最佳;
游戏(Gaming):屏幕亮度100% +电池性能最佳;
闲置(Idle):屏幕亮度0% +电池性能节能;
P15G1的电池为94瓦时,其续航时间,官方是如下标注的:
电池续航测试最长时间:MobileMark 2014: 16.4 小时,MobileMark 2018: 10.3 小时。
电池续航时间,会因硬件配置,设置,使用情况和其他因素而有很大差异。
笔者PCMark 10的电池续航测试功能,对P15G1在双显模式和独显模式下的电池续航,分别进行测试,得到结果如下图表:
[*]续航时间最短的是游戏情景,独显模式下的电池续航时间为1小时38分,双显为1小时53分;
[*]独显模式下的视频播放情景,电池续航时间为2小时18分,双显为3小时17分;
[*]独显模式下的现代办公情景,电池续航时间为4小时24分,双显为8小时33分;
[*]独显模式下的应用程序情景,电池续航时间为4小时32分,双显为8小时43分钟;
[*]续航时间最长的是闲置情景,独显模式下的电池续航时间为5小时16分,双显为11小时45分;
以上,P15G1的现代办公和应用程序情景的续航时间,在双显模式之下才不低于8小时,可见日常办公使用,P15G1如果要支持一个工作日的话,必须采用双显模式,独显模式只能顶半个工作日。
P15G1电池充电时间,官方是如下标注的:
支持快充,使用230瓦电源,一小时可以从0%充置80%。
以上所言,应该是指关机充电。
笔者对P15G1实测了一次开机充电,开机之后屏幕亮度设置为50%,电源设置为性能平衡,之后不做任何操作,电池从6%充满到100%,需要近5.5小时(326分钟),非常非常漫长。
噪音
依据部分读者的要求,特意对P15G1全速运行时的噪音进行了测试。
P15G1持续长时间高负荷运行时,笔者能明显听到散热风扇发出的呼呼声,但声音频率比较低沉,声压非常稳定,完全没有令人心烦意乱,P15G1高速运行时的风扇噪音,整体上给笔者的感觉如下:
笔者躺在草地上,看着蓝天上的白云悠悠,而离草地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大河的河水在缓缓地、浩浩荡荡地流过……
以上人耳测试时,是在白天上午比较安静的书房,环境背景比较安静。
而使用仪器记录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如下图所示,P15G1在CPU+GPU双压力开始之后,在10秒钟之内风扇转速就从0RPM上升到了2000RPM,但此时发出的噪音几乎难以听到,仪器记录的声压曲线只发生几次小小的波动----但这只是笔者操作发出的鼠标点击声。
当双压力测试进行到30秒之后,P15G1的散热风扇转速达到了最高转速,逼近3900RPM,仪器记录的声压曲线迅速上升到42dB(A),之后就在40~44dB(A)之间波动,记录到的峰值仅为43.3dB(A)。
同样的环境下,也对P15G1扬声器进行了测试。
测试时,记录了先静音10秒、再播放《权力的游戏》S01E01的序章开始到片头结束,这段时间的声压。仪器记录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峰值为202秒时的85.5dB(A)。
至于笔者人耳倾听播放的效果,感觉基本还是常规笔电水准:高频音和中频音表现尚可,低频音不足。在40平方米的房间中播放,其音量能确保在每个角落都足够清晰。
不过,P15G1扬声器有着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技术的加持,在开启之后,选择不同的声场效果,确实能感觉到有明显的提升。
最后,笔者在夜深人静之时仔细倾听,没有听到P15G1有电子高频噪音。
扩展
之前多次说过,在前年(2019)时笔者有购买P15G1的前辈ThinkPad P53,但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评测,到手之后没拆封就直接折价出掉了。
其实,与此同时购买的,还有一个准备与ThinkPad P53进行配套测试的扩展外设,也整整放了一年多,直到前几天才开始使用,那就是ThinkPad Thunderbolt 3 workstation Dock,翻译成中文的话,应该叫做ThinkPad移动工作站雷电3扩展坞站。
看其名称,是给ThinkPad移动工作站机型专用的,其官方型号为40AN0230CN,其外观如下所示,此图片由淘宝“原装外设数码专门店”提供:
这个雷电扩展坞站和笔电的连接,表面上是单线缆、但实则内部是电源加雷电3两根线,而且工作时,必须连接一个230瓦和一个65瓦的电源,连接非常繁复而又占用空间,桌面线缆想要整理得清爽非常有难度。
不过,官方后期做出了改进,原本一体化的电源接口和雷电3接口,设计为可分离的方式,使得其也可以在带有雷电3接口的其他电脑上使用,同时加上了一根Y型电源线,使得其只需要一个230瓦电源也可以使用,由此型号变成40ANY230CN,其使用方法如下所示,此图片由淘宝“原装外设数码专门店”提供:
但不论怎么样改进,其固有的连接形式,使得其物理上占据的空间形式,完全不能和之前的ThinkPad机械坞站相比,这个雷电3钨站没法和ThinkPad本体重叠,只能摆放在一侧,而且由于所必须的线缆又多又粗,外加40AN0230CN需要同时连接两个电源,笔者折腾了半天,也找不到较好的理线布局。
在功能和端口扩展上,这个雷电3坞站表现也一般般,就是4个显示扩展(2*DP+2*HDMI)、5个USB扩展、1个声卡加耳麦、1个有线网卡以及1个雷电3级联接口。
当然,其电源按钮还是支持ThinkPad开关机的。所以,在和此雷电3坞站连接好之后的ThinkPad,是可以保持合盖状态,直接按雷电3坞站上的开机按钮,使用外接显示器和键鼠进行工作的。
此雷电3坞站上,虽然有4个显示扩展端口:2组DP+HDMI,但只能同时使用其中两路显示输出,即同一组中的DP和HDMI不能同时使用:
在独显模式下,雷电3坞站连接2路显示器,加本机的HDMI和USB-C可以连接2路显示器,P15G1本机屏幕合盖不使用,一共就是4路显示器,可以实现同时4路外部显示:
如果打开屏幕上盖,可以选择本机屏幕显示,但此时外部只能3路工作,所以还是只能同时4路显示:
只有在双显模式时,由集显负责本机屏幕显示,独显负责外部4路显示,才能实现5路显示:
此时,哪怕不开启任何应用程序,负责本机4K屏幕显示的集显负荷就达到了20%左右,负责4路外部显示的RTX 5000负荷达到30%左右:
此时,P15G1自身本机屏幕、雷电3坞站连接的2路显示器、本机的HDMI和USB-C连接的2路显示器,合计5路显示器:
但P15G1此时还有一个雷电3接口空闲,可以连接第6路显示器(即外接的第5路):
不过,就算再加上第5路外接显示器,达到6路显示器之后,双显模式之下也只能选择本机+任意4路外接,实现最多5路显示。
最后,笔者仔细一想,发现如果只是需要多路显示输出的话,完全不用连接这个雷电3坞站,P15G1也可以同样实现独显4路、双显5路显示。如下图所示,直接利用P15G1本机上的HDMI、USB-C和2个雷电3端口,就可以同时连接4个外部显示器了。
笔者实测之后,效果完全和上面连接雷电3坞站时一样:双显模式之下集显负责本机屏幕,独显负责外接的4路显示器。
最终,P15G1不需任何扩展设备,凭借本机端口,也可以实现双显模式最多5屏同显、独显模式最多4屏同显。
那么,对于P15G1来说,使用ThinkPad移动工作站雷电3扩展坞站,除了能起到减少线缆插拔的作用,在功能扩展方面,笔者觉得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太大作用。
另外
自2015年起,ThinkPad P50/70一路到现在的ThinkPad P15 Gen 1/P17 Gen 1,顺带包含T15g在内,其机身后方都具备有两个雷电3接口,笔者经过实测的机型,都能如上完美支持视频输出。
但是,此两雷电3接口,在ThinkPad P15 Gen 1之前,笔者实测一直不支持供电(指外部电源提供输入)。
原因在于以上机型的最低标配电源是170瓦,而雷电3的标准最多能提供100瓦供电;
就算是有两路雷电3,理论上可以实现两个100瓦相加为200瓦,但官方在此方面并没有提供硬件上的支持,所以就算是两个雷电3同时插入100瓦的供电,也不可用。
由于有读者要求,加上笔者的好奇心,再次对P15G1进行了同样的测试:
先后测试了:单个100瓦USB-C充电器
同时连接两个65瓦USB-C充电器;
同时连接一个65瓦USB-C充电器+一个一个100瓦USB-C充电器;
同时连接一个100瓦USB-C充电器+一个提供100瓦输出的雷电3坞站;
结果都是如下图所示:
接入的交流电源存在错误。
可见接入的供电能被系统察觉,但无法正常识别使用;
以上测试,在关机之后同样进行,电池也无法充电。
综上,ThinkPad P5*/7*/15/17系列的两个雷电3端口,由于官方并没有加以有效利用,供电功能无法使用。
评价
文章至此,笔者对P15G1的评测结束,终于可以开始对其进行最终评价了。
笔者认为:P15G1整机做工优秀,键鼠依然保有了相对优秀水准,采用的OLED屏幕实测表现也非常优异,其触摸屏支持多指手触和Lenovo Pen Pro的功能,也是一个不错的功能附加。
在性能、特别是在CPU的性能发挥上,P15G1做得非常不错。
而在工作温度、运行噪音和电池续航上,P15G1也表现良好。
笔者目前对P15G1不满意的地方,只有如下两点:
[*]1.能够内置的硬盘数量偏少,如果能够增加一个2.5英寸硬盘位置,同时此位置还可以换装2个M.2 2280 硬盘,其硬盘数量就非常完美了,至少凭P15G1的机体空间,物理上问题不大;
[*]2.机体外表布局温度偏高,特别是由于GPU供电部位带来的CD两面的局部,在较高环境温度下长时间高负荷运行,此两局部的温度,可能堪忧。
P15G1和T15g、P17G1采用公用主板的设计,并非先例,在ThinkPad机型中早有出现,在其他品牌中也同样如此。这个策略,同样有事物的两面性。
[*]正面----散热系统得到强化,性能发挥更好;采用模块通用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总体成本,使得性价比在几大品牌中相对最高;
[*]反面----内置硬盘数量只有两个M.2,对于P15这样对机身厚度不是第一优先考虑的性能机型来说,确实非常感到令人遗憾,使得其在存储扩展方面,成为几大品牌中的垫底者,削弱了整机优势。而且,存储扩展方面的缺点,再加上电池容量相同、端口几无差异(只多了一个USB-A端口),使得17英寸的ThinkPad P17 Gen 1,和P15G1比较,除了屏幕要大一点之外,一般用户无法直接发现差异所在,P17G1销量偏忧;同时,也使得作为P15G1的同体异素的T15g,凭借非专业显卡的价格优势,极有可能抢去不少原本对P15G1有购买意向的用户。
同样,加强散热机能、共用主板的策略之下,还使得P15G1有如下三刀功效:
[*]第一刀----先发制人:P15G1抢先一步, 其CPU和GPU功耗分配提升,性能发挥效果明显;作为15英寸机型上的RTX 5000 Max-Q,采用了90瓦功耗,使得产品先期上市的其他厂商,不得不匆忙跟进。(比如DELL Precision 7550不得不的随后跟进,也发布了其90W新版VBIOS);
[*]第二刀----移形换位:严格说应该叫“同型异素体“的T15g得以诞生,使按捺不住的ThinkPad、终于欲盖弥彰地迈向了电竞之路,可以迎合更多类型的用户;
[*]第三刀----引而不发:关于这点,笔者目前只能说,P15中间T15g/P17两头的布局和架构,官方似乎还保留了不少内容,或许明年此时,能看到Gen 2施展出这最后一个引而不发的“温柔一刀”……
这,就是,评测下篇副标题“两面三刀”的来由。
终于等到第三篇,好评!有个问题想请教下宋版,这个散热确实有很大进步。不知道i9 10980hk的TDP 65w 能保障吗?纠结w10885和1098hk。 johnsimth 发表于 2021-1-19 12:09
终于等到第三篇,好评!有个问题想请教下宋版,这个散热确实有很大进步。不知道i9 10980hk的TDP 65w 能保障 ...
我觉得i9-10980HK 在P15G1上面,CPU单压力烤机时,65W绝对无问题。 换显卡呢?能不能换?跟以前的接口空间一致吗? 3.14 发表于 2021-1-19 12:25
换显卡呢?能不能换?跟以前的接口空间一致吗?
显卡是MXM接口,但是卡是异形卡,能换,但是估计是不能换别的机型上的MXM显卡 室温17度,C面就到了近50度,如果夏天室温高上15度,那C面温度就很不乐观了 本帖最后由 风眷叶 于 2021-1-19 01:38 编辑
哎,看来我的P15 10750H加T1000,都用不完P15的散热能力了,只能安慰自己万元出头的P15用三年,再换个 三硬盘 16:10 的P15 GEN3不那么心疼钱了,长期使用的话,买高配I9 +RTX更合适 请问雷电接口是否支持充电 现在好多机子评测 都会抱怨 硬盘口少,以及放开性能后 温度偏高!
厂商也是很苦恼的, 哇塞,3900转,散热果然提升明显,真是一扫之前P73/53由于散热差压缩性能被很多人所诟病的阴霾。看得我心痒痒{:1_263:} 云flash 发表于 2021-1-19 14:07
请问雷电接口是否支持充电
数据太多,忘记写入这个测试内容了,马上补上。
多谢提醒!
希望下半年,P15Gen2键程别砍到1.35mm 就看新U和新显卡了。 补上了散热风扇噪音和扬声器的测试。 ThinkWatch 发表于 2021-1-20 08:51
希望下半年,P15Gen2键程别砍到1.35mm
没有意外的话,P15的模具会沿用三代:Gen 1、2、3----所以键盘不会动。
Gen 2改用16:10屏幕的可能性,比增加硬盘数量的机会大多了。 P50/P51只有一个雷电3接口,这是正统P系列唯一缺点的俩兄弟 扩展坞多显示测试太有帮助了,终于拔草了。我现在用的是DELL的TB16, 200块闲鱼收的,用独显,平时外接3个显示器,加本机一共四个用,就是想知道还可以接多少个,这么看来最多再加一个。另外就是扩展坞存在睡眠后,无法唤醒两路屏幕的问题,需要再次休眠后唤醒。比较麻烦,一直想着换个thinkpad的雷电3扩展坞,这么一看不用换了。价格贵就算了,居然只支持两路屏幕输出不能忍。现在的TB16 3路输出是没问题的,而且显卡占用很低,P1000单独显只有5%左右,可能和分辨率有关系,是三个1080,一个1440*900的。P52的缺点就是散热了,也凑合能用。 archercn 发表于 2021-1-20 23:59
扩展坞多显示测试太有帮助了,终于拔草了。我现在用的是DELL的TB16, 200块闲鱼收的,用独显,平时外接3个 ...
确实如此,两组DP+HDMI,只能同时使用两路视频输出;
刚开始我只看图,没细看文字,还以为只是左侧的一组DP+HDMI不能同时使用,右侧的一组可以,那么还是可以实现三路扩展视频;
结果实测之后发现不行,才细看文字:
The video output connectors on the rear of the dock support up to two external displays.
The external displays connected to the dock will not be on until your computer enters the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
Donot use the DisplayPort connector and HDMI connector as shown at the same time.
Otherwise, only the monitor connected to the DisplayPort connector will be on.
相比之下,DELL的TB-16/TB-18,以及HP的HSN-IX01,都提供了三路视频输出。
看来,不是TB3做不到,而是ThinkPad Thunderbolt 3工作站Dock没想要做到。
请教楼主,美版P15 20SUS07Y00,SIM卡托没有小针孔,是否就意味着不能安装WWAN卡呢? tangxc 发表于 2021-1-22 09:42
请教楼主,美版P15 20SUS07Y00,SIM卡托没有小针孔,是否就意味着不能安装WWAN卡呢?
SIM卡托不会没有小针孔的,会不会只是一个填充快而已? 好多线
内置硬盘数量只有两个M.2确实很令人遗憾 从各种纸面的功夫感知,我的感觉和你一致。上次你玩猜猜,我就想到了这个词,只是不好说出来,万一说偏了,就成大嘴了....
如果不住意外,联想的结构的设计一个用两代(当然,由于Intel创意PC,P52和P53的迭代算比较特别的情况)。我还在观望Gen2,我觉得应该不会大改,我想等到gen3,再考虑拿来玩。 lz
截图是原屏幕还是外接的截图?分辨率这么高? 看着好舒服啊! mizuno119 发表于 2021-1-24 13:38
lz
截图是原屏幕还是外接的截图?分辨率这么高? 看着好舒服啊!
你没看上文中篇吗?里面说了屏幕是4K分辨率的。 song_1118 发表于 2021-1-19 11:48
续言
在上文(ThinkPad P15 Gen 1评测中篇:接二连三)中,笔者对ThinkPad P15 Gen 1(下文简称为P15G1 ...
看到宋版这台超大号的XPS了!! 厉害了我地果果!{:1_241:}{:1_247:}{:1_250:}{:1_252:}{:1_259:}{:1_261:}{:1_263:}{:1_266:}{:1_267:}{:1_270:}{:1_275:}{:1_276:}{:1_284:}{:1_286:}{:1_287:}{:1_290:}{:1_296:}{:1_298:}{:1_299:}{:1_301:}{:1_302:}{:1_312:}{:1_311:}{:1_309:}{:1_317:}{:1_323:}{:1_328:}{:1_332:}{:1_344:}{:1_340:}{:1_343:} 什么都好,就是硬盘位少一个,继续等。 song_1118 发表于 2021-1-23 11:47
SIM卡托不会没有小针孔的,会不会只是一个填充快而已?
那可能就是个占位挡板,而不是SIM卡托
精彩!!!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