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科普】【高性能核显】i5-6267U&Iris 550性能表现
本帖最后由 守望雷亚 于 2022-2-18 13:16 编辑https://pic1.zhimg.com/80/v2-0a06e6e3256f8fb537d3ba652b2c0924_720w.png这款低压CPU为i5-6267U,六代Skylake架构,BGA封装不可更换。双核四线程,支持Intel睿频加速技术,主频2.9GHz最大睿频3.3GHz,L3缓存4MB。14nm制程,热设计功耗28W。
https://pic2.zhimg.com/80/v2-b11009ccd185e82dd01f05b385489785_720w.png
对比一般的低压CPU,以最常见的i5-7200U为例,i5-6267U在TDP上增大了很多,从一般的15W加到28W,虽然6267U落后一代但最大睿频还多了一点。L3缓存上6267U达到了4M,这是一般低压i7才有的规格,确实很罕见。
https://pic1.zhimg.com/80/v2-5c37015387d74da84a213c3a5073af8c_720w.png
其实除了那些,6267U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它有L4缓存,容量64MB。这就是当年Intel大吹特吹的eDRAM,性能上比内存高一些,但没有L3好,采用eDRAM主要是为了核显性能的发挥,似乎CPU的正常使用无法调用eDRAM。
https://pic4.zhimg.com/80/v2-8603dda37ca3091c383f0229871370d7_720w.pngHWINFO截图,CPU是正式版产品,封装为BGA1356,S-SPEC为SR2JK,步进BA,最低倍频4x。指令集方面没有不同,封装也是一样的。
https://pic4.zhimg.com/80/v2-1cad23e933bed6465ddd36518e797237_720w.png
AIDA64里的CPUID截图,可以看到睿频为33x/31x,刚好都是比6700HQ多3个倍频。短时睿频功耗限制35W,持续时间28秒,长时睿频功耗限制35W,测试机算是多加了点TDP,这样不至于限制到性能的发挥。
https://pic1.zhimg.com/80/v2-d118ec2c85896f4247f0219e7aa8f4c8_720w.png
对比7200U,6267U主要是功耗上的优势,这样就可以给核显有足够的功耗去跑性能。双核睿频上两者都是3.1GHz,所以在CPU性能上,估计这两者差距不大。
看完CPU,现在看看核显的参数。
https://pic1.zhimg.com/80/v2-a2b6e23e628154a0a6689807cb98f7e4_720w.png
其实我很想叫它HD550,不过由于它带了eDRAM,Intel就把前缀改成了Iris,所以实际正确叫法是Iris550。GT3e架构,有48个EU,比一般的HD520/620多了一倍,基础频率350MHz最大睿频1050MHz,最大睿频和CPU型号有关,如果是i7的话还能再高50-100MHz。
https://pic2.zhimg.com/80/v2-c170db0c32fd42c791261334d83e28ad_720w.png
AIDA64里识别的信息要多一些.
https://pic3.zhimg.com/80/v2-725f0c16b948b18d9f11c9d985810026_720w.png
使用GPU-Z中自带的小渲染,Iris550实际最大频率只有1GHz,无论何时也不会到1050MHz,有虚标的嫌疑。而且此时的核显功耗已经快到17W,这已经超出一般低压U的TDP(15W)了,看来6267U给28W的TDP不无道理。
接下来是性能表现,先看CPU的
https://pic2.zhimg.com/80/v2-c9711bfdfd421a5ffced683049c2ec0d_720w.pnghttps://pic1.zhimg.com/80/v2-9d7f28036882f46eee1d3c8e7922a27c_720w.png
这个6267U虽然双核睿频和7200U一致,但实际性能上比7200U还稍微好了一点,这主要归功于单核睿频多了0.2GHz。而且那个7200U的数据测试是采用了有独显的超薄本,如果是一般的纯核显超极本,在3Dmark物理分中7200U的表现还要更差一些。
所以说,低压双核的单核睿频高还是有那么点意义的,6267U比7200U领先了一点。
下面看看核显的表现
https://pic2.zhimg.com/80/v2-bbe1be57bb5940809a8a3a3e948a4831_720w.pnghttps://pic1.zhimg.com/80/v2-fd7dc053acb03ce6d83f0a7ecf1f3408_720w.png
不愧是高性能核显,Iris550相比HD630提升了47%,只比940MX低了14%。HD630的测试数据是标压4核i7-7700HQ的表现,如果换成是i5-7200U里的HD620,这个性能至少还得缩水20%,这样的话Iris550就比一般的超极本性能好了80%以上,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不过,即便Iris550提升了这么多,对比其他的独显,它还是太弱了。低功耗版的MX150比它高了57%,960M比它高了1.4倍,而M1050则高了2.4倍。看整体柱形图比较就知道,Iris550还是垫底的水平,即便它已经是“高性能核显”了。
实际上,测试机给了35W的功耗,这个发热已经比i5 7200U+低功耗版MX150的超薄本要高了,而刚才的性能表现表明,7200U+MX150的组合更合理,因为它的性能要明显好于6267U+Iris550。
这就是高性能核显笔记本最尴尬的地方。论性能,Iris550干不过MX150低功耗版,论发热,它也干不过7200U+MX150的组合,最最要命的是,它很贵,很可能比7200U+MX150还贵。
那它的出现是为了啥?可能是当年并没有MX150这样的能耗比很高的显卡,Intel毕竟还是想在显卡上有所发展,从酷睿一代到六代,消费级处理器最大的变化就是核显,前几代的性能提升令人刮目相看,以前的核显真的只是“亮机”,现在好歹能满足绝大部分日常需求了。所以这就让Intel一点点膨胀,想要让核显取代一部分“低端独显”。
4代酷睿的时候,Intel引进了Iris核显,当年的HD5200是40EU+128M eDRAM,性能直逼GT650M。
不过那个时候Iris已经暴露上述的问题,价格巨贵不说,发热特别大,赶得上GT650M的时候,发热已经比GT650M高了很多,峰值会非常吓人,远超47W的TDP,所以正常锁TDP的HD5200,其性能也就比GT640M好了点而已。
因此,Intel的核显只有在规格不高,没有eDRAM的情况下,有着较好的表现,功耗没那么大,性能也还可以。一旦走向堆规格加性能的道路,其表现并不如直接用独显好,毕竟nvidia和AMD在显卡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年的经验。
很多高性能核显本在4代酷睿退市后就基本停产了,被坑过的OEM大多都打死不做第二代,转而走向低压U+低功耗独显的设计。Intel也比较识趣,从7代酷睿开始也取消了部分高性能核显的处理器型号,比如移动版标压4核已经没有了7980HQ。未来的高性能超薄本,还是需要独显来撑起它的性能。
这里算是给老U的一个参考吧,我占个二楼 不明觉厉 转帖来源:孤独凤凰战士 感谢分享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普通核显亮机的情况下 intel消费的电力和发热会稍好于同年代的独显
而到了真的需要独显高强度工作的情况 intel就变成低端打不过高端iris功耗大的窘境 = =? segasaturn100 发表于 2022-2-18 19:50
感谢分享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普通核显亮机的情况下 intel消费的电力和发热会稍好于同年代的独显
而到了真 ...
这一篇是很早以前的核显,只是个一些还在用着老核显的兄弟一个参考
兄弟你可以转进到11代tigerlake那一篇,有详细的核显性能和功耗的测试和说明 48EU,显存是DDR3或低频DDR4,性能也就跟940m差不多而已,没啥搞头 thankdad 发表于 2022-2-18 21:23
48EU,显存是DDR3或低频DDR4,性能也就跟940m差不多而已,没啥搞头
对,这毕竟是2016年的核显了,发出来给一些还在折腾老机的用户一点参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