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写在S30完成时
始于701C终于S30,701C和S30在 IBM thinkpad的历史上都是曾留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其命运也是较为相似,发行时间极短,整体数量不多,同样都被人称过蝴蝶,可能都是键盘两侧伸出了机体吧,并且两机都是10.4”的小型机,701C是将键盘做到了极致,而S30是将小型化做到了极致。自去年9月中将701C的改造想法付诸实践以来,直至今年9月中旬完成S30验证机的改造,历时1年时间,将手上以前收集的小机器都该得差不错了,从701C-535-530-230-240-S30一共6种机型的方案,除了230Cs采用的是4-5代平台难以复制,其他都采用10代平台。一共12台机器,都是采用重新打印和设计D壳,也尝试过不同的材料,采用过不同的工艺方案,也是不断的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从90年代初的古老机型到跨世纪的轻薄化机型,在配合10代平台的基础上使普通工作情景下的温度控制在较好的范围。S30做完应该会暂停了吧,因为一直希望有一台好用的小机器,从最开始R50P开始,就是那厚重的机器,到后来的15寸T62,再到14寸T62,后来X60,第一次拿到X60真的很小,但其不低的温度,在夏天使用简直就是折磨。其中还用过一段时间X302后来也挂了,到后来X60变成了X62,温度似乎是降了许多,但用久了还是感觉发热比较严重,但还是能忍受,重点加着8芯电池是背久了还是感觉有点重。一直想着有一天能有台10寸的机器会不会好一些。701C之后的535用过很长一段时间,重量是不错的,最低降到1.25Kg,但其非全尺寸的键盘使用上还是有些别扭,但小机器的优势还是很好的发挥出来了。之后530Cs改好之后,就改用530Cs,由于530Cs尺寸更小更易携带。到后来的230Cs,虽然只是5代的U,但便携性是无敌了。其实S30计划早在240之前,但由于重来没有做过薄的机型,S30内部实在太紧凑了,于是一直拖着,反倒240到先于S30诞生了,240的全尺寸的键盘真的可以无视其他很多缺点,但由于240走的也就是低端的路线,外壳破损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还是材料问题,另外也是之前有过失败的改造。到主角S30,不得不说S30在当年的设计制造工艺那都还是相当的哇塞。第一次拆S30的A壳发现其竟然是阳极氧化代替的喷漆,所以不会像其他铝外壳的年久生锈。B壳历经20年还是很强韧。在S30上由于要运用很多新的方案,也是主要拖了蛮久的原因。由于S30的屏幕更加薄,所以屏线的制作要求更加高,于是需要重新制定方案买工具,制作屏线,在屏线方案测试好了,却第一个用在了240上。屏幕上有了Thinklight,这个方案的选择还是较为麻烦的,最后还是选择了独立操作的小夜灯,触摸S30标志时灯亮或关灯,并且长按可以调亮度。屏幕上还有两盏指示灯,重点是正反两侧都要亮,由于不想对主板有改动,一个灯只能有一颗灯珠,所以花费了点时间找到了点一颗灯珠亮两侧的方案,效果还是较为满意的。屏幕两侧的耳朵贴上两张高增益的天线,估计信号不会不好了。重点是键盘由于有了多功能键采用了新的主控,在多此测试了解其功能后,还是取消了数字小键盘功能,但增加亮度加减功能。由于厚度问题,拆除了原来的排线及红点,重新做了排线和红点模块,整体厚度更加薄。在240诞生时是之前有台被改为3键的红点,使用要舒适很多,S30是原生三键而且是大三键,更不在话下,日文键盘换贴纸改英文布局。这也是试用很久觉得比较合适的日改英布局。键盘上依旧是5盏灯,还是硬盘改为运行灯了。电池采用了两块6000mA电池在掌托之下,还是前电池后主板的布局,掌托下就不会有太明显的高温。掌托的喇叭还是采用了原本的接触式触电,这样也使得拆卸掌托下6颗螺丝即可打开键盘,拆卸后部一个端子即可卸下键盘,更换硬盘更加方便,硬盘是一块2242,也是6个型号机器最容易维护的一台。右侧USB3.0,miniHDMI,TPYEC后侧电源口,TF槽,USB3.0,耳机口左侧只有一个进风口,但在240上使用的底部进风口是很不错的,所以后期模型改为增加底部进风口+侧面进风口对压制i7等U可能会比较好。但即使在没有底部进风口的情况下,温度控制也是十分不错的,夏天也是可以上腿使用的。其实装好后最让我感到和其他机器不一样的,是有了更加便携的感觉,第一是小,第二是薄,做主要的是轻,整体重量只有1.2Kg,比230Cs的1.3Kg还轻100g,拿在手里的时候发现100g的差别了。由于整体结构设计较之前机型要复杂蛮多,所以没办法保留电池的旋转支架部分。但整体还是保留了轻微的斜度,和原机不提升的斜度是差不多的。这台机器的A壳喷涂上了磨砂颗粒面,摸上去还不错,看起来也还过得去。好了,至此改造机器也告一段落了。以后可能也就偶尔弄弄了。可以说也是从粗制滥造到精益求精的一个过程吧,每一个零件每一个部分都是一个人制作也算是一种享受吧。将埋葬的经典重新挖出来在赋予新的生命的过程。在此纪念一下了上图 你这样痴情到底累不累,明知他不会回来安慰 。 “从粗制滥造到精益求精的一个过程吧,每一个零件每一个部分都是一个人制作也算是一种享受吧。将埋葬的经典重新挖出来在赋予新的生命的过程”,楼主是享受这个过程的,然后呢,用心去操作它,不折腾不快乐斯基。 这就是DIY的乐趣所在。
选用的都是什么主板呐? 现在的设计都不走我心了.完全迎合年轻人的"苹果" 崇拜.都像苹果笔记本
有办法塞进去一个板子,上下壳子盖住就行了.
所谓的设计都和手机一样 千篇一律,新机子的感觉就是"翻新",系统重装一样,
键盘要不是苹果要点"脸".早就在其他笔记本上淘汰了.
玩tp 的人,还在迷恋"键盘" ,而在大多数娱乐派上,除了打游戏.
. 这键盘在下一波就该被"阉割"的对象.
等折叠铰链技术成熟后.键盘真的会从输入设备变成"打字艺术"了.
AI 应用上,下一步就是彻底有花掉 电脑的输入 界面,键盘输入,必将这个东西.
随着技术的进步.是必然的.
s30 ,701 是蛮牛逼,但是时代,上次去电脑城都成仓库了.烧烤盘的尺寸将进一步代替键盘甚至
烧烤盘的位置也将被折叠铰链技术碾压掉.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复兴键盘在笔记本中的地位!否则.过不了多久.
折叠屏的笔记本出来后.一点违和感都没有将把键盘给扼杀掉.
我看指望联想是徒劳的.以后像 现在的笔记本就真的成"古董了"
抓紧时间收藏吧.多留几个电源模块.
我看油管上还有 command 64 的粉丝群 8 bit 居然复刻,开板做了
一批.一比一,command 64 的那售价比最新的笔记本还贵.
相比 TP时代也没有留下这样的经典末代.以后tp 消失后,谁当得起
最值得"复刻"的机型呢? 太棒了!底部与键盘的衔接,小机器该有的样子。 凌丰电机 发表于 2023-9-17 10:13
这就是DIY的乐趣所在。
选用的都是什么主板呐?
还是山寨神机funhouse的主板,10代i3 这机器确实很不错,只是原来买不起,现在是看不起,时代变迁 本帖最后由 conlon135 于 2023-9-17 14:20 编辑
的确非常漂亮的机子!
本帖最后由 yeat 于 2023-9-17 16:15 编辑
conlon135 发表于 2023-9-17 14:25
不错哦,英键的,全反射屏吧,我也还有块英键,英键确实难找,电池还能用也难得了
感觉看到的英键都是s31的 yeat 发表于 2023-9-17 16:13
不错哦,英键的,全反射屏吧,我也还有块英键,英键确实难找,电池还能用也难得了
感觉看到的英键都是s31 ...
你改得真漂亮,D壳是3D打印的?有出售? 好看,十分喜欢s30{:1_241:}{:1_241:} 期望来点内部图…… 真爱无价! conlon135 发表于 2023-9-17 18:07
你改得真漂亮,D壳是3D打印的?有出售?
D壳是尼龙打印的,现在才做好这台原型机,还在试用阶段,暂不出售 ThinkpadCR7 发表于 2023-9-17 18:51
期望来点内部图……
这还是之前试装的时候拍的 漂亮,这个内部布局和原厂该有的样子差不多了。 yeat 发表于 2023-9-17 22:37
D壳是尼龙打印的,现在才做好这台原型机,还在试用阶段,暂不出售
D壳可以量产一下啊,有意购一个。 conlon135 发表于 2023-9-18 09:07
D壳可以量产一下啊,有意购一个。
可以哦,不便宜哦,呵呵
边安装边修订,增加了部分底部的通风孔,虽然初版温度在win10下50几度,但好像win11要到60度了。 资金不提,只有改过机器的人才知道楼主洋洋洒洒的文字背后是多少个通宵达旦。送上大写的NIUBILITY ! 这电脑,屏幕和主板,长耳朵,突出来看着好玩。
不过楼主这动手能力,是真强。 楼主是真正的古董电脑复刻改造极客第一人。遥遥领先,遥遥领先~! yeat 发表于 2023-9-17 22:37
D壳是尼龙打印的,现在才做好这台原型机,还在试用阶段,暂不出售
D壳都能打印?那能干的事情就多了,不知道强度咋样 oaHgniD 发表于 2023-10-8 09:48
D壳都能打印?那能干的事情就多了,不知道强度咋样
尼龙强度应该算是普通打印材料中强度最高的了吧,主要还有一定隔热性,底部还粘贴了1mm钛合金板做支撑,强度问题都应该不是问题 要是能量产就好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