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泰国洪灾对IT行业的影响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传统硬盘的替代者,然而硬盘价格疯涨能否成就SSD的春天?
![SSD的春天来了吗? SSD的春天来了吗?](http://www.microcomputer.com.cn/images/201201/20120116103234_48007.jpg)
“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硬盘的涨价了,SSD揭竿而起更待何时?”“硬盘涨价就让它涨,只要SSD普及了,谁还在乎?”“SSD今年到底能不能取代硬盘?”从2011年第4季度持续至今的硬盘涨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之从震惊到麻木,在捂紧钱包的同时,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渐渐从“硬盘何时降价”,转移到“SSD何时普及”上来。没有人怀疑SSD将是未来的趋势,但所有人都在期待它的春天可以早一些到来。2012年,SSD究竟能否踏上普及的高速路?
硬盘涨价何时休
“别说一天一个价,前两个月最夸张的时候,一个上午这价就能变两三次。”广州太平洋电脑城的硬盘渠道商何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希捷2TB盘报价920块,1TB报价695块,反正春节前别指望能降下来。”在今年早些时候,这两款产品的售价也不过在590元和370元左右。
因2011年产能占全球40%比例的硬盘产地泰国,遭遇了连续三个月的洪灾,包括希捷、西部数据和日立在内的硬盘厂商宣布遭受重创,硬盘库存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一场看似事不关己的天灾,却让国内消费者不得不面对疯涨的硬盘售价。过去几个月以来,硬盘市场涨价成风,部分型号售价涨幅超过100%,平均售价涨幅也已超过30%,且据经销商反馈,即使春节过后的一段时间内也难以降回到2011年年中的情景。
在重庆赛博电脑城经营一家小门店的王先生说:“之前消息有些闭塞,谁知道一场洪水都能让硬盘涨成这样,最近本来就是淡季,现在硬盘一涨,来装机的人更少了。”这位经销商还告诉记者,之前一段时间从上游渠道拿货都十分困难,但实际上目前市场上硬盘整体存量并没有外界想象的少,“这次的涨价肯定也有人为因素”。据记者在重庆和深圳几家电脑卖场抽样调查,超过3成的消费者明确表示将暂缓装配台式机的计划。
此外,据我国台湾媒体《电子时报》报道,台湾市场2TB容量硬盘足足涨价约208元人民币,连带波及液晶显示器的出货量也遭受冲击。各品牌厂商表示,台湾液晶显示器市场在2011年第4季度的出货可能会下跌15%~30%。对此,内地厂商向记者表示因暂时还没有明确的数据统计,但相关影响接下来可能会在零售市场上逐渐体现。
品牌厂商一片愁
“也许只有天灾才能救IT。”硬件厂商私底下的玩笑并没有变成现实,受洪灾影响波及的不止DIY市场,PC整机产业也未能幸免。宏碁全球副总裁林显郎证实,品牌厂库存水位将进入“枯水期”,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硬盘将会严重缺货,至少要等到2012年3月才可能逐渐恢复。
![泰国洪灾导致硬盘厂商在当地的多处工厂被淹,因受损程度不一,各厂房生产线的恢复进度差异较大。 泰国洪灾导致硬盘厂商在当地的多处工厂被淹,因受损程度不一,各厂房生产线的恢复进度差异较大。](http://www.microcomputer.com.cn/images/201201/20120116103336_91662.jpg)
泰国洪灾导致硬盘厂商在当地的多处工厂被淹,因受损程度不一,各厂房生产线的恢复进度差异较大。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估计,今年第4季度全球PC出货量可能减少10%。《福布斯》撰文指出如以每台电脑售价600美元计算,PC制造商受到的损失在60亿美元上下。
据记者调查,部分PC品牌厂商预测2011年第4季度PC的出货量可能会降到110~130万台,而市场的实际需求量是180万台。联想、戴尔等品牌厂商旗下的个别代理商向记者透露,接到笔记本电脑的代理价调涨通知,部分型号售价已上涨350~400元。
一些相对乐观的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硬盘短缺和高价位将会在2012年的第1季度出现好转。当然,部分持反对意见的人士认为,这种状况将会一直持续到今年第2季度。而要想硬盘行业恢复到洪水之前状况,可能会需要长达两年的时间。上游厂商透露,2011年第4季度业内硬盘总需求量为1.8亿,但供应量仅能达到1.1~1.3亿,缺口预估约35%左右。悲观者认为,硬盘产能要完全恢复需要等待9~24个月,即使2012年相关零组件不出现缺乏物料的情况,硬盘价格也必定难以回落,而PC供应量的运营成本可能仍将居高不下。
据台湾媒体同行透露,PC品牌厂缺货恐慌指数飙高,采购单位全面动员抢货源,直呼“抢翻天了”。代工供应链也无奈地表示,品牌厂商已进入非理性阶段,PC品牌采购在遍寻不着货的情况下,已冲进水货市场,带动市面硬盘水货价格飙涨。
在这种情况下,PC厂商与硬盘供应商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博弈。此前有不少客户已经主动上门要求预订希捷的硬盘产能,甚至有客户已经向希捷方面交付了2.5亿美元的预订费用,以期尽快获得洪水中受损最小的希捷工厂的硬盘产能。传闻希捷针对愿意签订1~3年订单合同的用户的价格上涨仅20%。而其它厂商方面,为保证对品牌厂商的供应,西部数据和三星在去年11月已经停止向部分地区的零售渠道销售商供货硬盘。此前业内预测此次硬盘缺货受伤最大的将是二线以下的中小PC厂商,现在这一预测已变为现实。
业内多数人士认为,硬盘价格的大幅提升对于SSD厂商来说,如果适时调整价格,将是扩大市场份额的最好时机。
SSD加速布局
随着硬盘缺货问题持续发酵,加上2011年硬盘供应商已经基本整合成西部数据与希捷两大阵营,使得硬盘厂商态度趋于强势。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品牌PC厂商,就连消费者也都期待SSD的快速成长。
成都二极馆经销商张杰透露的一组数据,基本代表了SSD在国内市场的真实表现。“过去6个月时间,我们高端体验店里SSD的月销量平均在250块左右,硬盘涨价之后对SSD销量的刺激作用比较明显,提升幅度应该在18%~20%的样子。”从更多的渠道人士反馈来看,64GB和128GB SSD在过去一年时间里逐渐被消费者慢慢接受。
突如其来的天赐良机,让存储设备厂商对SSD未来趋势的信心倍增。西部数据近日在台湾新竹成立了新的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将会在未来的18个月时间里成长为一个拥有50名专业SSD研发工作人员的中型规模的研发中心。除了台湾地区的50人团队之外,西部数据在美国还拥有一个将近300人的SSD研发团队。
西部数据固态存储部总经理Michael J.Hajeck表示,SSD在互联网、云存储以及计算设备的推动下未来将会获得更大的成长推动。另外西部数据可能将会在今年3月完成收购日立环球存储HGST的交易,这是他们SSD产品策略中最重要的一步棋。
![SSD的春天来了吗? SSD的春天来了吗?](http://www.microcomputer.com.cn/images/201201/20120116103459_44552.jpg)
在SSD领域,其他各家厂商的布局已经争先开启。继OCZ于去年早些时候收购了Indilinx后,LSI近日宣布3.22亿美元收购SSD芯片方案厂商SandForce。Hynix已确定在2012年第1季度将正式进军SSD市场。KINGMAX也积极投身于SSD的研发和推广,并在前不久宣布将在今年年底推出1TB SSD。
价格暴跌梦碎
但现在的问题是,SSD市场的火热景象看起来要等上不少时间。“谁都能看到这个机会,但问题是现在谁都没有准备好”,一位SSD厂商人士私下告诉记者。
金士顿亚太区闪存业务总监苏治源表示,NAND闪存的平均价格将在2012年第3季度降至每GB容量1美元的水平,业界认为这是SSD开始取代机械硬盘的门槛价位。苏治源称,要实现每GB成本降低,闪存芯片制造商需加速上马19nm及更高级别的制造工艺。KINGMAX公司也预计,随着SSD容量以每年1TB的速度不断提升,其单位容量的价格将每年下降50%,整体售价将下调1/3。
在SSD现货市场,80~100GB容量等级的SSD主流产品,早已有二、三线产品降到了千元以下,也曾引起了消费者的不少关注。但更高规格、更高性能的产品降价幅度,远远没有达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即便是如今SSD产品每GB容量超过10元的平均价格,也距离“普及”二字十分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