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幕布揭开的那一刻,你震惊么?兴奋么?我想也许多数人和我一样,在和手中的S4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研究半天,有以下发现:外观……看起来差不多,机身还是塑料,屏幕依然是Super Amoled,尺寸由4.99升为5.1英寸,CPU从四核骁龙600升为四核骁龙801,内存2G、存储16G都没变,摄像头1300万升为1600万,电池容量2600mAh升为2800mAh……表面看起来就是布勃卡式一厘米的进步。但如果仔细去看的话,内部还是有不少门道的。如今正式版已入手,我来做一回大家的眼,带你领略S5的变换。
▌塑料:
三星最受人诟病就是万年不变的大塑料。对于材质的问题,有人说塑料自打来到世间,每一个毛孔都滴着浓浓的廉价感。这个……我只能承认金属的工艺和供应难度更高些,但难度和质感无关,很多金属照样很次。另一方面,有人说塑料手感极佳,iPhone 5c秒天秒地秒空气,这也有点果粉心态作祟,5c后壳与Lumia、小米Pad本质工艺上没有太大区别,而且也会磨损甚至掉漆。结论一句话:手感好坏取决于设计师对材料特性的理解和运用。
三星则一直在尽可能的折衷,想方设法把塑料做得不像塑料,从橡胶到皮革,尝试了各种高科技仿制涂层。如今S5手感再上一层楼,很像羊皮卷的感觉,柔软、细腻、以假乱真,可以说是我经手过手感最好的塑料。但你不要较真是否真和羊皮一模一样,你说赛螃蟹里的鸡蛋到底是不是螃蟹味?无论怎么回答好像都不太准确。不管怎么样,S5手感舒适,握在手中像捧起一本书卷。
那为什么很多人还吐槽三星大塑料和外形,国内叫护舒宝,国外叫创可贴。我觉得大家倒不是真的讨厌塑料、迷信金属,而是对三星不思进取、折衷妥协、拿来主义风格的集中发泄。模仿该如何界定,在很多人脑子里是混乱的,我理解的模仿是——你本来有很多条路可走,但你不去主动思考,怕试错而捡现成的,比如手机都是长方的,也都有上拉下拉菜单,这确实没什么其它更好办法,但后壳真的只能做成这样子么?这种为了短期效益的行事风格对行业进步极为有害。
我们今天讲Galaxy S5的故事,结构就分为——模仿和创新两大部分,大家在听完之后也思考下:哪个才是S5的主旋律?
▌模仿篇:
对于模仿友商,大厂们还是有所顾忌的。如果三星的用户找到三星说“A手机的这个功能好、B手机的那个功能好,能不能都学过来”?三星会说“No、No……No problem”。初代Galaxy对苹果是抄袭、模仿还是致敬在法律上很难界定,但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我们先从外观细节处看起。和S4相比,S5除了更宽、更长、更厚、更重之外,四个倒角弧度小了一点,手机更加方正。变化很微小,但给人的感觉是慢慢抛弃了鹅卵石设计,回归9100的类iPhone风格。按键依然是实体按键,这个必须点下赞,但是左侧的曾经菜单键,改为更接近谷歌原生风格的多任务切换。让人担心三星会不会意志不坚,下次就移到屏幕里面彻底虚拟化了。苹果和谷歌像是两块磁石,吸引着三星不断靠近。
Home键看似和S4无变化,而内部集成进了指纹识别功能。去年苹果把非常好的指纹体验应用在了手机上。很巧今年三星也做了。可惜苹果已经收购指纹技术老大AuthenTec,抢占了单晶机底薄膜指纹专利。当然这难不倒执着的三星,S5指纹用了和苹果不同的解决方案,需要划一下。这一丁点的不同导致使用体验上差别还是蛮大的。
首先苹果是固定位置按压,点亮屏幕和指纹验证一气呵成,三星就不行了,需要先点亮屏幕,然后再划,那便捷性和屏幕手势密码比没什么优势了。第二由于iPhone环形传感器的原理,使得你360度转圈按压都能正确识别,而S5对你划的角度、姿势、位置、速度都有要求,这就使得在随意使用场景下S5的失败概率更大。当然三星的指纹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苹果Home键很多人心疼不舍得用,而三星一般就随便造了,而且它结构设计的好,按键背后一条独立连接线接到主板,坏了的话一套拆下就换,维修成本很低。
但是大家不要意这些的细节,应该跳出来想有了指纹我们做什么?
你敢和我玩一个游戏么?轮流说出三星S5的指纹能干什么,说不出来的算输,我先来,能解锁,该你了……呵呵,理想中指纹应该能代替密码,成为我们登录、支付的便捷手段,事实上三星除了指纹可以解锁之外,在国外已经和Paypal支付方面全面合作,但可惜,国内用户离用指纹方便购物还比较久远。
这和国内环境有关,我们的指纹刷完以后去哪儿了?安全么?理论上ARMv8架构以上的CPU里有个小黑匣子存储着指纹,但我们在iPhone评测里也说了,这只是“理论”,手机系统商想得到你的指纹是分分钟的事。指纹不像密码,泄漏了换一个就行,指纹唯一且终身的特性,使得如果信誉或能力差的厂商得到用户指纹,就是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这就是指纹应用发展谨慎和缓慢的原因。
综上,尽管三星已经做到所有安卓手机中的最佳体验,但我还是觉得由于安卓开源的先天劣势,除非谷歌牵头,三星或HTC都无法单独给用户承诺将来。再加上成功率不高的使用体验,S5的指纹成为摆设看来是难以避免的。
三防功能,摩托Defy一炮打响,现在已成索尼Xperia Z的代表特性。很巧三星也做了,S5的防护级别IP67,第一个“6”是防尘等级中的最高级,第二个“7”指的防水,水下一米泡30分钟没有问题,可以让你在游泳池里水下拍照,虽然我不知道这有什么意义。S5并没有增加过多的臃肿体积,而且还保留了可开后壳的设计,那它是如何做到三防的呢?第一,三防机防的是“尘、水、扁”,S5它四周机体结构并没有夸张的牢固,是不防跌落的,准确说是尘水两防机。第二在难度最大的防水方面,S5通过后壳上面的一圈橡胶垫来让外边的水与电子元器件隔离,USB口带防护盖,喇叭孔也做了特殊的防水处理,只保护了需要保护的地方,而不做机身整体防水。
三防和纤薄瘦身本是一对无法共存的矛盾体,而三星避重就轻的设计思路合理而巧妙,既没Defy那样的臃肿体态,也没像Xperia Z那样牺牲掉可换电池的方便特性。洞悉用户需求的进化让摩托和索尼只剩下吐血的份。善意小提醒:不要太依赖防水,真由于USB口忘了关或者后壳没按紧、橡胶垫老化等原因进水了,三星可是不负责的。
没落贵族诺基亚在Lumia上的——超灵敏触控屏幕和无线充电两大创新特性,当时亮瞎了众人眼球。很巧三星也做了。在系统中打开选项以后,你隔着手套或者用硬物也可以操控屏幕了,这在北方的冬天是非常有用的一个功能,不摘手套也可以接听电话。S5标配不带无线充电,但是机身预留了无线充电的接口触点,单独购买特殊后壳就能实现Qi标准的无线充电。你如果在床头柜或办公桌等固定场所放一个无线充电座,丢在上面就再也不用担心电量,实在是非常方便。
自从Lytro发布光场相机以后,先拍照后对焦功能就备受行业重视,一窝蜂的跟上。S5的后对焦原理与M8的双摄像头不同,而是类似半年前Lumia上实现的——通过很短时间连拍几张不同焦距照片,用户查看的时候点不同区域,显示出不同的焦距效果。
原理很简单,但大家如果注意了我刚才的描述,应该能明白:第一、这类的“先拍照后对焦”,准确说是先对焦再拍照,和光场原理已经没半毛钱关系,借势而已。第二、它不可能做到任意点对焦,如果它拍了五张照片,那来回来去就那五张。第三是我们要重点说的,这种原理对摄像头的对焦速度要求很高。
比如这台老米1,连拍对焦过程慢得你手都举酸了。魅族MX3、Lumia快了一些,但这个过程中如果你手抖了,而当时正好在拍远焦,那么你再调出的远焦照片就是抖过的。所以功能实用性大打折扣。
三星解了这个问题,做法和魅族略有区别,S5也是连拍几张,但是它永远只给你展现第一张,你看无论怎么选择对焦点,物体不抖动,时钟也没变化,而虚化效果很明显。那三星照后几张照片干什么用呢——通过软件算法来与第一张中的物体进行匹配、距离计算以后,对第一张照片进行PS以得到最后的虚化效果,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多张连拍抖动的问题,但是,它的算法对场景要求非常高,需要对象与拍摄者之间距离在50厘米之内,并且与背景之间的距离还得是该距离三倍,否则物体就匹配不上,抖动一大还就失败,另外软件PS出的虚化效果比魅族傻笨拍出的效果要假上不少,大家可以看到明显的虚化分界线。可以说三星的做法拆了东墙补了西墙,同样没什么实用价值。
再请大家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从源头想:我们为什么需要先拍照后对焦?仔细分析后你会发现,我们要的其实是大光圈浅景深的艺术效果,好在微博朋友圈提升逼格,哪里实哪里虚我们在拍摄前很容易就能确定,用不着事后补救。只有极少数在拍摄时我忘了,事后想调调虚实玩一玩才会用到后对焦。所以我们的意见很另类:效果好坏全在其次,凡是像S5、魅族、Lumia这样需要你先开启以后才能用的先拍照后对焦功能都是耍流氓,实际使用中全是想调焦的时候才发现当初忘了开。只有HTC M8那种永远开启的还有一些让人亡羊补牢的意义存在。
在手机系统层面做聚合阅读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HTC的Blinkfeed,非常巧的是,Touchwiz也做了类似的功能,叫“我的资讯”。只不过三星的做法是整合了一个第三方新闻源平台Flipboard,点进去也可以做很强大的内容定制,三星用了捷径,做到了比Blinkfeed还好的体验。
各家都在琢磨大屏单手操作的解决方案,Xplay呼出小窗的方式让我觉得新意十足,巧合的是,三星也做了。S5手指在屏幕边缘快速左右滑动一下,就会调出小屏窗口,绝大部分区域就可以单手覆盖。Xplay呼出后原图像还在,眼花缭乱不舒服,而S5就没这问题,支持所有正常操作,可调节大小、多了音量加减和快捷栏,再一划又恢复了,成功率极高。我相信这个功能一定是您在S5上最常使用的功能,好用到了让人忘了Vivo正在哭泣。
LG有一个贴心功能来电提示窗,让你在玩游戏、写短信的时候即使突然来电不至于被全屏打断,可以迅速结束手上事情后再接听。巧的不能再巧的是,三星也做了这个功能。更为贴心的是,三星进一步发展,来电的时候还给你提示最近联系过的内容,比如是一个陌生电话,一看下午电话过,噢可能是客户,一个熟人来电,看看最近短信,噢,可能来借钱的。这对广大贵人们来说非常有帮助,嗯,贵人多忘事嘛。好吧,我还能怎么评价?三星真是太贴心了。
苹果在2010年Nano 6上开始提供健康管理,通过内置传感器监测用户运动状况,从iPhone 5s多了一块M7协处理器来看,很可能这个功能也要整合到手机上。很巧,三星已经全面实现了,推出类似的手表与腕带,与Galaxy手机结合,树起健康生活倡导者的大旗打动人心。
我要补充一下这功能非凡的意义,现在低头族太多,捧着手机沙发里一窝能窝半天,长此以往人类就像瓦力里演的身体全毁了,好多组织到处呼吁、做公益也不见效果。要我说这事儿想解也简单:青少年都听周杰伦不听八荣八耻了怎么办?让周董唱一首八荣八耻的歌就行了。要想重度手机依赖证的人参与户外锻炼怎么办?做个好用的健康App就行了。
健康功能的实现需要两个层面——硬件传感器把用户运动数据收集上来;软件算法再对数据进行分析。硬件数据我建议还是用手环更准确一下,因为它的原理是靠内置的三轴加速传感器,得到震动频率、幅度以及状态,画出类似这样枯燥无聊的曲线,然后软件再分析哪些是你在走路、哪些你在睡觉。手环佩戴在手腕动作有规律可寻,软件判断就准。而手机呢?在我们几十次的测量中,S5拿手上很准,正负2、3步,放兜里也很准,正负3、4步,但如果你姿势一切换,软件就蒙圈了。也正因为现在算法不足够智能,S5能识别你的运动状态还不多,走路、跑步、骑自行车寥寥几项,还得手动选,它们内部区别就是算法上更看重三轴加速的震动数据,还是更依赖纯算位移的GPS。
S5机身上还创新性的加入了心率的检测,使用红光、红外光照射你的手指,检测因脉搏跳动引起的手面表面压力变化而获得心率数据。经过我们和医院专业的心率监护仪反复对比,准确度还是很高的,但它要求用户4秒内静止才能测量,这就有很大问题——我们要再次跳出技术细节想想我们为什么要测心率?在做有氧运动的时候,我们把心率提高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内,这样就能起到锻炼心脏、最大限度地燃烧脂肪、塑型减脂的效果。而这个数据最好是运动中实时监测。所以还是那个结论:功能很好,但还是建议用穿戴,实时的数据更具参考意义。
数据取上来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软件怎么利用这些数据。你可以设定一些运动目标,或者是根据你运动情况算出来消耗卡路里的目标,完成了以后可以拿一些荣誉呀、勋章呀以资鼓励,三星的规则设置简单,主要呢还是靠用户自觉。这要是马化腾、史玉柱来做,肯定给你加上分享朋友圈得瑟呀、做个运动排行PK赢宠物呀、想结交爱游泳的美女得充个黄钻蓝钻呀……之类的。
我对三星健康功能的看法是:手机就不提了,但如果能配合手表手环,三星的硬件运动数据采集已经十分准确先进,但在应用层面还非常欠缺,自制力差的也就三天新鲜,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三星没有对我们应该怎么设定科学运动计划给出建议,而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
小结,相信大家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总觉得三星S5身上隐约有着其他很多手机的影子,有的功能照猫画虎,而有的功能青出于蓝,这样做的结果是方便了用户,因为很多消费者有选择障碍,喜欢这台手机特长,又放不下另一台手机的优点,那好呀,三星S5做得十分全面贴心,是您居家旅行、工作学习的必备良机。大家有没有感觉出我说这句话时的不屑呢?
▌创新:
三星在模仿的同时,也在坚持一些自己认为对的东西。但我更愿意把三星的创新称为“保守性创新”。
比如S4时出现的体感操作和眼球识别,在S5上同样得到了继承。三星应该也知道了几乎一边倒的差评口碑,S5上这些功能隐藏得很深也并未宣传。
S5借助高通的硬件,创新了一个“双网加速”的功能,我们知道4G速度超快不逊于WIFI,有时候下载一些大文件的时候,你可以用4G和WIFI同时下载,以前下载一个80M的APP要2分07秒,开启后只需要1分02秒。当然流量钱花的和下载速度一样唰唰的快,所以这个功能也是摆设。
拍照里可以玩个虚拟旅程,按照箭头走,得到的其实就是几张照片组成的幻灯片,完全不知道和录一段像有什么差别,这个功能不明所以。
三星好像在广撒网,什么功能有用没用的先全给用户整上,不喜欢再撤。那这其中,肯定还是有一些切中了用户需求:比如:
TouchWiz难看归难看,但是快捷条我认为是非常实用的一个小功能点,设置里面打开屏幕上就多了一个浮动窗口,展开可以自定义几个常用程序,你底栏几个如果还不够的话,在加上快捷的这几个,你85%的情况就不用考虑“哎,这个程序图标放哪儿了”
保密模式,打开以后,你可以将一些照片、视频、文档、短信拖进去,将来再访问的时候就需要密码。你可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吧:女朋友很随意的说一句“我手机没电了,借我手机打个电话”面对这种突发事件,故做镇定的你是没时间想脱身借口的。所以呢,准备工作要在平时。
USB 3.0接口也很有用,不要一看这个大接口就怕了,它和2.0数据线是兼容的。但如果你用3.0数据线,速度优势非常明显,尤其是拷贝大量琐碎文件的时候,1.6个G的游戏数据包或者大量照片和音乐,USB3.0比2.0仅用了一半左右的时间。
前面是开胃菜,下面是硬货来了。
屏幕。众所周知,三星一直坚持使用自家的AMOLED屏幕,我们多次讲过OLED和液晶LCD的区别:液晶是有一块常亮的背光板,然后通过正负极板加电压,控制液晶体的姿态来遮挡光线,黑色就是尽量把光完全挡住,白色就是让光完全透出。而OLED原理很简单,它就是一个一个的小灯管,白色就是全部留灯、黑色就是全部灭灯。
从原理上可以得知:OLED在显示全白的时候功耗和LCD差不多,而在绝大多数显示彩色、灰色时有些灯就暗了,所以要更省电。另外黑色如果LCD液晶体挡光挡不好会有漏光现象,隐隐约约还能看到背光板,而OLED几乎不发光,黑的就极纯粹。并且LED几乎不存在可视角度的问题。这么好的技术,可惜,发光管由于物理特性,不同颜色都有不同的寿命和衰减周期,这就导致三原色的发光程度很难精准平衡,有些色彩就会不准。
比如我们在看单色的时候,S5屏幕饱和度非常高,每个颜色都特别纯粹,显示彩色的时候,S5娇艳欲滴,花更艳、草更翠、糖果似乎都能闻到甜味。浓郁和淡雅两种风格哪个好要看用户的喜好,但是我们这里要批评的是——S5的白色以及灰度的显示。
显微下S5的像素排列,依然是正常红像素、高亮蓝像素搭配两个小号绿像素组成的Pentile排列。全部100%发光的时候,蓝和绿更强一些,蓝加绿等于青,所以S5屏幕上的灰白都是诡异的发青。灰色和白色是我们上网、看书、玩2048最常用到的颜色,这种偏差让眼球非常别扭。较前代S4虽然有所改进,但用过iPhone和其它手机的人还是可以轻易察觉。三星也知道自己黑强白弱,所以UI菜单背景多是纯黑。我很在意白色是否养眼,而且太过浓郁的色彩饱和虽然能抓住用户第一感觉,但长时间看会让眼睛更加疲劳,所以S5的屏幕依然是我很不喜欢的一块屏幕。顺便提一句,S5屏幕已经看不到文字拖影了,非常赞的进步啊!
顺着屏幕部分我要延伸出一个重要话题:超级省电。我们已经知道OLED最大的优势是省电,这也是Galaxy每每配二千多毫安不大的电池,还能在续航上比别人表现更优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在S5终于将这个小优势演变成大招。S5中开启超级省电,会屏蔽两个CPU核心,最高频率限制在1.5G。屏幕强制灰度,最大亮度87nits,刷新率减半至30Hz。所有正在运行程序全部退出,而且只能使用有限的几个:通话、短信、浏览器……在这些极端举措当中,OLED屏无疑是贡献最大的功臣。所以像M8那样虽然也冠以超极省电之名,但S5的才是真超级。
经过我们实测电量还剩10%时,不开启超级省电,待机4小时50分钟,如果不停的打电话发短信能坚持1小时20分钟,而开了超级省电,待机10个小时,不停打电话发短信也能用两个半小时,效果十分明显。
这对用户的使用上会产生极大的方便,我们出门在外用手机没什么规划,往往电池变红了才想起,哇还有重要的电话要等。这时开启超级省电,听歌、玩游戏是别想了,但只打电话发短信查资料的话,完全能坚持到你充电。这种救命的情况只要发生过一、两次,你会觉得花多少钱买S5都值了。
这让我反思一件事:三星的屏幕表现一直不好,从之前偏蓝到现在青绿。但如果三星因为骂声一片就改变用LCD,那么现在手机界的屏幕就会千篇一律,OLED技术就不会一代一代的发展完善(当然现在还是不准),也就不会有今天超级省电这个大招,仰仗OLED的特性,未来还能做弯曲、透明等更让人兴奋功能……有些时候,企业要做什么事只有自己清楚,不能受外界干扰。
扯远了,我们的职责是继续带着大家体验真实。如果S5像去年S4一样用索尼的Exmor堆栈摄像头,那么拍照环节一定会归到上一章“模仿”里,今年江湖恩怨再起,索尼不向三星提供高质量摄像头,三星居然靠自己的实力解决了。
S5最亮的地方就是新的1600万像素主摄像头,并采用了自家的1/2.6英寸、ISOCell传感器,ISOcell从字面上也比较好理解,传统背照式,光子照在传感器上,颜色之间会有微微干扰,三星把每个颜色像素加了个隔离层大大减轻了光串扰,理论上会让色彩更纯,亮部和暗部细节表现更好。还是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具体怎么样我们直接在样张中验证一下。
晴朗白天室外的样张中,S5清澈透亮,片子极为漂亮。放大以后,所有人都会被S5强大的1600万像素所震撼。
iPhone5s/Galaxy S5/Nexus5
iPhone5s/Galaxy S5/Nexus5
比如这张样片,曾经我们认为iPhone 5s 800万的效果已经十分强大了,但是不比不知道,在1600万像素面前输得毫无尊严。有人可能想起了M8的400万像素会是什么样?额,这可是你一定要看的,不要后悔。解析力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色彩,我们所有人印象中的蓝胖子,就应该是S5这样纯粹。这种通透的色彩,我印象应该是一个素质很好的镜头才能出的效果。具体在S5中会不会就是ISOCell的功劳?影响因素太多无法深究,我只是想告诉您:S5的色彩太赞了。再来一个难度大的,大悦城LOGO的撇和捺是有色差的,但在强光下很难拍出来,而S5有了那么点意思。
iPhone5s/Galaxy S5/Nexus5
iPhone5s/Galaxy S5/Nexus5
iPhone5s/Galaxy S5/HTC One M8
iPhone5s/Galaxy S5/Nexus5
iPhone5s/Galaxy S5/Nexus5
室内情况依旧,可以看到不仅细节毕见,书的纸张S5白色最正,书脊的金色装饰字,也是S5最为靓丽。
iPhone5s/Galaxy S5/Nexus5
iPhone5s/Galaxy S5/Nexus5
iPhone5s/Galaxy S5/Nexus5
在一般暗光条件下,S5也是完全能胜任的,比如这张跑车,S5整体亮度不错,以焦点处为中心放大看细节,只有S5在保证画面清晰、降低噪点的同时,还能有非常好的色彩表现。这点确实很难有人与之一战了。
iPhone5s/Galaxy S5/Nexus5
iPhone5s/Galaxy S5/Nexus5
极端暗光下,S5虽然色彩还在,噪点也低,但是细节处糊成一片,虽然S5输了这一阵但已无妨总体优势。
iPhone5s/Galaxy S5/Nexus5
iPhone5s/Galaxy S5/Nexus5
三星用自家传感器一下子就达到如此惊人的水准,解析力、色彩和噪点等全方位把iPhone 5s甩在后面。如果硬要吐槽的话,S5拍照界面太为混乱,N多选项全堆在一起让小白用户一看就头大,紧急情况想找哪个如同大海捞针。另外ISOCell毕竟是新技术,也有用户爆出用着用着就弹出警告“摄像头失效”,故障范围和严重程度需要大规模调研才能得出结论,我提醒大家多多留意其他人反馈,因为以三星的舆论控制能力可以打压下一些不同声音,我们不希望再有第二个字库门。
屏幕、续航、拍照三个创新点已经足够支撑起一台旗舰,还有一个隐形优势我也想提及一下:当国外极客拆机分析S5五脏六腑的时候,我很吃惊,电路设计我见多了,但是,自产程度如此之高的我真没见过,电池、摄像头、屏幕、内存、闪存……当然拆这台是美国高通CPU,如果是三星CPU版的,那么电源、通讯、音频等模块也是三星自己的,控制了每个核心环节。如能把策略、产品、研发、供应链、产能、利润……等等这些资源集中一起,意味着三星拥有可以随意控制天时地利妖孽一般的战斗力。三星能有今天,不是光靠的营销。
▌总结:
“哇,我的男神,咦?他用的是什么手机?我也要买一台”。
事实就是这样,三星公司就像是一部精密运转的仪器,严密掌控着用户的消费心态,通过大数据、全功能、撒网试错、敏捷迭代、学习模仿、保守创新等一切科学手段,让自己的产品毫无破绽,处处强悍还贴心易用,不太完美的功能可以当不存在,一点不影响它的伟光正。你用什么评测标准S5也是一部近乎完美的手机。
但就像漫画里所有靠吸收别人能力进化自己的角色都是反面一样,一个能做出S3这样优秀产品的行业巨头,如今谨小慎微、不思进取,S5处处跟随,缺少引领未来的领袖魄力。实用有余,但Galaxy品牌背后的逼格和溢价——再打折扣。你获取了通过模仿别人取得成功销售的既得红利,那么,就得承担由于毫无气质被人唾弃的舆论压力。S5,什么个破塑料。
▌尾巴:勿忘初心
这次尾巴略长,单起一段。做视频到现在,累人加虐心,水军和厂商的明枪暗箭可以轻松应对,普通观众良言一句三冬暧,但恶语伤人六月寒。也有点迷失,想和别人竞争攀比,可冷静下来: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
大学里打工卖电脑,被CBD写字楼的高管看不起,还有,只教了贫困家庭小孩怎么分区和卸软件,人家父母就给我做了一大桌菜的事,对我一生影响很大。一年多来下笔的文案中,我最花心血的就是《摄像世界入门》,我喜欢给普通人讲明白一个道理的成就感,他会因为我而不再受骗。
S5报告中有一段可能让大家觉得别扭——不厌其烦的再次介绍OLED原理,我是故意的。因为我要让所有第一次看报告的初学者也能看懂,像亲手把玩过S5一样感受它的方方面面,也因此在文中一次又一次的把大家从技术细节拉回到体验现实。如果能再进一步,让您了解一些产品背后的气质和理念、树立正确消费观,我就更欣慰了。即日起,微博、微信、视频中的“杀价帮FView”陆续改名为“FView消费观”,时刻提醒我们:做的事和别人不一样,不要拿我们跟谁去对比!
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们视频观众,没有你们,我不可能支撑到现在。但一个老师讲的再好,他的课终究有一天你会厌烦。别忘了我们初次见面时的美好,你总归要毕业,而我,不是极客,如果有机会,我想永远做个一年级的教书匠。
6月25号我们会上线一个重要产品,FView未来全寄托于此。喜欢我们的人请你放心,我们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但也没人比我们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