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2025-1-31 21:47 编辑
本文由notebookcheck(下文简称为NBC)独家授权译者在中国境内编译发布。 译文和原文相比,部分有所加强、部分有所删节;全文6000余字和80张图片表格,预计阅读时间约为50分钟。 NBC依据测试结果和最终评分,授予ThinkPad T14s Gen6 商务办公笔电类2024年度最高评价奖(notebookcheck TOP RATED AWARD)
Strix加持ThinkPad一年前,联想高端商务办公笔电ThinkPad T14s Gen 5,没有采用AMD处理器; 一年后,在新一代的T14s Gen 6之上,AMD携带着Ryzen AI 7 Pro 360强势回归。 采用Ryzen AI 7 Pro 360的T14s Gen 6 AMD锐龙版,在性能和功耗之间实现了良好的平衡,从而在这两方面,都全面优于上代ThinkPad T14s Gen 5(仅有Intel版)。
NBC最终评价:Strix Point很均衡【译者注】 如果将AMD的“Hawk Point”翻译为“隼点”,“Strix Point” 可以翻译为 “鸮点”。
现在,无论是Intel,或是AMD,还是高通,在联想的ThinkPad产品线中,都有相应型号给人自由选择,新一代的ThinkPad T14s就是如此,三个平台都有。 NBC目前尚未对Lunar Lake 或Arrow Lake版本进行评测,但已经可以明确指出: ThinkPad T14s Gen 6 AMD版,远远优于上代采用Meteor Lake的ThinkPad T14s Gen 5。对于T14s这样轻薄等级的机型来说,采用全新AMD处理器不仅提供了稳定的高性能,同时温度和噪音也控制得很好。 此外,ThinkPad T14s Gen 6 AMD版(下文将简称为“T14sG6A”)的电池续航成绩也不错----当然,在电池续航方面,当前是高通平台的强项,所以高通骁龙版的电池续航成绩明显更好,不过,高通平台目前存在着难以忽略的兼容性问题。 如果要避免兼容性问题,T14sG6A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在性能和功耗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同时ThinkPad T14s系列所有优点一并保有,如: 舒适的键盘鼠标、丰富的端口和可选的安全功能,以及高质的便携机身。
优点 - 性能比较优秀;
- 电池续航较长;
- 高质轻便机身;
- 舒适键盘鼠标;
- 丰富端口安全;
- 屏幕功耗省电。
缺点 - 风扇转动几乎不停;
- 内存焊接不可升级;
- 键盘更换非常艰难;
- 硬件选项当前稀少。
市场和竞品在NBC评测完成之时,T14sG6A在官方网站的起步价为1505美元(约合人民币10905元,未含税); 在美国亚马逊,T14sG6的高通骁龙版21N10000US,配置为Snapdragon(骁龙) X Elite、14" WUXGA IPS、32GB内存、1TB SSD,价格为1448.37美元(约合人民币10500元,未含税)。 【译者注】 在中国境内,T14s Gen 6的官方名称是“T14s AI 2024”,在官方网站目前有如下三款配置在销售,其中: 高通骁龙版内置5G,价格为人民币12999元(已含税); 高通骁龙版无内置5G,为人民币11999元(已含税); AMD锐龙版无内置5G,价格为人民币9999元(已含税):
T14sG6A和NBC选定的定位类似竞品的评分、配置、价格、重量、厚度和屏幕尺寸分辨率的比较,如下图表所示:
2024年,非同寻常,尤其是在资讯科技界。 PC世界的所有大牌CPU厂家都发布了重磅产品----高通是Snapdragon(骁龙)X Elite、intel是Lunar Lake(月湖),AMD是Strix Point(鸮点)。 AMD最新Strix Point系列,于2024年夏季首次在消费笔电上推出,现在终于有首批商用笔电开始采用了,还有什么能比ThinkPad这样标志性的商务笔电也采用它的更好的消息呢? NBC之前测试了ThinkPad T14s Gen 6的高通骁龙版,这一次是面向上班族的主力机型,采用了AMD锐龙 AI 7 Pro 360----这也是NBC之前没有测试过的CPU型号。 所以,在这次测试中NBC非常好奇:AMD锐龙版与高通骁龙版相比,哪一个会更好? NBC此次测试的T14s G6A的详细配置和参数,如下图表所示:
机体设计:黑色涂装碳钎镁材顾名思义,ThinkPad T14s Gen 6的AMD锐龙版和高通骁龙版的机身设计是一样的,甚至和上代ThinkPad T14s Gen 5 Intel版也非常相似。 而NBC对T14s Gen 6高通骁龙版和T14s Gen 5 Intel版都有发表过评测文章,对两者的机身设计和端口连接都有过详细介绍,所以本文中NBC在这两方面不会详细描述。
简而言之, T14sG6A的机身材质,依然是大家早已熟知的ThinkPad惯用的碳纤维和镁合金,重量轻盈且品质上乘。
铰链也是同样的ThinkPad惯用设计,屏幕上盖可以打开实现180度展开:
但不支持单手展开。
整机外表采用黑色的设计,再加上铰链和品牌标识现在也是黑色的,看起来更加低调.
唯一缺点就是:机体外表不耐脏,如果需要保持外观整洁,必须经常擦拭。
端口连接:AMD加雷电4在端口和连接性方面,T14sG6A满足一般用户对超薄商务笔电通常的期望。 需要指出的是:和之前AMD平台笔电的USB-C端口只支持USB4不同,现在T14sG6A支持雷电4.
T14sG6A机身左侧端口,从左至右依次如下: - 两个雷电4端口:支持USB4、DP输出和PD输入;
- HDMI端口;
- 3.5毫米音频输出输入复合插孔。
T14sG6A机身右侧端口,从左至右依次如下: - SC(智能卡)读卡器插槽;
- 两个USB-A端口;
- 安全锁孔。
在模块化可升级性方面也稍有进步,和T14s Gen 6高通版只有一个M.2 2242 SSD插槽不同,它是一个M.2 2280 SSD插槽,这使得用户对SSD的升级要相对自由。 网络通讯 NBC对其无线网卡的实测传输速率如下(包含6GHz的Wi-Fi 6E):
摄像头 摄像头的色准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Delta-E均值为18.09、最小值为2.53、最大值为29.68。
摄像头清晰度测试结果如下:
拆装维护 ThinkPad T14s Gen 6 AMD锐龙版的内部结构
ThinkPad T14s Gen 6 高通骁龙版的内部结构
输入设备键盘和触摸板,与NBC之前评测的ThinkPad T14s Gen 6 高通骁龙版完全相同。 在此两处,ThinkPad做到了真正商务笔电的良好用户体验: 带有两级背光的键盘提供了出色的打字体验,按键行程为1.5毫米,布局良好,还有着大小适中的方向键和分组摆放的功能键。
触摸板具有光滑的表面和良好的按压反馈声,由于指点杆(TrackPoint)的物理按键占据了触摸板上方的面积,使得触摸板的面积略小。
不过,指点杆是取代触摸板的绝佳选择,因为它可以轻松而精确操作鼠标,并轻松支持中键滚动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让NBC感到惊讶的是,此台T14sG6A的触摸板并不是玻璃材质面板,而之前联想曾表示T14s Gen 6 AMD 将采用玻璃触摸板,似乎在最终设计定型中,选择了成本较低的Mylar(聚酯薄膜)材质,这很遗憾。
屏幕:低功耗雾面屏目前,T14sG6A可选的屏幕非常有限,(NBC预计将来会得到加强,因为目前ThinkPad的大多数机型都可选OLED屏幕。)截至本文完成之时,T14sG6A可选屏幕只有如下两种: - WUXGA (1,920 x 1,200),400尼特,45% NTSC,雾面,触摸屏;
- WUXGA (1,920 x 1,200),400尼特,100% sRGB,雾面,低功耗。
NBC此次测试的机型配备的是第二种,实测屏幕平均亮度为420尼特(cd/m²),虽高于官方标称,但略低于T14s Gen 6高通骁龙版。 与往常一样,联想采用的屏幕有多家厂商供货,就算用户明确下单订购低功耗的屏幕,在最终收货开机之前,也是无法知道屏幕是来自那家厂商的。 屏幕子像素微距拍摄,如下图所示:
屏幕背光的漏光测试图像如下(为了增强显示提升了曝光):
需要注意的是,这款IPS LCD屏幕刷新率不高,只有60赫兹,但这对于商务办公作业来说问题不大。 屏幕的色准在开箱即用时已经相当不错,NBC使用X-Rite i1 Pro 3进行校准没有明显提升,但还是有一些改进:色准Delta E 从1.2降低到了0.7----这使得色准等级从良好提升到了优秀。 官方标称100%覆盖sRGB 色域,实测为99.8%,几乎完全实现,可用于基本的图像色彩编辑工作。 实测其色域sRGB覆盖率为99.8%、DCI P3覆盖率为69.6%、AdobeRGB色域覆盖率为71.4%。
此屏幕的亮度、亮度分布和对比度以及灰度等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屏幕实测结果和竞品比较,如下图所示:
响应时间 黑到白:上升12.3毫秒+下降14.6毫秒,合计26.9毫秒,比所有测试设备的平均值(20.9毫秒)要长(要差)。
50%灰到80%灰:上升15.8毫秒+下降17.8毫秒,合计33.6毫秒,稍长于所有测试设备的平均值(32.8毫秒)。
屏幕闪烁 实测此屏幕不存在PWM闪烁现象,在所有亮度下都是如此。
特殊场景 在室外使用时,屏幕的高亮度足以使屏幕内容可见,同时由于是雾面屏,也不存在镜面反射的问题。
IPS屏幕的广视角效果,实拍图如下:
性能:Ryzen AI 7 性能稳定
硬件一览 目前,T14sG6A采用的CPU只有AMD Ryzen AI 7 Pro 360这一款,所以其GPU也只有集成的AMD Radeon 880M这一款。 内存方面,可选32GB或 64 GB,都是焊接封装在主板上的LPDDR5x-7500内存。 存储方面,只有一个M.2 2280 PCIe NVMe 4.0 SSD ,容量为1TB。 CPU-Z检测信息如下:
GPU-Z检测信息如下:
HWiNFO检测信息如下:
测试设置 联想依据不同的CPU 功耗设定提供了三种电源模式,这些模式都可以通过 Windows 设置来选用。 - 最长续航模式:CPU PL1为11瓦,PL2为14瓦;
- 平衡模式:CPU PL1为15瓦,PL2为26瓦;
- 最佳性能模式:CPU PL1为25瓦,PL2为32瓦。
与往常一样,NBC在最佳性能模式下测试笔电性能。
CPU性能 AMD Ryzen AI 7 Pro 360是AMD最新一代Zen 5 移动版CPU,代号“Strix Point”(猎点),是Zen 5和Zen 5c内核的混合体。 它具有8个计算内核,与Ryzen AI 9 365相比的话,少了两个CPU内核。 它支持超线程技术从而有16个线程,时钟频率范围为2GHz到5GHz。 这是NBC第一次对Ryzen AI 7 Pro 360进行测试, 此台T14sG6A,使用Cinebench基准测试得到的相关成绩如下: - Cinebench R10 Rendering Multiple CPUs 32Bit 44438
- Cinebench R10 Rendering Multiple CPUs 64Bit 76704 Points
- Cinebench R10 Rendering Single CPUs 64Bit 15443 Points
- Cinebench R10 Rendering Single 32Bit 8410
- Cinebench R11.5 CPU Single 64Bit 3.5 Points
- Cinebench R11.5 CPU Multi 64Bit 25.48 Points
- Cinebench R11.5 CPU Single 32Bit 3.11 Points
- Cinebench R11.5 CPU Multi 32Bit 22.21 Points
- Cinebench R15 CPU Multi 64Bit 2023 Points
- Cinebench R15 CPU Single 64Bit 271 Points
- Cinebench R15 Ref. Match 64Bit 97.9 %
- Cinebench R15 OpenGL 64Bit 143.3 fps
- Cinebench R20 CPU (Single Core) 766 Points
- Cinebench R20 CPU (Multi Core) 5398 Points
- Cinebench R23 Multi Core 13794 Points
- Cinebench R23 Single Core 1958 Points
- Cinebench 2024 CPU Single Core 108.5 Points
- Cinebench 2024 CPU Multi Core 708 Points
其性能表现正如NBC预期: 在Cinebench 2024基准测试中,其单核成绩和多核成绩,都轻松击败了上代ThinkPad T14s Gen 5 intel版采用的Meteor Lake U CPU; 和高通版本的 ThinkPad T14s Gen 6 相比几乎不相上下; 和intel Lunar Lake CPU相比,单核性能上有所不如,但多核性能领先; 至于和Apple M4 和 AMD Ryzen AI 9 365相比,这两者的成绩确实都占据了全面上风,但Ryzen AI 7的成绩排名也紧随其后。 Cinebench 2024多核性能对比,如下图所示:
Cinebench 2024单核性能对比,如下图所示:
CPU性能评级(Performance Rating)对比,如下图所示:
【译者注】 以上的CPU性能评级仅指Cinebench 2024的成绩,同时有Apple M4 和 AMD Ryzen AI 9 365的数据。 而下面的CPU性能评级,不包含Cinebench 2024的成绩,也没有Apple M4 和 AMD Ryzen AI 9 365的数据。
CPU性能评级(Performance Rating)对比,如下图所示:
Cinebench R23 多核性能对比,如下图所示:
Cinebench R23 单核性能对比,如下图所示:
Geekbench 6.3多核性能对比,如下图所示:
Geekbench 6.3单核性能对比,如下图所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T14sG6A与T14s Gen 6高通骁龙版相比,还有一个不错的优势,T14sG6A的CPU即使在长时间持续负载下也能保持较为稳定的性能,而高通骁龙版的CPU 必定会发生降频节能现象。 Cinebench R15多核性能循环测试的得分曲线变化图,如下图所示:
在仅使用电池运行时,T14SG6A的CPU的性能会下降约30%。
系统性能 在日常使用中,T14sG6A领先的势头依然高昂----在针对系统性能的基准测试中,它有多项成绩在和竞品的对比中都高居榜首。 PCMark 10 Standard基准测试分数,和竞品对比,如下图所示:
PCMark 10 Essentials子分数,和竞品对比,如下图所示:
PCMark 10生产力(Productivity)子分数,和竞品对比,如下图所示:
PCMark 10数字内容创建(Digital Content Creation)子分数,和竞品对比,如下图所示:
CrossMark整体(Overall)得分,和竞品对比,如下图所示:
CrossMark生产力(Productivity)得分,和竞品对比,如下图所示:
CrossMark创造力(Creativity)得分,和竞品对比,如下图所示:
CrossMark反应能力(Responsiveness)得分,和竞品对比,如下图所示:
内存性能 AIDA64内存性能基准测试成绩,和竞品的对比,如下图所示:
DPC延迟 DPC 延迟问题可能会对音频和视频的使用产生负面影响。 T14sG6A在DPC延迟测试中没有大问题,尽管在YouTube 4K视频播放测试中确实掉了几帧。 LatencyMon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LatencyMon检测驱动程序中断,如下图所示:
YouTube 4K视频播放测试,如下图所示:
DPC 延迟测试成绩,和竞品对比,如下图所示:
存储设备 此台T14sG6A采用的铠侠出品的XG6 SSD容量为1TB,是一款性能不错的NVMe PCIe 4.0 SSD。 在存储性能基准测试中,成绩位居榜首:
并且在持续负载下性能也不会下降。
GPU性能 AMD Radeon 880M,是AMD Ryzen AI一代中性能第二好的iGPU,仅次于AMD Radeon 890M。 图形性能在基准测试中表现很好,但明显低于intel Lunar Lake CPU集成的Intel Xe2 GPU。 3DMark基准测试相关成绩如下: - 3DMark 11 Performance 12015 points
- 3DMark Fire Strike Score 6982 points
- 3DMark Time Spy Score 2575 points
3DMark综合性能和竞品比较,如下如图所示:
3DMark相关项目测试得分和竞品比较,如下图所示:
Blender v3.3相关项目测试得分和竞品比较,如下图所示:
游戏性能也是如此,可以用它玩游戏,但可能需要降低画面品质和分辨率,才能获得相对流畅的帧速。 游戏综合性能和竞品比较,如下图所示:
赛博朋克2077、侠盗猎车手5、刀塔2和博德之门3以及最终幻想XV的实测帧速,和竞品对比,如下图所示:
在运行《赛博朋克2077》1080p Ultra画质的测试中,在前期帧速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最终整个过程中帧速峰值为19.7,谷值为14.6,均值为17.9:
实测多款游戏在不同设置下的帧速,如下图表所示:
排放:中等负载保持安静
系统噪音 此台T14sG6A散热系统的风扇策略有点奇怪: 当设置为最低功耗模式且处于闲置状态时,风扇能保持静音; 而当设置为平衡模式或性能模式、且处于闲置状态时,散热风扇会一直转动,还好的是几乎没有噪音,在性能模式下仅为27.6分贝[dB(a)。 在不同状态下,此台T14sG6A的系统噪音数值,如下图所示:
虽然不能理想化地使散热风扇不转,但在中等负载之时,噪音根本不会增高; 在平衡模式下中等负载之时,散热造影保持在26.5分贝; 在性能模式下最大负载时才会显著增加,此时,散热风扇噪音达到约42分贝。 所以,如果想避免风扇噪音,就不要设置为性能模式。 NBC没有检测到此台T14sG6A有任何线圈啸叫声。 系统噪音和竞品的比较,如下图表所示:
机体温度 在 CPU+GPU双压力测试下,CPU功耗被限制为22瓦。NBC没有检测到有任何异常限制。
总体而言,T14sG6A不是一款工作时机体温度高的设备。 存在的少数高温区域,集中在机体上部中心区域,最高温度位于底部,达到48.7摄氏度,而掌托区域则非常凉爽。 在空载、运行《赛博朋克2077》和满载之时,845 G11的CD两面9区温度、室温和电源外表温度,如下图所示:
在不同状态下的机身温度,和竞品比较,如下图表所示:
扬声效果 T14sG6的扬声器是超向上发射的,非常适合商务笔电。
但在扬声器本质上有所欠,音频播放效果不如Dell Latitude 7450 的扬声器。 其最高音量为79分贝。 扬声器音频播放粉红噪声测试,频谱分析如下图所示:
电源管理:电池续航不如高通
整机功耗 ThinkPad T14s Gen 6高通骁龙版、AMD锐龙版和T14s Gen 5 intel版,在空闲状态时各自的整机功耗都差不多; 但AMD锐龙版在最低功耗设置下、空闲状态时的功耗,是三者中最高的。 (最低功耗设置是指:将无线和蓝牙关闭、屏幕亮度设置为最低、电源模式设置为“最长续航”。) T14s两代三平台整机功耗测试对比,如下图所示:
另一方面,它在最高功耗设置下、空闲状态时的表现更好。 (最高功耗设置是指:无线和蓝牙开启、屏幕亮度设置为高、电源设置为“最佳性能”。) T14s两代三平台,在关闭自身屏幕只使用外接显示器之时,整机功耗测试对比,如下图所示:
官方标配电源的输出功率为65瓦。 如上文整机功耗图片展示,T14sG6A的整机功耗峰值可达66.4瓦,略高于电源输出功率,由于功耗峰值的维持时间很短,所以这没有什么问题。 T14sG6A不同状态的整机功耗,如下图所示:
不同状态下的T14sG6A整机功耗,和竞品比较,如下图表所示:
电池续航 NBC之前测试的 ThinkPad T14s Gen 6 高通骁龙版和ThinkPad T14s Gen 5 Intel版,加上今次测试的ThinkPad T14s Gen 6 AMD锐龙版,三者的电池容量都为58瓦时,三者的屏幕面板也一样,都是1920 x 1200分辨率的低功耗面板。 T14sG6A的实测电池续航成绩如下: - NBC无线上网电池续航基准测试-使用Edge 131-屏幕最高亮度:11时4分;
- NBC无线上网电池续航基准测试-使用Edge 131-屏幕亮度150尼特:14时7分;
- NBC满载电池续航基准测试-屏幕最高亮度:1时27分。
当以上T14sG6A的电池续航成绩加入之后,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对比----结论很明确: 虽然T14sG6AMD在NBC的(屏幕亮度设置为150尼特)无线上网电池续航基准测中,轻松击败了ThinkPad T14s Gen 5 Intel版,但和高通骁龙版相比,差距还非常大。 【译者注】 更有趣的事NBC却没提----在满载测试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T14s Gen 5 intel版的电池续航成绩最好,有117分钟,T14s Gen 6高通骁龙版紧随其后为111分钟,T14s Gen 6 AMD锐龙版的成绩落后很多,只有87分钟。
电池续航时间和竞品比较,如下图所示:
T14sG6A开机充电,从0%电量到充满,用时118分钟,充电时间曲线如下图所示:
NBC评级和评分ThinkPad T14s Gen 6 AMD锐龙版,能为商务办公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体验,具有良好的性能和效能,其正真的缺点并不多,其中之一,就是在撰写本文之时,官方提供的可选硬件有限。
综上评测,NBC给予ThinkPad T14s Gen 6 AMD锐龙版的最终评级为: 88%,Very Good(非常好)。
评分详情如下图所示:
编译后记:独家授权盗版必究原文发表: 2024年12月2日
原文标题: Lenovo ThinkPad T14s Gen 6 laptop review: The AMD version returns with the Ryzen AI 7 Pro 360 (直译:联想 ThinkPad T14s Gen 6 笔记本电脑评测:AMD版携锐龙AI 7 Pro 360回归)
原文链接: https://www.notebookcheck.net/Lenovo-ThinkPad-T14s-Gen-6-laptop-review-The-AMD-version-returns-with-the-Ryzen-AI-7-Pro-360.923414.0.html ml
原文作者: 本杰明·赫齐格(Benjamin Herzig),NBC德国总编,自2016年以来在NBC上发表了 1256 篇文章 作者自我介绍:
NBC评测的透明原则 - 评测的项目选择,由NBC的编辑团队决定;
- 测试样品由制造商或零售商借给评测文章的作者,供NBC进行评测;
- 借出方对本次评测没有任何影响,制造商在文章发布之前也不会收到本次评测的副本;
- NBC没有义务发布本次评测;
- NBC从不接受任何报酬或付款作为评测的回报;
- 作为一家独立媒体公司,NBC不受制造商、零售商或出版商的管辖。
NBC测试标准和方式 - 每年,NBC都会使用标准化程序独立评测数百台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以确保所有结果都具有可比性;
- NBC持续开发测试方法已有大约 20 年,并在此过程中制定了行业标准;
- 在NBC的测试实验室中,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编辑使用高质量的测量设备;
- 这些测试涉及多阶段验证过程;
- NBC复杂的评级系统基于数百个有根据的测量和基准,从而保持客观性;
- 有关NBC测试方法的更多信息,请前往NBC官方网站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