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257759|回复: 903

[一般] 【原创】我用笔记本这十年(增补版2007.11)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9万

回帖

1054

积分

1万

资产值

管理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注册时间
2001-11-20
金牌荣誉勋章(注册20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年全勤勋章2022年全勤勋章2023年全勤勋章2024
发表于 2003-12-25 23:34:04| 字数 16,559| - 中国–广东–深圳–福田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于2003年12月发表,文章名“我用笔记本这十年”,又经过近三年时间,现将这三年间一些往事纪录一下,并对原文作了一定的修改,增补成“我用笔记本这十年(增补版)”。
原文连接:
http://www.ibmnb.com/news/show.php?id=77

我用笔记本这十年

  不知不觉中,从1993年开始使用笔记本至今已经整整十年过去了。这十年间,我从一个在校学生,经历了八年工作,现成已经成为一家公司的骨干成员,中国IT行业也从起步发展的阶段发展到现时令世界瞩目的规模。回想这十年间使用笔记本的经历,我经历了兼容品牌及多个国外品牌,直到近年来基本稳定地使用 IBM的ThinkPad,细想起来,有不少值得纪念和回忆的东西,尽管最近工作繁忙,还是抽出时间来提笔写下以下的文字,与各位同好共享、共勉。

  1993年春天,当时还是一个在北京读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我,在一个高中同学的学校(北方交通大学)机房见识了多台286机型,尽管在高中的时候学校有过COMS(与AppleII相近的机型)机上BASI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但由于环境等多个因素的不同,我当时被电脑是缤纷多彩的界面强力地吸引住了,特别是那些可以管理数据库的dBase程序、可以输入中文的WordStar等程序,当看着一行行的中文从机机叫的16点阵针式打印机输出的时候,那感觉简直是酷B了(那时候还没流行这个词而矣)。回到学校第二个周末,我就拉着那个同学去机房“上机”,后来又跑到北京邮电学院(现在的北京邮电大学)上机,在那以后的几个月,我以几何级的速度熟悉了DOS基本操作、拼音输入、FoxBase(当时比dBase高级一些,但比后来的FoxPro差多了)等软件的操作,那本我只花了十多天完成学习的清华大学的foxbase教程至今仍然存放在我的书架上。这其中自然少不了TT和DOT这些练习键盘的软件,也正是经过这样的过程,我掌握了盲打的输入,这个对于后来学习五笔输入有很大的好处,只不过在这过程中我犯了许多人相同的毛病,那就是只用右拇指来打空格键,这个毛病影响至今。

  暑假之后的秋天,回校之后,在北邮机房熬过十几天的晚上和周末,我终于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当时顶级的中文输入法--五笔输入。当时北邮机房里基本是 286,只有少量高档的386,那些机器是轮不到我们这些外校生用的,那些机器上面装的DOS5.0我们更是连过把瘾都不行。没办法,我和班上几个有相同爱好的同学只有到中关村扫荡了,那时候中关村规模比现在小得多,希望、科海是比较大的,那些公司才比较开放地把机器展示出来,我们就带着几张5英寸软盘 (3.5英寸软盘还是买不起),一边放人望风,一边就从展示机上面sys哟,xcopy哟拷系统回去(pkzip、rar那些还是94年之后才学到的事了)。那时候,DOS5.0的突破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它真正地突破了它老板只要640K内存说法的限制,可以使用扩展内存了,要不然你的电脑永远只有640K内存用 (3.31也开始支持扩展内存,不过很快就被5.0盖掉了)。1993年晚些时候DOS6.0也发布了,具有重大进步的是DOSShell和 DblSpace硬盘压缩,对于当时可怜巴巴的硬盘空间而言,这个硬盘压缩技术得到了很多用户的赞许,即使当时是386/25这样的机器照用不误,这个技术甚至在现在那些骗子笔记本仍然得到采用(把1G的硬盘变成20G的把戏),嘿嘿,十年有效的技术,DOS够NB了吧。

  那时候,对知识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感慨不矣,无论是用286还是386,无论是640K内存还是4M内存,甚至是在软盘上运行程序,都绝对不会有今天这样有觉得速度慢的感觉,总觉得每一个软件、命令的操作和掌握都象一顿饭似的满足自己,心里的高兴劲儿简直无法形容,也许当时电脑都差不多这个速度,条件限制,大家都没有快、慢比较的想法。为了抢位置,经常是下午一下课就骑单车跑去北邮排队,有时候甚至排上半个小时才能轮到自己到机房,一直到晚上快10点机房要关门了才舍得回校,我记得很清楚的就是那时候回校路上到饭馆吃2.5元的刀削面。

  在那年的初冬,我父亲刚好出差到东北路过北京。我家几代都生活在农村,父亲是一个工人,但是他对知识的尊重、对后代追求知识的支持却远远超过当时绝大多数农村人(这种心态和力量将伴随我一生,并且带给我一生的幸福),当他知道我对电脑孜孜以求地学习的情况时,他主动提出给我购置一台电脑以方便学习。由于当时学校住宿条件的制约,加上学校放假的时候方便携带可以回家学习,我们决定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这也可以用我与笔记本的缘份来形容吧。那时候我主要是看“计算机世界”报和“中国计算机报”,对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就马上把最近几期的报纸翻了出来,可是那时候的笔记本都是天价,特别是彩色屏幕的机器都要两万元以上,国外名牌的机型要三五万算是平常,IBM、COMPAQ这些一流厂商更是连看都不敢看。经过对比,我们基本上选定了低端的笔记本机型,基本配置为386sx,最后我们在海淀黄庄 (希望斜对面)一家叫高立的公司购买了一台LASER(雷射,一家香港电子厂商,设厂在东莞)的笔记本,配置是386sx/33,2MB内存,80MB硬盘,10.4英寸单色显示屏(外接显示器可达256色,印象中是256K显存)。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购买这样配置的笔记本实乃明智之举,一是经济能力所限,虽然当时家里情况还好,但是我下面还有一弟一妹在读书;二是对于学习用途(其实当时很多高配置电脑也是编程、打字而矣)而言,这样的配置足够了,正如现在一台PIII笔记本对于学习也是足够的;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校住宿条件限制,每个人的空间都不多,我那些时间用笔记本的时候都是在自己的床上用的。这台笔记本一直陪伴我读完大学,期间我只在1995年的时候加过一条4MB的内存(当时花了两千多元,现在这个价格都不止买两条1GB的内存了)。

  这台笔记本呈银灰色,但是那个银灰色可和现在的那种时尚银灰色无法相比,现在看来那种银灰色是很土的,机器内置电池和软驱,屏幕有一个滑动按钮调节亮度。尽管这属于一台兼容品牌笔记本,但是它随机却带着一套原装正版的DOS6.0,这套DOS6.0由三张软盘和一本英文版的用户手册组成,我扎实的DOS基础正是在此上面构建和巩固而成,至今仍然在受益。电池是Ni-Ca电池,也没讲究什么完全充、放电,更谈不上什么查看功率和充电次数,拿回来就接上电源用了,那个电源硕大无比,比现在T系列的两个电源还要大,夏天的时候更是热的差不多可以烧开水,好在当时是386sx的CPU,系统的发热并不严重。我们宿舍住了八个人,我住在上铺,我就在下面垫了一个纸箱来摆笔记本,尽管如此还是无法阻止大量的同学围观,也数不清有多少同学曾经拿了写好的信来给我帮忙打好,然后上机的时候用机房的打印机打出来(我们班是大四的时候才有上机课),寄回家,那种感觉,包括我在内,真是奇妙无比。由于当时学校是定时关灯关电的,晚上11点关电之后就只能用电池供电了,但是Ni-Ca电池电力很有限,一个小时左右就用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就弄了一个小电瓶,把电源直接接到电池接触点上供电,可能是电流或电压不适合的原因,没多久笔记本就出事了,没办法,只有把笔记本拿回到销售商那里保修,那家销售商还是比较负责任的,印象中花了大约一个月时间,帮我换了一台新笔记本回来。

  在DOS时代,系统“优化”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qemm出现之前,只能用DOS6.0自己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调整,或者自己不断尝试来调整,其实就是利用emm386来利用640-1024K之间的部分内存来运行程序(加载驱动,smartdrv也可以部分加载在此高端内存),以最大限度地空余出640K以下的内存来运行程序,否则在加载了中文系统之后就容易出现内存不足的情况,当时就觉得老比的那句“给我640K内存足够了”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机器连内置MODEM都没有的,所有的资料均来源于报刊和书籍,魏公村、海淀图书城、希望、科海是我购买电脑图书的主要地方,然后就是靠自己大量的操作、尝试和摸索,DOS安装了无数次。这台笔记本只有80MB容量(现在的5K80刚好是它的1000倍),因此在上面作硬盘压缩是一件不可缺省的事情,不过到了后来,随着对DOS已经熟练掌握,就开始精简系统了,DOS的文件被我删得只剩下二三十个,其它的大量软件也经历了尝鲜和使用的阶段,只留下了常用的命令和精选的工具,这样对硬盘空间的占用就小多了,硬盘压缩也就自然而然地不怎么使用了。

  到了1994年,Windows平台开始影响起来了,我这台笔记本刚好具备了运行Windows3.0/3.1的硬件条件,于是就开始了 Windows之旅。那时候没有光盘,一切软件都是通过软盘来交换/拷贝的,hdcopy/dupcopy是那时候最流行的工具,尤其是hdcopy,可以自动感应软盘插出/拨出,速度也比DOS自带的diskcopy快得多,我的电脑上至今保留着hdcopy的2.0版本,可惜那个开发作者不懂得卖钱,否则肯定富得流油了;不过那时候也没版权意识,几乎所有软件都是“自由”拷贝的,一些公司就应运而生,他们搜集了巨多的软件,在展览馆有展会的时候大发传单(当然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独到的或新的软件,否则就吸引不了人了),制作成软盘镜像,需要的人可以用软盘去拷贝,一张多少钱,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 1995年我毕业后。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1是我用得最多的系统,虽然是英文版的,但是装上中文之星(CStar)之后,使用相当快捷方便,那时候中文版的Windows3.2备受责备,它是微软的第一个中文Windows,但是性能巨差,速度比英文版慢了N倍,因此外挂中文平台就应运而生了,中文之星和四通利方(大家还记得王志东吧,新浪的风云人物,其实就是当年从中文之星出来,创办了四通利方)是斗得最厉害的两个平台了,不过我还是喜欢中文之星多,它的五笔输入法造词特别方便,而且界面简洁明了,特别适合我用的低档笔记本。中文平台解决了,就是上面的应用了,当Windows用起来之后,我就几乎不再用DOS下面的WPS了(尽管那时候 WPS几乎是公认的标准),转而使用Windows平台上的Word和Excel。94-95年的时候微软刚好推出了Word和Excel的中文版,那时候微软还没有Office的概念,Word和Excel都是分开的,每个都有好几张软盘,与许多人不同,当他们还在留恋DOS下面的WPS/WPS NT的时候,我就几乎全面地使用Windows平台的Word和Excel了。

  这时期有几件事很值得回忆的。一是目睹了电脑爱好者杂志的成长,我是在93还是94年的时候在北京展览馆的一次展会上认识电脑爱好者杂志的,当时电脑报刊特别的少,当看到电脑爱好者创刊发行时,就如饥似渴地抱在手上读了起来,并且一下子订阅了一年,为了补上错过的几期,我到过当时在中关村南五街 (好象是)杂志社购买过,当时的杂志社相当简陋,风行一时并后来发展成为蒲公英软件公司的拳头产品的“轻轻松松背单词”软件的开发者蒋刚,当时就是电脑爱好者的编辑之一,当时也在杂志社找他购买了一套;二是新天地的中文之星,安装了英文版Windows3.11 for workgroups之后,中文平台是个棘手问题,在四通利方出来之前国内就只有新天天的中文之星一个支撑平台,当时购买不起正版软件,也找不到D版的中文之星,刚好了解到新天地发行了中文之星的小型版本(好象有基本功能但只支持一种字体),价格只用几十元,我就跑到了新天地公司直接购买了一套这个版本,当时新天地规模也相当小,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相当于颐宾楼上面的一家很普通公司;三就是kv100,软盘拷贝软件风行之后,病毒传播得非常快,国产杀病毒软件除了GA部的Kill,就是王江民的KV100最出名了,当时这些软件都加密比较厉害,**的版本又经常是很落后的,所以我就找他们购买了一套正版的KV100,那时候江民公司就在人大旁边的一个小楼上。

  这第一台笔记本一直伴随我毕业,从北京带到了深圳。工作后不久,Win95发布了,我是个很赶新鲜的人,8月底就从电脑市场上弄回来了Win95,当时光盘可是30元一张,可这也是能够获得的唯一途径(当时没有互联网用呢)。对于用惯了Windwos3.xx的人来说,Win95改变实在是太多了,我对Win95的学习也进入了如痴如醉的境地,尽管当时才工作刚刚不久。当时Win95最大的感受就是可以一边拷贝软盘一边打游戏,速度几乎不受影响,这可是比Win3.1好多了,可是这台笔记本运行Wind95比较吃力,加上当时我妹妹需要电脑学习打字,于是在那年年底,我趁出差到北京的机会,把电脑换成了当时比较有名的英加(Varidata),尽管还是单色显示器,但是CPU已经提高到486,内存加到了 8MB,硬盘也变成了120MB,跑起Win95来比原来的那台386快了不少,印象中这台笔记本只花了7000多元,为了提高速度,我只安装了英文版的 Win95+中文之星。由于其时工作开始不久,折腾电脑的时时并不是太多,因此这台电脑很多时候都是用来处理一些业务的往来单据;但是我仍然抓紧时间学习和深入foxpro,并且编写了一个简单的公司库存管理程序,这个程序一直用到后来这个项目结束。随着业务的开展,我第一次在这台笔记本上安装了 Fax/Modem,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它来收发传真,当时这块卡花了1200元(我记得清清楚楚)。

  进入1996年,公司的业务开始起步,我在北京的客户也刚好需要购买一台电脑用来打字,当时我的第二台笔记本给工作的便利、效率的提高已为公司领导所留意,所以在那年5月份我提出把那台486留给北京客户打字,我另行升级的时候,公司领导一下子就同意了。由于公司拨款,这次我的目标就一下子盯到了高档机型--当时最顶级的Pentium120。可是那时候一流厂商的价格还是高高在上,没个四五万元是不可能的,加上公司业务才起步,没好意思做得太过分,一一小心公司领导不高兴整个计划泡汤了就惨大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当时就盯上了台湾牌子伦飞,也许是它广告做得比较多的原因吧。这台笔记本内置了 CDROM,11.3寸真彩SVGA屏幕,16MB内存,硬盘多大记不大清楚了,软驱可内置光驱插槽或与打印口外接,机器随机带了繁体版的Win95(现在看来也许当时销售商直接从台湾进货,厂商正式的销售渠道还没开始)。尽管不是一流厂商,但这台笔记本仍然花费了三万六千元,现在想起来真够贵的了,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经销商的高额利润,那时候一台笔记本没个三五千元利润才怪呢,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在这台笔记本上,我无数次地安装过Win95,当时没有ghost,系统安装都得从头开始,也是那时候,我知道了smartdrv的最大用处,那就是安装系统时先加载它安装速度会快很多(包括重启之后进入 gui安装界面前加载),这个经验对于后来我从DOS安装Win2000有很大好处(哪位网友试下不加载Smartdrv在DOS下安装Win2000就有感觉了,这感觉一定很深刻,嘿嘿)。在这台笔记本上,我第一次在电脑上看VCD和听MP3了,那时候MP3才出来,当在电脑市场听到那些卖光碟的人说这张光盘有100多首歌的时候,我和一些朋友都是半信半疑的,抱着大不了被骗的想法弄了一张回去,原来真的这么厉害哟;由于Win95的一些不足,这台笔记本放VCD的时候老是不流畅,后来直到Win97(Windows95补丁版,支持FAT32及加入一些补丁)才解决,那时候已经是1997年的事情了。

  1997年,MMX的CPU发布了,这在当时属于一件相当大的事了,当然从直接作用来说主要就是播放VCD再不会不流畅了。由于品牌的顺延,9 月份的时候,当装备MMX的CPU的机型开始批量上市的时候,我终于还是忍不住进行升级,但是离上次购买笔记本只有一年多时间,所以这次我并不好意思向公司提出升级计划,而是自己把这台笔记本处理给了朋友,自己贴了些钱跑到伦飞经销商处买了这台MMX166的笔记本,12.1寸SVGA屏幕,811MB的硬盘(后来和一客户换了硬盘,成了1.4G了),光驱提升到了10X,而价格则比第一台便宜了很多,大约是两万一千多。这台笔记本仍然主要用于业务,但是下班之余,在上面播放VCD、MP3也没少;这台笔记本内置了Fax/Modem,在这台笔记本上,我第一次踏上了互联网,那是1997年秋天也就是购买了这台笔记本不久,我一个大学同学找我说起上网(当时应该是说入网)的事,我和他跑到深圳科技馆开了个帐号,是深圳万用网,多少钱一分钟忘记了,但是费用是在电话费里面扣的,当时住的地方是公司租的房子,电话费是公家报销的,所以这个方式最合适当时我的情况了。开了帐号回去,按照使用说明上了网,可是只能去少数一些地方,而且只能是数字串串那样的网址,现在想起来肯定是当时DNS没设置的原因(后来怎么弄好可以输入www这样的网址也记不清了,反正后来就可以直接输入www网址访问了),那时候网站很少,上网没什么地方去,就跑到微软网站去下载一些小补丁之类的。反正没多少事情,觉得互联网也没什么意思,就隔了一些时候,到1998年才重新进入互联网,那时候要的事情就多了,Netscapte的浏览器开始出名了,一些网站开始提供软件下载了,当然最大的事情就是在网上可以下载Win98了,下载一次得十几个小时,中国电信简直是赚得爽呆了。这台笔记本一直使用到1998年年底,被我的第一台IBM笔记本代替,但是它并没有离开我,而是留给了下来,至今仍在服役。

  1998年公司的业务进入正轨,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张,我出差的时间也比以前多了很多。在那年8月份的一个周末,我在广州办事的时候逛到了广州太平洋电脑市场(现在的一期),在一楼一家叫爱联的公司的展厅,我看到了当时一款非常小巧的东芝笔记本,Libretto 110,只有1公斤多重,P166MMX、32MB内存,与当时我使用的伦飞笔记本相比,它实在是太轻巧了,就这样,我当天就把机器弄了回去。在以后的几个月,确实给我带来了非常多的便利。然而用了几个月时间之后,我发觉我还是无法合适如此小的屏幕,因为我需要的是一台工作机,它要适应我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出差,这样心结一直影响我至今(所以我也几乎没怎么用过X系列的机型)。那年公司的业务进展迅速,形势一片大好,于是在年底的时候,我向公司领导提出了升级笔记本的需求,这自然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首肯。这一次,我终于把目标瞄准了当时最NB的笔记本品牌--IBM。

  那时候深圳赛格、华强做笔记本的并不多,自己对市场也不怎么熟悉,更加别提什么水货、行货的概念,当时也是绝对不知道还有行货、水货的说法的,现在想起来当时肯定是买水货,因为当时购买的那家公司一直到今年还在做IBM的笔记本,在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上我还认回了当时卖笔记本给我的那个销售员,他现在已经自己开了公司了。反正逛了几天的华强、赛格之后,目标就盯上了当时最高级配置的ThinkPad600(注意,不是600E哦),配置 PII300,32MB内存(加到了64MB),5G的硬盘,内置CDROM,软驱外置或互换,这台机器花了三万三千多元大洋人民币,现在外面的这种配置的机器也就两千出头了,连个零头都找不回来,不过它为我创造的价值却不止这个价格的N倍了。机器买回来之后,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那种兴奋和舒适感,感觉最强烈的就是屏幕大、声音好、键盘爽这三点。它的屏幕实在是太大了,是我使用过的屏幕最大的笔记本,要知道在这之前都是用些10.4,11.3,12.1寸屏幕的机器,分辨率还才是800x600,现在好了,一下子上到了13.3寸1024x768的屏幕,尽管它的屏幕亮度、对比度等指标与现在的比较起来是非常落后的,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用上这样的屏幕,已经是莫大的满足了;600系列的喇叭受到一些人的争议,主要是反映容易被手挡住,影响效果,但是我非常欣赏它那清晰明了的音质,虽然它的声音并不雄厚,但是却非常的清晰,我至今仍然时不时回味着出差的时候在酒店的房间内用那台600一边打电脑一边听 MP3的那种感觉;600系列的键盘是最受ThinkPad用户赞许的设计了,对于我作为第一次使用ThinkPad600的用户也不例外,机器买回来当天我在办公室就进行了一些文件的处理,至今仍然可以清楚地回忆起当时第一次使用到如此舒适的键盘的感觉,尤其是那个Backspace键,删内容的时候感觉特爽,由于设计的键盘底坐扎实,敲击它上面的数字键录入的时候,感觉也非常的爽,总的感觉就是,实在是太棒了。只可惜,这些感觉却是在后来使用了一些其它的笔记本之后才在回忆中体会得更深。

  在这台600上面,我开始安装了NT4的操作系统,除了当时NT平台宣传得非常NB的效率所吸引外,还在于自己学习的目的,以至于后来当 Win2000出来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安装上,NT4是继NT3.51之后比较成熟的平台,但是对笔记本的支持非常有限,甚至连PC卡都不能热插拨,但是它的真的非常的高,体会最深的是打“联想拖拉机”的时候,出牌速度比98时候快了N倍。这台600伴我使用了半年多,后来600E上市之后时(使用PII300-400 PE的CPU,显卡也升级为NeoMagic256av了)我也弄了一台PII366的回去,除了因为CPU的改进升级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在上面看 DVD喽。在那台PII366的600E上,我第一次看到了DVD的效果,棒哦,比VCD清晰多了,尽管它还是2X的DVD(现在DVD+R或DVD-R 正步着当时DVD的后尘发展呢,指速度)。

  然而在1999年下半年,我却在ThinkPad的使用历史上走了段“弯路”--用了多个其它品牌的笔记本,当然,如果没有这样丰富的使用过程,我也许没有今天这样对ThinkPad的使用有如此深的了解。那年夏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赛格看到了成名不久的ACER(宏基)新出笔记本 340系列,这是一台只有1.8公斤笔记本,12.1SVGA屏幕,外置CDROM+软驱,它确实非常的轻,以致我忍不住下手了,用了几个月,始终没有发觉它更多的优点,它的屏幕分辨率只有800x600,太不爽了,处理表格的时候翻数据太不方便,因此在那年第四季度,当PIII的笔记本CPU发布的时候,我就决定重返ThinkPad阵营。那年第四季度,INTEL发布了代号为铜矿(Coppermine)的PIII,除了频率的提升,还将系统总线提升到了100MHz,IBM也同时发布了采用这个CPU的600X,可惜,600X始终没有在中国登陆,我等到那年年底,翻遍了华强、赛格,始终找不到 PIII的600X。最后,我抱了台SONY的XG9回去,这是一台配置PIII500,128MB内存,18G硬盘(当时大的不得了了), 13.3XGA的屏幕,这台机器确实有些吸引人的地方,它在屏幕上加了一块档板样的保护,可以保护屏幕正面不受点压,而且带着一定的反光,看上去屏幕显得更明亮些,另外它在底下有一个可以弹起来的支架,当使用的时候可以把后面支起来,这样屏幕显得高一些,键盘也有一定的角度倾斜,同时还利于机器的散热,可谓一举三得;这台机器还配置了6X的DVD,在看DVD的时候明显看到DVD的读取指示灯比2X的闪得慢多了,当时这台机器卖到了38000元,可是仍然非常的抢手。然而这台SONY的机器,我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转手给了别人,因为,我发现它真的“不好用”,首先是它太重了,达到了3KG左右,也许它实现的性能是比当时的600E要好一些,但是它工作的效率却并不怎么样,它的键盘键程非常的短,打字的时候远远找不到600E键盘的那种感觉;它还有一个最要命的地方,就是这台家伙竟然没有串口,当时我家刚刚装上ISDN,电话公司配的正是串口的ISDN MODEM,这等于要了我半条命,为了在这台笔记本上面上ISDN来下载Windows2000(开双通道达到了10K/秒以上,还是费了我十几个小时,最多一个月电话费一千多,幸好报销),我花了1300元买了一块PCMCIA转串口的PC卡,这卡现在还在我家抽屉,也许只值几十元了;最后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缺点,它的驱动特别的麻烦,虽然配了英文版的光盘和驱动,但是要在Windows2000上面用上它那个JOG来调节屏幕亮度、音量之类,非得装上一堆的Libary之类,还得setup一大串,因此在2000年春节前许多公司抛货过年的时候,我就以一个当时认为比较便宜的价格弄了台PII400的 600E回家过年了,虽然它仍然花了超过两万元。

  这台600E也只使用了大约三个月,到4月初,当年卖那台PII300的600给我的那家公司告诉我,我期待已久的600X到货了,还是 PIII650的,6x的DVD,我一听就简直是以“扑”的速度了过去弄了一台回来。可惜这台600X并没有给予我太多的兴奋感,除了配置有些些提升之外,它给予了我一如既往的感觉,所以当三个月之后T20上市的时候,我就第一时间换了一台回家,然而我当时并不知道,T20再也找不回600X那种感觉了。

  2000年7月初,T20正式开卖了,当然那时候市场上还是清一色的水货,可以说当时的个人用户市场仍然是水货的天下,能见到的就只有水货,行货似乎和个人用户是没有关系的,这种情况虽然在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随便说一下,水货行货市场的势态的形成,绝大部分的责任在于厂商的引导和推广,厂商应该从自身的历程中认真反省、回顾,对水货的放纵、压制、引导,其态度完全由厂商决定,消费者自然会有对应的选择,最终市场如何,能否赢得用户,赢得什么样的用户,都基本上由厂商的态度决定。话说那年7月份的一天,我来到当初卖600给我的那家公司在中电的一个新店面时,看到这个全新格局的T20,很大程度上出于追新的原因,我弄了这台T20回去,PIII700,128M,12G,DVD,14.1XGA屏幕,其实现在对比起来,这台T20和 PIII650的600X相比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改进,起码在性能上的提升是非常有限的,改变最大的就是所谓“钛复合材料”外壳和14.1XGA屏幕,在当时,各种宣传而来给予消费者的感觉就是“钛”金属的外壳,要知道,钛是太空金属材料啊,这种误导的宣传当然在后来随着自己对ThinkPad的深入了解而不攻自破了,但是在当时这绝对是吸引(误导)消费者的强心剂;另外就是它的14.1寸XGA屏幕,特别是当时T20外壳边框做得非常的紧凑,以至它的屏幕显得非常的大,比600X的13.3感觉上大了很多。然而T20重新设计的硬盘,使得我左手经常非常的不方便,这是那年夏天我最郁闷的两件事情了:这 T20的CPU只比600X高了50MHz,怎么比600X热了这么多?T20的键盘怎么比600X差了这么多?而且在整体性能上,T20并没有给予我多少“幸福感”,所以在那年年底,当第一台采用SXGA+(1400x1050)屏幕的T21高端机型开始上货的时候,我就第一时间抱了回来,这台T20就转手给了一个同学(顺带说一下,这台T20返修了三次,都是屏幕点不亮,不过那是我转手之后的事情了)。这台T21是第一台采用SXGA+屏幕的T系列机型,当我开机进入系统时,发觉如此高分辨率的屏幕是如此的舒适,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习惯不了XGA屏幕的机器了;这台T21并且第一次使用了5400转的硬盘(32GH系列),这在当时这个是很具有进步性的,起码它达到了宣传上的效果,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这块硬盘在性能上的提升比其它的4200转并不明显,理论数据也只提升了10%左右,副作用就是发热和噪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这台T21使用一个星期之后,它的屏幕显示出了问题,经常是开机显示不出来,我就送返经销商要求更换,不过当时他们并没有相应的机型,所以就给了一台价格相当的A21P给我,在这台A21P上面我第一次体会了UXGA屏幕的无经伦比的显示效果,只是几天之后经销商说有新的T21到了,而他们要把这台A21P交货,所以我就又用回来了T21。这台T21的屏幕带给了我当时前所未有的超级享受,一直用到2001年10月份T23上市。

  T23是T系列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除了使用图拉丁核心的CPU外,它使用的830PM芯片组,使得系统整体性能得到大幅的提升,同时IDE设备使用时的CPU占用率也大幅降低,T23还是T系列发展过程中接口最齐全的型号了,它使用了两个USB1.1接口,并且保留了T30开始取消的PS/2 接口和T40取消的串口,比较遗憾也是T23最遗憾的地方,就是它仍然采用了S3的显卡,尽管更新为16MB显存的SuperSavage16IXC, S3显卡除了省电之外一无是处。其实当时T23早在9月份就已经上市了,只不过我无法放弃SXGA+屏幕,所以就等到了10月份终于等到了高分屏的 T23,其实从外观上来说,T23比T21只多了一个USB接口,但是内涵却来了个彻底的更新,使得T23至今仍然成为众多网友们公认的600系列之外最经典的机型,它的性能稳定,没有明显的Bug,也没有T40那样众多的争议。这台T23伴随了我建立专门网的过程,从2000年到2001年间,我和几个 ThinkPad网友一直在当时比较相当有名气的PDA网站hi-pda上的笔记本讨论区交流,在2001年的时候那里几乎成了两大派--IBM和 SONY的两大阵营,两大教派之间经常发生口角、"斗欧",因此在2001年11月份的时候,当时包括我在内的几个IBM阵营的网友实在觉得难受,就萌发了建立一个专门的IBM笔记本网站,因为我在当年7月份的时候曾经建立了一个Nokia9210通讯器的专门网,有了这个基础,就决定建立针对 ThinkPad的专门网,于是在后来的大约连续一周时间内,我们夜以继日地搜索和组织资料,我那台T23成了最繁忙的机器,我清楚地记得在网站11月 28日正式开通的时候,我的手指头都因为敲击键盘而痛起来了,然而这些的付出很快就得到了许多网友的认可,这台T23自然是功不可抹。

  网站成立之后,认识了很多的网友,也因为网站交流的需要我对市场上的一些供应商有了更多的认识,因此我就有了更多的更换笔记本的机会,在后来的时间内,我更换了多台ThinkPad,包括了A21P、T23高端机型、T30、A31P,直至T40和现时服役中的T41P,期间亦短暂地使用地R系列、X系列的机型,并且回顾地使用过600X这样的经典机型。这期间很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5月份开始使用的A31P,也是2001-2003年间我使用时间最长的机型了,它拥有ThinkPad历史上最佳的FlexView显示屏、双UltraBay2000R插槽形成的的扩展性、音域宽广的音响效果、当时顶级3D性能的显卡,这些深深地吸引着我这个发烧友,尤其是安装了双硬盘和刻录机后,这机器的综合性能绝对对得起它的“P”字旗舰称号。纵观这 10年间笔记本的使用历程,我不得不承认,我是被ThinkPad的键盘吸引住的,即使现役机型的键盘比颠峰时期的600系列的键盘有较大的差距。期间我曾经在互换(T系列)和全内置机型(A31P)间多次徘徊,也就是在功能和轻便性之间的徘徊,至今仍然未能有真正的抉择,这也许是继续我的 ThinkPad之路的主要原因吧。
====(以下内容补充)
  专门网的成立,使得我有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对笔记本电脑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对笔记本电脑的了解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当然,无论再怎么样,也仍然有许多领域是了解不多,甚至有些是根本没有了解到的。今日回想起来,当初一些想法甚至趋于可笑,比如在2000年的时候,T20上市之时,一使用下来发觉键盘手感怎么比之前的600X差别这么大,当然当时没有现在这样对键盘的构造有深入了解,甚至连键盘都没拆过,但是当时就有一种想法把600X的键盘换到T20上面去,现在当然不会这样想,因为首选最重要一点键盘的螺丝位就不相同,根本没法安装到T20上面去。一直到2004年之前,整个专门网包括我在内对笔记本的使用和研究还只是局限在软件和一些基础的硬件升级上面。

  到了2004年3月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逛华强电子市场时,发现了一颗可以在T23上面升级的PIII-M 1.33GHz的CPU,于是搞回来把T23当时标配最高只有1.20GHz的CPU换成了1.33GHz,当时的情景可是激动不已,怎么说也是第一次给笔记本升级换CPU,而且这个1.33GHz可是官方配置中没有的,所以当时特地给这台T23起了个新的编号叫T24p,其后不久,同样地对A31p配置最高只有2.0GHz升级到了2.60GHz。这些在当时都有具体连接:
http://www.ibmnb.com/viewthread.php?tid=100982
http://www.ibmnb.com/viewthread.php?tid=123822

  几乎与此同时,随着2003年迅驰平台机型T40发布,经过大约一年时间的市场洗礼之后,T4系列的配件市场亦趋于完善,很多配件都可以买到了,于是在2004年4月间,趁着升级CPU的热情,萌发了组装笔记本的念头,这是当时的连接:
http://www.ibmnb.com/viewthread.php?tid=112528

  为此还专门起了个编号,美其名曰T41x,可惜由于对形势过于乐观估计,一直折腾了半个多月之后,才在5月份装好了第一台机器:
http://www.ibmnb.com/viewthread.php?tid=120611

  为了组装这台T41x,当时走了很多的弯路,由于很难找到原装屏幕,我和zjerry就尝试用其它品牌笔记本上的屏幕来代替,对屏线、高压条的资料研究也未够深入,结果总共烧掉了两块主板,到了5月份的时候虽然组装起来了,但是屏幕也是改装的,上面还有一块白斑,而且电源接头找不到原厂配件,是拉了一个接头到外面带着的(当时戏称带把的笔记本),但是无论如何,尽管费用也花了一万多元,这算是专门网史上第一台自行组装的笔记本了,而且由于使用了T41p的主板,这台机器组装定位还是挺高的,除了组装的意义不说,就价格相对原装机来说也是挺值的。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T41x的组装只进行了少数几台,只有部分网友内部交流了一下。这件事可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突破,自此之后,对笔记本的升级就不再仅局限于内存、硬盘这些东西了,而是发展到了CPU的升级,主板的升级,直至发展到自行组装笔记本,这些在专门网论坛上都是有记载的。可以说,2004年是专门网上笔记本技术研究突破性发展的一年,在那一年间,几乎让广大网友们对笔记本的神秘面纱一下子揭开在我们面前了,我们完全地深入到了笔记本的内部,一直到2005年,随着越来越多网友加入组装笔记本(DIY)的行列,如果说2004年是CPU升级年,那么2005年就可以称之为笔记本组装年了。

  在2005年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超版“折腾”对我说,有几片原装的QXGA屏幕,也就是今天大家称之为“Q屏”的东西,问我想不想弄。我一直对高分辨率的屏幕有特殊的喜爱,自2001年T21的SXGA+屏幕开始就是如此,因此听到有QXGA屏幕的消息之后,当时就是一阵激动,马上“指示”他无论如何也要搞下来,当“折腾”说要拍卖出价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报一个3000元的价格,结果还真给我们拍下来了,紧接着从欧洲订了对应的屏线、高压条,一顿折腾,一套成本几乎达到四五千元,但是当时仍然是一片激动:
http://www.ibmnb.com/viewthread.php?tid=234700
  
  后来通过网友gzzw的帮忙,订到了一套15寸T42的配件,于是就组装了一套15寸屏幕的T42p,用上了这块QXGA屏幕。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市场上出现了多个批次的QXGA屏幕,价格竟然只有不到两千元,真是戏弄人,可能是对Q屏适应和需要的人不多的原因吧,但是对于专门网上少数发烧友来说,这屏绝对是个好东西,它和A30/A31p和T42/43p的15寸UXGA屏幕的生产厂商一样,都是ID Tech,因此具有宽广的可视角度和很高的对比度,加之屏幕分辨率巨高形成的精细感,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珍藏精品,至今站长除了T43x上安装的这片QXGA屏幕,还保留一块作备用和收藏。

  进入2006年,春节期间,听到网友Enric暴料在915芯片组的机器上超频。通过相关的资料和Enric提供的CPU,我还算是比较顺利在在T43p上将一颗1.80GHz 的P-M 745超频到了2.40GHz,并称之为对应频率的P-M 790,这是当时的文章:
http://www.ibmnb.com/viewthread.php?tid=340433

  一霎时,专门网充满了超频的气氛,后来更有部分网友受此启发,在855芯片组的机型上超频成功。我这台QXGA屏幕的T43p超频成功之后,为了表示纪念,将名字改称为T43x。

  也是在2006年,INTEL发布了双核代号为Yonah的新一代CPU,ThinkPad的新机型T60/p亦同时发布,并且于3月间上市。其时由于对QXGA屏幕的迷恋,加之当时对T60一些改变的争议,我并没有即时跟进购买T60。直至8月份,香港学生机上市,T60p的学生机售价16K多,属于当时最超值的机型了,于是立马下手;没多久到了9月份,就打听到内部正在测试Merom在T60运行,于是紧密跟踪,10月份中旬终于成功将T7400安装到了T60p上:
http://www.ibmnb.com/viewthread.php?tid=435669

  2007年8月间,又在网友的共同努力下,将QXGA屏幕正式安装到了ThinkPad T60/61上面,终于实现了QXGA屏幕在945/965芯片组机型上的应用:
http://www.thinkpad.cn/forum/tid568640

  至此手上的所有笔记本电脑几乎都成为极顶的配置了:
PIII850的600X
1.33GHz的T23
2.60GHz的A31p
2.40GHz、QXGA屏幕的T43p
T7600的T60p
X7900、QXGA屏幕的T61

  回看这些看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过程,可以用“激动、愉快”这样来形容,这无疑带给了我极大的使用上的乐趣,并且给我工作带了很大的便利和很高的效率,至于其背后所付出的成本,那天有个媒体朋友问我的时候,我只有用六个字来形容了:数不清,记不清。
  
  我这人平时爱好不算广泛,但也不算少,除了笔记本电脑之外,手机、MP3、PDA等IT产品均有涉猎,前几年的时候还花二千多元买过创新的MP3,8000多元买过NOKIA的9110i通讯器,四千多元的Palm Vx,但是回看使用笔记本电脑这十多年,可以说,笔记本电脑是对我生活和工作改变最大的一个IT产品。自1995年步入工作,特别是自1997年至今的十年工作期间,笔记本电脑整个地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在几年前笔记本电脑还是商务精英似乎才拥有的高端工作工具时,我就将笔记本电脑带入了最平常的工作之中,把它当成了工作时的主力机、下班之后的娱乐和学习机、出差过程中的商务机,它已经成为了我眼中很正常、很普通的一个工作工具。

  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笔记本电脑已经基本上完全地代替台式机的处理能力,而随着笔记本电脑小型化,它的移动办公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越来越渗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现在,我们不但可以挑选两公斤以上的侧重性能的机型,还可以挑选1公斤左右,甚至500多克(如SONY的UX系列、富士通的U1010等,统称UMPC)的产品,随身携带,随时随时可以开展工作。那天看到有个网友在出让SONY UX18C的时候,当时就跟一句说如果是ThinkPad有这样的东西,一定立马下手。可惜,现时ThinkPad的产品线除了宽屏和Tablet之外,似乎没有什么拓展。然而,从市场细分、用户需求多样化的角度来看,今后笔记本整体市场将趋于这方面的竞争,那就是产品多元化。此外,ThinkPad多年以来在驱动安装配置方面的简洁性似乎没有提到坚持,但与此同时,象此前以安装驱动复杂出名的SONY,却不断在改进,最近推出的一些产品已经将数个支持库之类进行打包,大为简化了用户安装驱动的过程。

  这么多年笔记本电脑使用下来,对笔记本电脑性能的提升甚是赞叹,但是在现时IT产品价格平民化、同质化的大环境下,无论是ThinkPad或是其他品牌,都面临着如何坚持和提升用户体验的体现。ThinkPad600被视为商务笔记本(特别是其后的T系列)的典范,其做工、键盘手感舒适度,已经成了现时机型无法逾越的境界。包括我在内的众多ThinkPad用户,都在期待一款真正在用户体验上有所超越的产品。

评分

参与人数 1技术分 +4 收起 理由
+ 4

查看全部评分

人生满希望
T700: i7-1195G7, 64GB RAM, 1T M.2+2T HDD, 15in UXGA(1600x1200) LED    |   X62s: i7-5600u, 32GB RAM, 128GB mSATA, 12.1in SXGA+ AFFS LCD
X2100: i7-10710u, 32GB RAM, 512GB M.2, 13in WQXGA LCD(3000x2000)      |   T70: Xeon(R)E3-1505L, 32GB RAM, 512GB M2+ 2TB HDDx2(Raid1)

5983

回帖

8

积分

1万

资产值

高级会员 Rank: 2Rank: 2

注册时间
2001-12-7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5 23:47:52| 字数 76| -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掌先
我从96年接触....当时就开始玩同学的tp  不过自己的tp是今年才有的

[ Last edited by str82 on 2003-12-25 at 23:53 ]
hp dv2153tx 120g+160g treo680  PSP ipod nan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84

回帖

5

积分

1万

资产值

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注册时间
2002-8-18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5 23:49:33| 字数 28| -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NB,我是从94年才开始用的。

不过我89年就用电脑了
40GNX40G,5K8080G,端口复制器,IBM USB2.0256MBkey,IBMUSB2.0硬盘盒,IBMUSPA,IBMUSB2.0PC卡,PDB2000,UltraportCameraII,HDDadapter,512MB,RazerDB,SteelPad4S, PX200,10周年鼠标, Organizer红点包,原装包,红点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9

回帖

6

积分

4937

资产值

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注册时间
2002-5-10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5 23:51:28| 字数 19| -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搬个板凳留个名~我01年开始用本。。。
X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48

回帖

9

积分

398

资产值

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注册时间
2002-9-27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5 23:54:33| 字数 109| - 中国–山东–济南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黄金狮子 at 2003-12-25 23:49:
老大NB,我是从94年才开始用的。

不过我89年就用电脑了



比我牛。我从91年用电脑。自已有电脑在98年。自已有本本在2001年。
IBM A31-JXC P4-1.6 128M+512M  16M DVD 14"  80G+W2KServer  30G+Linu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万

回帖

1054

积分

1万

资产值

管理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注册时间
2001-11-20
金牌荣誉勋章(注册20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年全勤勋章2022年全勤勋章2023年全勤勋章2024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5 23:55:44| 字数 33| - 中国–广东–深圳–福田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89年的时候,我还在广东一个小县城里读高中哦,你们就用电脑了。。。

点评

马上十年又要过去了  发表于 2022-11-17 09:53
回复@wangzhekaka :又是十年了老HOPE。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8 13:39
89年下半年我才出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8 13:39
人生满希望
T700: i7-1195G7, 64GB RAM, 1T M.2+2T HDD, 15in UXGA(1600x1200) LED    |   X62s: i7-5600u, 32GB RAM, 128GB mSATA, 12.1in SXGA+ AFFS LCD
X2100: i7-10710u, 32GB RAM, 512GB M.2, 13in WQXGA LCD(3000x2000)      |   T70: Xeon(R)E3-1505L, 32GB RAM, 512GB M2+ 2TB HDDx2(Rai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9

回帖

1

积分

5819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9-14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0:02:28| 字数 23| - 中国–辽宁–沈阳 中移铁通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的帖子,留个名,我96年开始接触电脑,yx
今天你做完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回帖

0

积分

209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2-2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0:15:56| 字数 89| - 中国–安徽–合肥 电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现,但凡老大,玩电脑都是从286时开始玩起的,我接触电脑也记不得是几86了,不过当时买了台486学习机,还是很高兴的(虽然后来变成了游戏机)哦,学校试验用的电脑好像是386的
T23(8RU): PIII-1.2G,256M,40G,DVD,14.1-XGA,WinXPPROJust think for yourself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8

回帖

3

积分

2133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6-5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0:23:51| 字数 69| -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第一台本本是AST 的386。。。大概是95的事情了

随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用台机。。

第二台是富士通S6010

然后是 X24

现在是X31~
X31-BCH    PM  1.3G  512M    40G(5K80)    A/B/G WIFI 、 BMDC、LINKSYS-- WRT54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回帖

4

积分

662

资产值

高级会员 Rank: 2Rank: 2

注册时间
2003-9-13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0:26:23| 字数 36| - 中国–浙江–杭州 移动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接触电脑92年,94年有第一台NECmmx166本本,01年有t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0

回帖

30

积分

8933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2-7-4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金牌荣誉勋章(注册2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0:34:58| 字数 54| -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94年家里买了联想1+1,也就是286的台式机,当时价格4000,到02年自己买600e,也是4000,呵呵
x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回帖

0

积分

317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10-15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0:57:21| 字数 47| - 中国–天津–天津 教育网/南开大学教育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学3年级开始用的电脑(92年),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时UCDOS平台下的WPS很流行:lol:
X61s C2D 1.8 160G  4G WWAN BT FINGERPRI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5

回帖

3

积分

1543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2-8-26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1:20:27| 字数 106| - 中国–浙江–温州 电信/社区LAN宽带 | 显示全部楼层
我97年9月才有了自己的电脑(还在服役中,升级了n次,不过芯没变 )。

2000年有了第一台BB,Legend的,去年退役了,然后R31就加入了我的队伍。

前些日子又搞了台hp台式兼容机,正在和我的R31一起努力工作中
每天都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5

回帖

20

积分

4638

资产值

高级会员 Rank: 2Rank: 2

注册时间
2002-2-6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1:24:34| 字数 164| - LAN | 显示全部楼层
93 买书开学MSDOS(V3.31)
94 买第一台电脑(Cyrix486)
97 买猫上网(Hayes33.6)
99 买网卡光纤宽带(Rtl8139)
00 买笔记本(ThinkPad390X)
01 买PPC(联想天玑5000S)

和楼上的楼上一样我也是89年上一年级的

[ Last edited by i386 on 2003-12-26 at 01:33 ]
2000 - Thinkpad 390X
2004 - Thinkpad X30
2007 - Thinkpad T43
2009 - Thinkpad X200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35

回帖

13

积分

1万

资产值

高级会员 Rank: 2Rank: 2

注册时间
2002-11-29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5:10:00| 字数 44| - 日本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接触真正意义上的电脑是在高中一年级,那个时候上微机课!用的那批是学校刚刚新买来的!
T61 7662-A48/T9300/3GB RAM/160GB/14.1in 1440x900 LCD/ XP Pro(jp)+Ubuntu
每一天都要过的有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01

回帖

88

积分

6802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3-1-22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5:34:35| 字数 36| - 英国–英格兰–大伦敦–伦敦城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97年正式有了自己的台式机,至今仍在服役,2002年正式有了笔记本.
T60 T61*2 T430S*2 松下SX3 富士通U938  东芝G83,ipad air2,macbook air 2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回帖

0

积分

15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6-15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5:36:59| 字数 6| - 中国–陕西–西安–长安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附带一顶
适合=优秀≠专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96

回帖

10

积分

2万

资产值

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注册时间
2002-1-19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7:20:14| 字数 108| - 中国–辽宁–辽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95年买了自己第一台电脑,Cryix 486 66,当时花了9000多,现在,,,已经送往农村了。96年开始上拨号BBS,不知道现在论坛上有兄弟上过惠多的BBS呢?当时惠多网的老大是求伯君,那个时候,网络还是非常纯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39

回帖

1

积分

9060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5-31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7:37:11| 字数 13| - 中国–陕西–西安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真好,我等你的第二集。
礼仪 廉耻 忍耐 克己 百折不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0

回帖

31

积分

552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3-10-22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8:31:22| 字数 353| - 中国–江苏–常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和HOPE一样,我也在北京上的学,最早接触计算机在高中,可惜那个老师觉得自己很NB,对人凶巴巴的,遂对计算机毫无认识,大学里神使鬼差竟到了计算机系,那时386/486上机很紧张,大一的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计算机上了,经常到对面的钢院,旁边的北航,附近的石油、农大、北体、清华、北大、邮电、人大、政法、理工、民族、交通去转悠,期末差点挂了,后来成绩就再也没好过,也不再关心成绩了。大二时接触了网络,在学校的附属高中里,一个微波无线的网络,一小时8块钱,且声称是当时北京最便宜的价格。大三大四,台式机多起来,兴趣遂减,去干别的事了。工作后单位配了笔记本和台式机,两年后,给自己捣腾了一些二手笔记本玩,一个半月前从HOPE处购了A31,一星期前原价卖给同事,又买了个TransNote,正琢磨着换80GN 80G的硬盘
DELL C400 PIII866 768M 80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1

回帖

19

积分

2万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2-1-18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8:31:32| 字数 22| - 中国–北京–北京 清华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老大也占坑。。。

坚决支持Hope的原创,好久没看到了。。。。
X1C Gen 12, X1nano, T14 Ryzen Gen 1, T450(20BVA00XCD), X220(4290CH8), X201i(32493JC), X200(7454CTR), T23(2647I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6

回帖

2

积分

1万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4-7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8:39:03| 字数 35| -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都很早啊~~
我94年接触电脑
01年才有第一台台机
今年才有第一台本本
无盘终端使用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31

积分

2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2-12-22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8:43:09| 字数 278| - 中国–新疆–和田地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HOPE at 2003-12-25 11:55 PM:
89年的时候,我还在广东一个小县城里读高中哦,你们就用电脑了。。。

看样子偶和老大年龄差不多了,偶是90年上的大学,开始用电脑,当时学校里还是8088,清一色的IBM,一星期只有2次上机的机会,时间好紧张哦。用本子的时间是95年,单位发了2台ZenithDataSystem,486SX的,用的系统是WFW,内存也只有8M。后来我把其中一台4M内存装在了另一台上,算是第一次动手拆本子。

[ Last edited by htttg on 2003-12-26 at 08:46 ]
XPS17 i7-10875H/32G/1T/RTX2060/4K Touch
Precision7730 i7-8750H/32G/512GB SSD/4K
SONY SVZ13 3612QM/8G/512G/1080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回帖

0

积分

100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5-30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8:50:09| 字数 623| - 中国–江苏–苏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看到HOPE的文章,所以我今天发了第一贴

我生于80年,93年接触286,之后玩过同学的386、486,那个年代最好玩的是LOGO,呵呵有几个DX知道这玩艺儿?看到486彩显的时候我很激动,但是我忍住了!强调:我忍住没买台式机!之后我的电脑水平都是通过学校机房和电脑书提高的,完全是自学。
99年我进大学,在南京,有次逛珠江路,看到ACER专卖,进去瞧了瞧,看到340(后来才知道型号的),真薄啊!好像是28000大圆,我心里发誓:要买就要买笔记本,而且要薄的。
01年11月,我们辅导员买了个T23 MMC 花了29000大圆,我得到消息就去看了,感觉厚!但是外观还可以。我没钱。继续等,关注PⅢ-M的发布……
02年3月,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我有钱了,时机也差不多了,我从01年10月到02年3月,整整研究了整个市场,最后选中了这台富士通S5582B,PⅢ-M 800MHZ,256M,30G,COMBO,13。3TFT,1.9KG,兼顾了轻薄和性能,至今从来没修过,腕托的漆也没有磨掉,那时候很少有人识货富士通的,我为自己的眼光骄傲!
03年,MM也要买机,我说等等,06年才会有我想换的机器,我把自己的给她用,我买了T23 LU7,升级之后性能暴强,足够我用了,我有不玩大游戏的,看看电影,上上网,处理文章足以。
以前不用IBM,所以很晚才知道这个网,很晚才注册,我一向对注册这种事情不太感兴趣,能潜水就行了。
我俩快乐地生活,快乐地用着BB,下一次换机是2006年,我不羡慕T41P,因为会有更好的
2002年:富士通S5582;2003年:T23;2004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回帖

0

积分

743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2-7-22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8:53:17| 字数 12| - 中国–香港 第一线有限公司 | 显示全部楼层
搬个小板凳,坐着慢慢看。
X23 D1H @home R40 F1C @offic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回帖

0

积分

100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5-30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8:58:33| 字数 11| - 中国–江苏–苏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不回的不是好同志

呵呵我以前也不是好同志
2002年:富士通S5582;2003年:T23;2004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回帖

0

积分

39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8-29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9:00:11| 字数 38| - 加拿大 Shaw | 显示全部楼层
用Laptop都能得到这样的感悟,What a "pt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3

回帖

2

积分

2661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6-8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9:02:46| 字数 93| -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91年知道、见到、接触到电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王安"这个牌子)。
95年有了自己第一台电脑,Cyrix P150+
96年上网 33.6
99年第一次用笔记本,联想的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可我却用它来翻白眼...

X31Y11+Compaq V3646T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3

回帖

38

积分

5893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3-3-30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金牌荣誉勋章(注册2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3-12-26 09:11:52| 字数 557| - 中国–重庆–重庆 联通/联通信息港 | 显示全部楼层
94年,高二,第一次接触电脑,什么牌子没有印象了,当时学的是BASIC,想想当时坐在电脑前那种手足无措的情形,现在都脸红。
95年,进入大学,学校的电脑教室很多,基本是486,并很快购买了联想的586电脑,可惜这些高档货我们只能远观和羡慕。经常去临近的济南大学上机,他们的电脑是浪潮的386、486,当时的印象是浪潮在度过了386的辉煌后,有衰落的迹象,486的电脑质量很不好。
在校,计算机老师是清华的高才生,让我们直接跳过DOS,学习FOXBASE/PRO,结果是基础不好,楼体也晃悠。
毕业后,进入浪潮,接触了网络。刚进入公司,到处挥舞软盘,结果基本肯定是本人先后搞垮了公司的生产车间的网络和出厂质检的网络,还好没有人怀疑我这个老实人,否则我的IT生涯有可能就那样结束了。
1997年,第一台工作用机是486-100/16M
1999年初,用上了C300A
2001年,自己DIY了一台PIII550/128M/20G的电脑
2003年4月,买入T20,家里的台式机还是是PIII550,电脑基本上是听歌、上网和看小说。
一路走来,回首过去,是电脑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让自己变得开阔和充实。
有了电脑,人生注定不一般,有了THINKPAD,人生注定精彩。

[ Last edited by Jackie on 2004-1-3 at 10:39 ]
星星是穷人的钻石!
T20 PIII700/384M/5K80 40G/DVD/14"/端口复制器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回帖

0

积分

2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12-26
发表于 2003-12-26 09:23:15| 字数 187| - 中国–北京–北京–东城区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第一次发贴

来这里沉水看了快一个星期了,感觉不错,所以也来参与一下。
记不清了到底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电脑的。按照时间的推算应该是90年前后,小学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计算机小组,印象中那时候好像是用录音磁带来当传送媒介的,当时学的什么不记得了,只是记得当时玩过三个游戏,挺高兴的。一个是类似现在蜘蛛吃豆的,有一个放大镜的东西局部的放大你周围的路况。还有一个是土炮打飞机,再有就是机械战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1 20:51 , Processed in 0.289991 second(s), 86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