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09:19

【原创】关于二代和三代CPU发热的讨论

用着改了W530主板的W520也有一段时间了,使用体验还算不错。之前W520风扇压这颗i7 2920xm在满载情况下,只能到达2.6~2.7GHz的频率,更换了W530的主板和散热器之后,能跑到2.9~3.0GHz了。相对之前有很大改善。但是我又有了一个问题:使用三代CPU的机型,在跑到同样频率的时候,温度更高还是更低呢?

我翻了很多老帖子,大部分都是本友会的外星人板块对于m18x r2的讨论,很多人都说,对于m18x r2而言,压二代i7的至尊版,例如i7 2920xm,i7 2960xm,比压三代i7容易得多。在他们那里,说法是:三代i7因为改了工艺,鳍形晶体管的积热更加严重,而且因为制程更新,核心面积更小,所以反而不能快速的把热量散发出去。而二代CPU虽然制程更老,但是核心面积大,更利于快速的散热

因此,我想问我各位在用W530的朋友们,你们的CPU发热情况是怎样的?最好写上CPU的型号,和硅脂型号,便于比较,谢谢。

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11:02

自己顶

frozenheart 发表于 2020-10-17 12:10

为什么2020年了在讨论二代三代处理器的发热。现在不是应该研究下九代和十代处理器吗

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13:06

frozenheart 发表于 2020-10-17 12:10
为什么2020年了在讨论二代三代处理器的发热。现在不是应该研究下九代和十代处理器吗

还没换新机呢

这机器的性能还够我用三年

cchessy 发表于 2020-10-17 13:24

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13:06
还没换新机呢

这机器的性能还够我用三年

估计三年后接你手的那位觉得还可以再战三五年

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13:28

cchessy 发表于 2020-10-17 13:24
估计三年后接你手的那位觉得还可以再战三五年

确实是这样

当年的顶级处理器,无论在什么时候,跑那个年代的软件都不会吃力

hi_unicorn 发表于 2020-10-17 13:42

偶尔翻出来通通电,3820m,3.5Ghz无降频,跑满90度,显卡再满就100度
性能不敏感就算了,23代U,3Ghz相当于678910代的2Ghz,某些地方还会有很夸张的差距,执行个powershell命令感觉慢了10倍

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13:49

hi_unicorn 发表于 2020-10-17 13:42
偶尔翻出来通通电,3820m,3.5Ghz无降频,跑满90度,显卡再满就100度
性能不敏感就算了,23代U,3Ghz相当 ...

英特尔这些年IPC性能没进步多少吧。。怎么会3GHz等于六七八代的2GHz呢?

不过你的3820QM温度控制不错

hi_unicorn 发表于 2020-10-17 13:56

本帖最后由 hi_unicorn 于 2020-10-17 13:57 编辑

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13:49
英特尔这些年IPC性能没进步多少吧。。怎么会3GHz等于六七八代的2GHz呢?

不过你的3820QM温度控制不错
至尊IU很保值的,出了随便换个3代呗
我测过CPU-Z跑分是8代5Ghz的一半,CPU-Z跑分算利好老U的了,明面上,4代以前的IU缺少向量指量集,内存拉跨。

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13:57

hi_unicorn 发表于 2020-10-17 13:56
我测过CPU-Z跑分是8代5Ghz的一半,CPU-Z跑分算利好老U的了,明面上,4代以前的IU缺少向量指量集,内存拉 ...

也就是说,AVX2指令集的问题?

hi_unicorn 发表于 2020-10-17 14:03

本帖最后由 hi_unicorn 于 2020-10-17 14:16 编辑

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13:57
也就是说,AVX2指令集的问题?
大部分程序并不调用或重度依赖AVX,AVX2。软件为了兼容的话也一般不会使用AVX,2代连AVX都没有。不知道除了内存和指令集还有什么别的因素影响。SSE能一次性计算128比特,AVX/AVX2则是256,一般的软件都是SSE。使用AVX的程序在2代U上会报错。(更正:2代有AVX记错了)
一般的同频跑分,记得大概是2代100%,3代110%,678910,140%

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14:05

hi_unicorn 发表于 2020-10-17 14:03
大部分程序并不调用或重度依赖AVX,AVX2。软件为了兼容的话也一般不会使用AVX,2代连AVX都没有。不知道除 ...

二代有AVX指令集

我待会用CPU-Z跑个分看看

咸盐碎雨 发表于 2020-10-17 14:06

制程越小的,在极限功率时候散热更困难,老平台在低功率散热更差一点。简而言之,新cpu在办公下会更冷酷。

stopyan 发表于 2020-10-17 14:06

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09:19
用着改了W530主板的W520也有一段时间了,使用体验还算不错。之前W520风扇压这颗i7 2920xm在满载情况下,只 ...
提供一点参考,
惯例先总结:我的猜测英特尔这几次制成迭代,新制成初代的甜点频率都会偏低一点。所以英特尔的新制成都会先给笔记本试水,随后再发售给台式机桌面平台。

最近有个i5 3320M的烤机帖,aida64单烤FPU 3.1Ghz 功率17瓦 https://www.ibmnb.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71142&pid=33833981
网上搜了搜各种ivybridge双核四线程单烤FPU在3GHZ的功率截图,大部分也在20瓦上下。

然后 手头正好有一台sandybridge的双核四线程,翻出来跑了一下aida64单烤FPU 2.1Ghz 功率27瓦(手动黑人问好,差距就是这么大)

这可能因为i3的差体质?但更多还是因为从32NM到22NM的制成优势?
这就是是**的扭曲,还是**的沦丧?


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14:09

stopyan 发表于 2020-10-17 14:06
提供一点参考,
惯例先总结:我的猜测英特尔这几次制成迭代,新制成初代的甜点频率都会偏低一点。所以英 ...

那看来是制程进步

不过,二代貌似是唯一一代32nm?那它到底算是tick还是tock呢?

thinkpadw550 发表于 2020-10-17 14:10

虽然手里有3940xm,但是一般是用3820QM日常。

日常应用的满载3.5G,85摄氏度左右,待机46-52摄氏度左右。室温26左右。

如果跑压力测试,轻松90度

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14:10




CPU-Z跑分

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14:11

thinkpadw550 发表于 2020-10-17 14:10
虽然手里有3940xm,但是一般是用3820QM日常。

日常应用的满载3.5G,85摄氏度左右,待机46-52摄氏度左右 ...

那看来还是三代更好一些

我这个二代2920xm是温度高,频率低

stopyan 发表于 2020-10-17 14:21

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14:11
那看来还是三代更好一些

我这个二代2920xm是温度高,频率低
制成越新,接触面积越小,对硅脂的要求也就越高;
我台式机用的便宜小罐硅脂给战66的8565u用,20瓦就顶98度了;
大出血买TF-8,刚换上的时候冷机可以坚持20秒40瓦单烤。半年后又退化成20瓦撞墙;
(早知道就买TF-3 7921 魔冷X了...DIY了供电散热,拆机费劲...)

hi_unicorn 发表于 2020-10-17 14:34

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14:10
CPU-Z跑分

参考: 8600k 5.1G 610

thinkpadw550 发表于 2020-10-17 14:36

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14:11
那看来还是三代更好一些

我这个二代2920xm是温度高,频率低

对,好得多

William2006 发表于 2020-10-17 14:41

hi_unicorn 发表于 2020-10-17 14:34
参考: 8600k 5.1G 610

那确实是接近2倍了

ywydsd 发表于 2020-10-17 18:00

m6700 3740跑4核3.9满载大概70出头

可能是他 发表于 2020-10-17 18:14

3代板子用2代u亏了吧,2920应该不如3740,价格怕是还要贵很多,不知道520主板能不能支持3代u

sharman 发表于 2020-10-17 18:47

不是电工,太高深的技术问题不懂,前一段弄了个type-c的功率计,闲着没事接上90W的PD电源,测了一下T420/430的双核顶配i7独显版的功率,基本都是启动之后待机功率20W上下,CPU满载50W上下,但是独显一介入,功耗立刻就奔70W去了,结论说这两代机器的日常功耗差不多。

zfyz 发表于 2020-10-17 18:47

本帖最后由 zfyz 于 2020-10-17 18:52 编辑

W530,i7 3720,4核拉满3.4G,烤机大概92-94之间吧,室内温度26度吧,10分钟一条直线不降频,风扇4千转,硅脂信越7783,就试了一次10分钟,没有再延长时间,怕对机器不好。3720功耗45瓦。单考超了会降频。

thankdad 发表于 2020-10-17 23:25

现在还讨论二三代有点...

但就事论事说,2代绝对跟3代没得比。
所谓2代战十年的,是2700K,跟笔记本一点关系都没。因为2700K用了钎焊,而3代后都是硅脂,2700K确实超级能超,比3代能超。但笔记本没这说法,都是散热器直接压上去,自己选硅脂,2代笔记本CPU跑2.8G的功耗跟3代跑3.5G差不多,这还比个啥

凌丰电机 发表于 2020-10-18 00:02

好久没烤机了,W530,i7 3820 烤机3.1G频率,15年组装后烤机一宿,时间越长频率慢慢降至2.7G主频稳定。

扩展坞外接屏幕,机器合盖状态烤机。这次烤机第一次温度87度多,烤了两次,第二次热机后再烤温度94度多,硅脂7783,记得是年初换的硅脂,买了四年的了还剩下一点点硅脂,估计硅脂会有些失效了吧。
记得是W530散热器电流比520的大,即电机功率大些。天梯图上也能看到同型对比三代性能较二代性能提升较大。

机器配置下图:

烤机温度曲线下图:

第二次烤机功率、温度等数据统计下图:

烤机后温度回落曲线下图:

散热的确有些下降,不过日常使用感觉不到出风口有多少热量。




oilstone 发表于 2020-10-18 01:12

https://www.expreview.com/49967.html这个文章说的很详细了,复制一点:

从2009年的Core i7-870到2016年的Core i7-7700K,用了7年换了七代架构在同频下性能差距也只有35%,平均每代性能提升只有5%,如果默频下平均每代也差不多是10%的提升,所以说英特尔挤牙膏其实也无可厚非,当然这个只是CPU性能上的,这几年来Intel主要还是不断的在提升处理器的能耗比,提升核显性能,这些都是移动平台上所需要的,桌面处理器可以说只是一种附带品。



从Lynnfield升级到Sandy Bridge确实是质的改变,功耗大降性能明显提升,主板带来了SATA 6Gbps与USB 3.0接口,提升是相当明显的,CPU整合了核显让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

Ivy Bridge则带来了PCI-E 3.0,主板上的USB 3.0也从第三方变成了原生,性能上的提升不算太明显,然而CPU温度暴增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很明显。

Haswell整合了FIVE调压模块使得功耗控制相当精确,轻载时功耗会有明显下降,核显性能也有很大提升,然而这对桌面平台来说意义不大,Z87带来更多的SATA 6Gbps接口也没太大实际意义,带M.2接口的Z97主板作用到是大一点,然而那时的M.2 SSD并不亲民,而且Z97主板上那个PCI-E 2.0 x2接口的M.2口也限制了M.2 SSD的性能。

我是12年的 发表于 2020-10-18 08:37

十代i9 秒杀这些垃圾,还讨论个啥呀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关于二代和三代CPU发热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