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18334|回复: 61

[硬盘/SSD] 【请教&原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X301光驱位硬盘改造--完工,但未遂,失败!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22

回帖

1

积分

2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4-9
发表于 2010-10-6 23:51:43| 字数 4,940| -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弟一直在潜水,基本没有发过主题帖,很对不起大家。
最近入了个未拆封的X301,也是论坛里的兄弟从米国带回来的。先感谢带回来的兄弟以很平的价格出给我了。第一次见面,很真诚的交流,一切都基于短时间内产生的相互信任。

X301是我梦寐已久的机器,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1、现在我有了强烈的Thinkpad控。
我用过NEC(借的)、HP 8220(买的)、Thinkpad T61p(买的),入手T61p之后就严重后悔第一台机器入了HP。虽然当时基本同样的价格HP 8220的显卡是X600,比同期的T43的X300强,屏幕也是15,但T61p的人性化闪光点让我极度羡慕3年前选择T43的同事。真是相见恨晚啊,3年白用笔记本了!!呵呵相信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样的感受。
2、12寸屏幕太小,看720p都很变扭。13寸看720p就很合适了。14寸又太大、太重,t410s的1.7kg还是和X301的1.4kg有差距啊。
3、X301本身的技术含量只能用瞠目结舌来形容:
  • 带防滚架的13寸,却只有12寸的重量
  • 还兼有14寸以上才有的光驱(99克)
  • 使用SSD
  • 锂聚合物电池,且没有T2xx、T6x、T4xx经常存在的难看的电池突出。

发布2年多以来,那真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由于我的2年前入手的T61p还可以使用很久(T9300、1920*1200、1G迅盘、自己弄的4G内存和500G硬盘),所以不存在其他人的纠结。毕竟一台电脑要想同时满足“移动性、强力计算和图形、可靠性和低热量”真的不可能。我用T61p应付工作至少还可以应付3年,偶尔看看1920p也不错;而X301则更多用来家里娱乐和偶尔的出差。呵呵,我也不太打什么游戏了。

前面都是废话,下面正题开始了。

X301到手后就开始了折腾,自带Win7 32位 英文版,下载中文包,发现安装32位的中文版诺顿企业版,很多菜单都是问号,nnd。
推倒吧,别舍不得正版的Win7了。弄了个Win7 64位旗舰,找个方法激活。一切驱动、设置、软件弄好,安装虚拟光驱,ghost一把。终于消停了。

后来总是觉得心疼SSD,觉得要是SSD再配一个HHD,那不是人工的混合硬盘嘛,哈哈。

之后就搜索并膜拜几位大神的帖子:

1、onescoop -- 一勺 版的,<ThinkPad X300 光驱位扩展性能探究>
http://www.ibmnb.com/viewth ... 6585&highlight=x300

2、kingkonglue 兄弟撰写,ThinkPad X300 光驱位扩展性能探究(2)标题要长,不知道有没有朋友感兴趣的
http://www.ibmnb.com/viewth ... tra=&highlight=x300

3、wodave兄弟撰写,<X301光驱位加装第二块普通2.5寸9.5MM硬盘--比较懒,上个半图解>
http://www.ibmnb.com/viewth ... 8078&highlight=X301

4、rocmonde 兄弟撰写,<X301光驱位硬盘改造补遗。。。51NB首发>
http://www.ibmnb.com/thread-982594-1-1.html

5、terrygj兄弟在上面帖子的最后回复
http://www.ibmnb.com/thread-982594-2-1.html


terrygj的方案深深打动了我,今天终于决定动手,拍了个奋威的9.5通用架子和日立7mm的Z5k320。明天送到,很期待。

今天发这个帖子就是想让大家给我一些经验,提高我明天动手的效率。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切割和打磨的架子的要点和技巧。
2、放入后关于Bios里面sata的设置(AHCI、Compatibility)。我现在Bios里面是AHCI,DVDRW正常使用。按我现在的理解,我插上第二硬盘之后,最坏也是最可能的结果是我需要改成Compatibility,之后重装Win7。不知我理解是否正确,希望大家及上面几位前辈的指点。

在这里先谢谢大家了,欢迎任何形式的回复。拍砖也行啊。

之后我弄的结果和心得会学习几位前辈放到帖子里面,供后来者参考。


*************************************************************************
*********************2010.10.8更新*****************************************
*************************************************************************


我的要求可能比较高,不想只把硬盘放进去并固定住。而是真的想做一个可方便拔插的托架。
否则X301当初的定位“轻薄而全面(在如此轻薄的机器中居然加入了光驱)”不是荡然无存了吗?
如果X301最后变成了一台拥有双硬盘的13寸机器,那我想其他机器也可以做到如此。那我们还臭屁什么呢?!

所以,除了把那块塑料的托架打磨之外,我斗胆探索了“是否可以把外面的铝壳保留”。

从理论上讲,只要那个“铝壳B面+电路板+铝壳A面” 的厚度 < 8.5mm,应该就可以强行插入;如果<= 8mm,那应该就比较顺畅了。


昨天尚未完工,做了一半了,暂时先更新图片,让大家解解眼馋。之后再上文字注解。

今晚继续……



*************************************************************************
*********************2010.10.11更新***************************************
*************************************************************************

差最后一步了!!

nnd,历经几日间断性的折腾,托架已经基本完工。现在的状况是能顺利放入,有完美的“贴身感”,且比较牢固。这方面我比较满意。大家可以看我今天更新的图片。

但碰到最后一个问题,因为有下面的铝板,所以IDE接口和X301主板的接口无法顺利插入!托架的接口位置比主板的高!大概高1mm,我对比过原装光驱的接口高度。
terrygj 前辈也说“让线路板略微倾斜方便插进插口”,他应该没有用铝架,所以可以“倾斜”。底下垫着块铝板,这个高度怎么也下不去,让我心灰意冷。

目前正在尝试把接口下面的铝板移除后看看效果,但尚未想到让其能容易插入的办法,我可不想每次插入都要把键盘卸掉再使用强压法插入。





*************************************************************************
*********************2010.10.12更新***************************************
*************************************************************************


昨天我把接口下面的铝板干掉了,但还是不行,原因是奋威使用的这个IDE To SATA接口和原配光驱采用的SATA接口本身就不一样,奋威的在电路板的下面还有一个芯片,而原配光驱的电路板下面应该没有。所以导致了奋威的电路版(从最底下到SATA接口的最上面)本身就有7mm,而原配光驱的电路板,从最底下到SATA接口的最上面只有5.5mm--6mm。

而X301主板上的接口和原配光驱是吻合的。

到目前为止,我虽然采取了以下措施,但还是无法顺利自然地拔插:
1、把托架B壳靠着电路板的部分干掉,露出那个芯片
2、把X301主板上的IDE接口最上一层干掉(这个不影响使用)

所以我妥协了,插进去时使用钝器用力按住托架接口,再插入。(如果某个人的机器紧的话,可以适当的松一下主板IDE接口旁边的防滚架螺丝,一共两颗,托架进去之后再拧紧)

这就没有实现我最初的期望“像原生托架一样顺利自然地插入”,而且不拆键盘是甭想插入了……

请看后面的图片更新



*************************************************************************
*********************2010.10.12 第二次更新,应该是结束了*********************
*************************************************************************


参考了Treeygj的意见,我的整个硬盘软过程是这样的:

1、卸载AHCI。
2、关机,关不掉,总显示“正在关机”,强行关掉。
3、重启,很慢。进系统后发现Win7又自动给我安装了一个AHCI驱动。当然,和原来我卸掉的不太一样。
4、按照Terrygj的方法,安装“标准双通道PCI IDE控制器”,遇到错误,提示安装不成功。
5、关机,关不掉,总显示“正在关机”,强行关掉。
6、重启,很慢。进系统后发现“标准双通道PCI IDE控制器”安装成功。ATA Channel 0 里面的传输模式是“PIO 模式 4",启用DMA是无勾选,灰色不可改。
7、关机,正常。
8、进Bios,改成Compatibility,开机速度好像趋于正常了。进系统查看,ATA Channel 0 里面的传输模式是“Ultra DMA 模式5",下面“启用DMA"的勾是勾上的,且可改。ATA Channel 0应该是SSD,而以后空着的ATA Channel 1应该是预留给光驱位硬盘的。
9、关机,13秒。重启,25秒到指纹。关机,5秒。所以Compatibility稳定下来后(驱动装妥后),还是很快的。
10、本来要直接上第二硬盘了,但我决定看看AHCI和Compatibility的区别,所以又在Bios里面改回AHCI,重启,160秒到指纹。关机,27秒。
11、重启开机,175秒到指纹。关机 37秒。
12、重启进Bios,改成Compatibility,开机 30秒到指纹,关机 10秒。重启26秒到指纹。
13、关机,上第一硬盘,26秒到指纹。ATA Channel 1(第二硬盘) 里面的传输模式是“Ultra DMA 模式5",下面“启用DMA"的勾是勾上的,且可改。
14、格式化,往第二硬盘里拷贝了两个电影2.04G 25秒,2.73G 45秒,大概稳定速度在68M/s左右。
15、从第二硬盘往SSD中拷贝,平均81M/s;从SSD往SSD中拷贝,100M/s,好像比原驱动+AHCI下的性能稍弱。

总结:这个过程的关键不在于AHCI和Compatibility,而在于要给IDE ATA/ATAPI 控制器找一个合适的驱动程序,换句话说,找一个正确的双硬盘工作方式。

我不知道Terrygj是怎么得知应该改成“标准双通道PCI IDE控制器”驱动的,外国网站看到的?乱猜;)
而改成“标准双通道PCI IDE控制器”驱动之后,Compatibility的性能比AHCI强太多,或者说Compatibility才是正常性能,AHCI已经在“标准双通道PCI IDE控制器”驱动下不正常了。
从“标准双通道PCI IDE控制器”+ Compatibility 的性能来看,HHD属于正常,SSD稍微有点小损失。



Ok,剩下的就是固定和美观了。请看附件图片的更新吧。这个作业可以画句号了。

后记三则:
1、保留了托架内用来固定硬盘的四个突起(在左右两边),4个送的螺丝也用上了,虽然不是严丝合缝。
2、保留了托架内硬盘屁股后面的顶块,及顶块的卡槽,这也是靠外面的部分我保留了一个斜度的原因,否则同样打薄的话,卡槽就没有了。
3、费了好大力气的硬盘灯,最后功能完好,让我很欣慰。这个硬盘灯,硬盘工作时是一直长亮带闪的,不工作(读、写)时,是微亮的。

[ Edited by  pawixe on 2010-10-13 11:19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46

回帖

0

积分

109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8-29
发表于 2010-10-7 00:27:09| 字数 307| - 中国–浙江–嘉兴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重装win7也可以的,进设备管理器把SATA AHCI控制器卸载然后指定安装微软自带的标准IDE控制器然后重启进bios改成Compatibility。不过你新装的系统没啥东西的重装一遍也无妨哈。
打磨的话,先卸掉托架外面的金属壳,电路板也卸下来,托架上连着的硬盘指示灯我是直接就拉断了不用的,然后托架的A面放200#砂纸上蹭,打磨到能轻松塞进光驱位,这个磨薄不费事的,顶多5分钟。然后把电路板用螺丝旋到塑料架上(要打洞)我旋了2个螺丝,让线路板略微倾斜方便插进插口,sata接口部分的小突起也要用锉刀磨掉。暂时想到这么多,遇到问题我们继续探讨吧。

[ Edited by  terrygj on 2010-10-7 00:31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33

积分

5712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7-8-6
发表于 2010-10-7 00:33:16| 字数 37| -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1

回帖

38

积分

4268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9-6-4
发表于 2010-10-7 09:33:58| 字数 99| - 中国–江苏–苏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段时间我也买了个7mm的硬盘,光驱位托架也做好了,但是装进去要么认不出盘,要么就是开机开不出来,事情一忙就搁置到现在,按论坛上的方法,要改的都改了,系统也才行装了,就是不行!希望大家一起研究折腾!
X301  SU9600 8G SSD256G+7MM320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回帖

0

积分

109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8-29
发表于 2010-10-7 11:16:32| 字数 49| - 中国–浙江–嘉兴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JIM 的帖子

开不出来是什么现象呢,停在哪里?认不出盘是进了windows在磁盘管理器或者设备管理器里看不到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回帖

1

积分

2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13:04:56| 字数 93| -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terrygj 的经验分享,你速度真实快啊,半个小时就回复了!!

To JIM:不知道你是否按照 rocmonde 兄弟的建议把Bios刷到3.09或以上。我本身就是3.09,check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回帖

1

积分

2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13:20:02| 字数 250| -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To terrygj:
你说的:
  “不用重装win7也可以的,进设备管理器把SATA AHCI控制器卸载然后指定安装微软自带的标准IDE控制器然后重启进bios改成Compatibility。”
的意思是不是:

1、卸载SATA AHCI控制器
2、插上第二硬盘
3、系统出现未知设备,对此设备安装系统自带的标准IDE控制器驱动(让其自动搜索)
4、重启进bios改成Compatibility
5、重启进Win7,让系统重新自动安装SATA AHCI控制器驱动(或重装主板芯片驱动?)

等答案时先打磨,有道是“磨磨更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1

回帖

38

积分

4268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9-6-4
发表于 2010-10-7 14:16:06| 字数 52| - 中国–江苏–苏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terrygj 的帖子

现象是在设备管理器里找不到盘,这这个情况下如果关机在开机就黑屏着一直进不了系统,硬盘灯是一直亮着,不解?
X301  SU9600 8G SSD256G+7MM320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回帖

0

积分

109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8-29
发表于 2010-10-7 14:57:39| 字数 159| - 中国–浙江–嘉兴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to Jim,
我开AHCI是这个现象,我是3.10的BIOS,我也建议你看下你是不是3.09以后的BIOS,貌似3.09有bugfix。
to pawixe ,
卸载AHCI,不重启,手动浏览非兼容硬件,选标准IDE控制器,然后重启改bios到Compatibility。能正常进系统的话,就说明改成功了,可以关机装第二硬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回帖

0

积分

227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10-12
发表于 2010-10-7 20:42:48| 字数 7| - 中国–福建–福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
IBM  X60S
IBM  w700   
IBM  T500
IBM  X301
IBM  T60P
IBM  X220
IBM  W5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回帖

1

积分

2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4:30:36| 字数 6| -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更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回帖

1

积分

2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6:28:41| 字数 15| -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吧,没人看啊,打击积极性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1

回帖

38

积分

4268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9-6-4
发表于 2010-10-8 16:31:43| 字数 18| - 中国–江苏–苏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terrygj 的帖子

我现在的是3.12的BIOS,不解?
X301  SU9600 8G SSD256G+7MM320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回帖

0

积分

109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8-29
发表于 2010-10-9 15:48:44| 字数 11| - 中国–浙江–嘉兴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完成了吗?求最终完成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回帖

1

积分

2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18:21:16| 字数 49| -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搞是搞了,但一没完工,二没拍照,今天补上。

现在头大,纠结于那几个地方怎么剪。

快好了,今晚上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1

回帖

38

积分

4268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9-6-4
发表于 2010-10-9 19:28:07| 字数 7| - 中国–江苏–苏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装机成功!
X301  SU9600 8G SSD256G+7MM320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回帖

0

积分

109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8-29
发表于 2010-10-11 17:07:19| 字数 96| - 中国–上海–上海 广电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来也想留着铝壳的,但是带了B壳插口就对不上了,A壳倒还好。手还被铝皮划破,最终放弃铝壳...
改用了托架里面带的那张黑色塑料纸垫在线路板下面,这个够薄,能绝缘,插入的时候还能避免线路板划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回帖

1

积分

2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7:10:05| 字数 23| -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terrygj 的帖子

目前我正碰到这个问题,B壳和插口。正在尝试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回帖

0

积分

109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8-29
发表于 2010-10-11 23:29:01| 字数 21| -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pawixe 的帖子

要不试下把B壳靠着电路板的部分削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回帖

1

积分

2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09:18:50| 字数 448| -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terrygj 的帖子

哈哈,和我想到一起去了。

昨天我就把它干掉了,但还是不行,原因是奋威使用的这个IDE To SATA接口和原配光驱采用的SATA接口本身就不一样,奋威的在电路板的下面还有一个芯片,而原配光驱的电路板下面应该没有。所以导致了奋威的电路版(从最底下到SATA接口的最上面)本身就有7mm,而原配光驱的电路板,从最底下到SATA接口的最上面只有5.5mm--6mm。

而X301主板上的接口和原配光驱是吻合的。

到目前为止,我虽然采取了以下措施,但还是无法顺利自然地拔插:
1、把托架B壳靠着电路板的部分干掉,露出那个芯片
2、把X301主板上的IDE接口最上一层干掉(这个不影响使用)

所以我妥协了,插进去时使用钝器用力按住托架接口,再插入。(如果某个人的机器紧的话,可以适当的送一下主板IDE接口旁边的防滚架螺丝,一共两颗,进去之后再拧紧)

这就没有实现我最初的期望“像原生托架一样顺利自然地插入”,而且不拆键盘是甭想插入了……

看我1楼的更新吧。

哎,

[ Edited by  pawixe on 2010-10-12 10: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回帖

1

积分

2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09:37:38| 字数 501| -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JIM 的帖子

Hi,Jim:

  我昨天试了一下,没有做terrygj的步骤。发现现象和你比较一致:
1、直接插入,开机进Win7,画面一直停在Win7的欢迎界面,硬盘灯闪。
2、重启进Bios,发现Bios的启动顺序里面已经认出HDD1(原SSD是HDD0)。更改成Compatibility重启,蓝屏。
3、关机,拔下光驱位硬盘,Bios里保持Compatibility,重启依旧蓝屏。
4、重启,Bios里改回AHCI,重启回到最初状态。

所以我估计如果不按照terrygj的步骤做一下,系统是无法在Compatibility的状态下正常运转的。

Hi,Terrygj:

你的步骤“卸载AHCI,不重启,手动浏览非兼容硬件,选标准IDE控制器,然后重启改bios到Compatibility”里面“手动浏览非兼容硬件”,具体是怎么操作?

是不是设备管理器,上面菜单“操作”->“添加过时硬件”?我的是Win7,能截个两个图上来吗?
第一个图操作步骤,第二个图显示安装好所有的一切后设备管理器里 "IDE ATA/ATAPI控制器" 下面有几个设备。

[ Edited by  pawixe on 2010-10-12 10:01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回帖

0

积分

109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8-29
发表于 2010-10-12 10:23:44| 字数 193| - 中国–上海–上海 广电网 | 显示全部楼层
设备管理器里面展开IDE ATA/ATAPI控制器,右键Intel ICH9 XXX AHCI XXX Controller(XXX表示我忘了那部分名字了...囧),更新驱动程序->浏览以查找->从计算机设备驱动列表中选择->标准双通道PCI IDE控制器->下一步.......
最后重启进bios改模式,改完就能进win了,以后就可以随意切换sata模式都不会再进不了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60

积分

1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8-12-25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10-10-12 10:28:33| 字数 10| - 中国–黑龙江–佳木斯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强!301什么价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9

回帖

26

积分

3837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5-29
发表于 2010-10-12 10:38:32| 字数 20| - 中国–北京–北京 光环新网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俺也想有一台301来折腾她的光驱位了
ThinkPad Z61m(Tai):T7200,3GB,7k500+7K320HD,WSXGA+,X1400,DVDRW,Bt,Fr,9c,mini doc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回帖

1

积分

2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1:26:58| 字数 42| -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qwer20060606 的帖子

本贴不讨论具体价格,不是来炫耀这个的。

1楼说了,价格比较平,出给我的兄弟也没有亏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回帖

1

积分

2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2:17:42| 字数 233| -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terrygj 的帖子

Terrygj,早说啊,我都把这个控制器AHCI卸载了,还好Win7又自动安装了一个驱动。

但按照你的步骤

更新驱动程序->浏览以查找->从计算机设备驱动列表中选择->去掉“显示兼容设备”的勾->左边的厂商选最上面的“(标准 IDE ATA/ATAPI控制器)->右边选择“标准双通道PCI IDE控制器”->下一步.......

之后提示“正在安装驱动程序”,N久之后,报错“Windows 安装设备的驱动程序软件时遇到一个问题”,安装不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2

回帖

19

积分

2291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9-3-26
发表于 2010-10-12 14:48:28| 字数 16| - 中国–江苏–无锡–江阴市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安装完工后的图来张看一下效果呢?
New Macbook
三星900X3C
X220镁光512G←X301 U9800\X18M160g
Benq S41←X60←Ben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回帖

1

积分

2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5:48:01| 字数 793| -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1、卸载AHCI。
2、关机,关不掉,总显示“正在关机”,强行关掉。
3、重启,很慢。进系统后发现Win7又自动给我安装了一个AHCI驱动。当然,和原来我卸掉的不太一样。
4、按照Terrygj的方法,安装“标准双通道PCI IDE控制器”,遇到错误,提示安装不成功。
5、关机,关不掉,总显示“正在关机”,强行关掉。
6、重启,很慢。进系统后发现“标准双通道PCI IDE控制器”安装成功。ATA Channel 0 里面的传输模式是“PIO 模式 4",启用DMA是无勾选,灰色不可改。
7、关机,正常。
8、进Bios,改成Compatibility,开机速度好像趋于正常了。进系统查看,ATA Channel 0 里面的传输模式是“Ultra DMA 模式5",下面“启用DMA"的勾是勾上的,且可改。ATA Channel 0应该是SSD,而以后空着的ATA Channel 1应该是预留给光驱位硬盘的。
9、关机,13秒。重启,25秒到指纹。关机,5秒。所以Compatibility稳定下来后(驱动装妥后),还是很快的。
10、本来要直接上第二硬盘了,但我决定看看AHCI和Compatibility的区别,所以又在Bios里面改回AHCI,重启,160秒到指纹。关机,27秒。
11、重启开机,175秒到指纹。关机 37秒。
12、重启进Bios,改成Compatibility,开机 30秒到指纹,关机 10秒。重启26秒到指纹。
13、关机,上第一硬盘,26秒到指纹。ATA Channel 1(第二硬盘) 里面的传输模式是“Ultra DMA 模式5",下面“启用DMA"的勾是勾上的,且可改。
14、格式化,拷贝了两个电影2.04G 25秒,2.73G 45秒,大概稳定速度在68M/s左右。

以上内容应该对JIM有帮助吧

Ok,剩下的就是固定和美观了。请看1楼的更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回帖

1

积分

2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6:38:35| 字数 66| -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写在最后

1、感谢出X301给我的兄弟
2、感谢几位前辈的分享帖子
3、感谢Terrygj的耐心解答
4、感谢JIM的参与讨论
5、感谢其他看帖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回帖

1

积分

2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7:04:15| 字数 127| -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遗留问题

To Terrygj:

  1、你是怎么知道要安装“标准双通道PCI IDE控制器”驱动呢?

  2、如果是重装系统的话,Win7会默认使用什么驱动呢? 或重新安装Thinkpad 的主板驱动,又会是什么结果呢?会不会有一个驱动,既能发挥SSD的速度优势,又能兼容HHD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2-11 16:58 , Processed in 0.204364 second(s), 62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