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uoht 于 2021-7-29 00:38 编辑
楼主过去20年一直用 ThinkPad,但基本买二手,极少买全新机。对上一台全新机,是手头上这台 P50。2016年刚出的时候买的,原因是支持双2.5"仓的15寸机(旧世代用光驱仓的不算)。之后一直没有升级的欲望。牙膏厂每年换U,联想每年跟着换代,没有什么新意。
直到今年,联想发布 P1 Gen 4,有不少改动。16:10千呼万唤始出来。再次强调,不是长宽比的问题,而是屏占比的问题。如果屏占比高,我才不管它带鱼不带鱼。屏占比低,就浪费了空间。在移动设备上浪费空间,就是浪费生产力。由于采用窄边框,在保持外型尺寸的前提下,把显示区域提高到16寸。联想早就有16寸屏(如 ThinkBook),但在ThinkPad 上,还是头一遭。再加上是轻薄本(相对P15而言),就更香了。当然轻薄本跨不过去的坎是温度墙和功耗墙,这个没办法。为了提升降温能力,这一代用上了 vapor chamber 冷却系统。实际效果不知道,但听上去挺高大上,算是诚意满满了。此外,千年不变的720p摄像头,终于升级成1080p,也是一个进步。
这一代P1和X1 Extreme的界线更模糊了。P1和X1E一直共享一套模具,区别只是在 CPU 和显卡。以前,P1 可以上 Xeon CPU、ECC 内存、和“专业”显卡;X1E 就只能上 Core CPU 和“游戏”显卡。但这一代的 P1,也可以上“游戏”显卡。剩下的区别,就只有 CPU 和内存了。其实两者都无所谓(楼主没有 Xeon 和 ECC 刚需),但由于一直在用 P50,就打算沿用 P 系列。一来没有必要为 X1 商标埋单,二来不喜欢 A 壳上花里花哨(多了个X1字样)。还是喜欢低调、简洁的 A 面。
筛选结果中有三种CPU: - i7-11850H
- i9-11950H
- Xeon W-11855M
对应不同的 CPU,自动搭配不同的显卡。譬如i9,自动配高端显卡。另外i9机器配230W电源适配器,i7机器配 170W。估计 i9 CPU 和高端显卡在轻薄本上很大机会撞墙(温度墙和功耗墙),不能物尽其用。如果注重电池续航时间,似乎 i7/Xeon+低功耗显卡更适合。
特意对比了一下 i7-11850H 和 Xeon W-11855M。i7是 8 核 16 线程,Xeon 是 6 核 12 线程。由于 Xeon 频率较高,单核PassMark跑分比 i7 高大概7.3%: 单核Cinebench跑分高1.5%:
在多核跑分上,i7由于多了两个核,PassMark跑分比Xeon高5.3%:
Cinebench跑分高17.3%(这个差距就相当大了):
考虑到 i7-11850H 比 Xeon W-11855M 还便宜,性价比就更高了(除非对 Xeon 有刚需)。下面总结一下“低配”和“高配”预制型号的几点区别(如果是定制机,就随意搭配,不受下表限制): 高配中某些型号为触摸屏,稍厚(18.2mm vs 17.7mm)、稍重(1.86kg vs 1.81kg)。这个并非 P1 和 X1E 的差异,而是触摸屏和非触摸屏的差异。
根据官网,高配显卡只能配一个2280槽。如果想上双2280,就要选低配显卡(核显、T1200、或者A2000)。而两个2280槽,规格不一样:一个是 PCIe Gen4,另外一个是 PCIe Gen3。官网说:把 Gen4 的 SSD 插在 Gen3 的槽上,只能发挥 Gen3 的效能。这样设计的原因,或许是PCI通道有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高端显卡只能配一个SSD(高端显卡比低端显卡占用更多PCI带宽)。
下面是P1 Gen4上所有显卡选项: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2280插槽,显卡的选择还会影响最高分辨率和冷却系统:
上表可以说是逼死强迫症。楼主心中所选是A2000,因为是所有独显中功耗最低,既搭配双2280,又支持8K输出,但偏偏不搭配VaporChamber(蒸气室冷却系统)。也许联想认为A3000以上显卡功耗大,才值得用 Vapor Chamber。因此就形成一个怪圈:如果想更好的冷却系统,就要选择更热的显卡。
楼主比较关心的是CPU+GPU总功耗,因为直接影响续航时间。做了个粗略的叠加功耗表:
从上表可以理解,为什么低配机搭配170W电源适配器,高配机搭配230W。P1 Gen4还有一种135W的适配器,但没有在预制机中出现,估计要定制机(核显)才能用了。
另外一个纠结是:要不要等英特尔12代——AlderLake。AlderLake可以说是最近十年来最大升级,包括大小核架构、PCIe5.0和DDR 5.0、10纳米制程等等。架构、PCI和DDR,通常都会延续几代CPU。因此楼主也有点犹豫:现在买11代,有点像“49年加入国民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