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efeng12346 于 2023-11-2 20:23 编辑
想要降低整机温度的方法很多,总结一下,无非就是从这两个角度考虑:一是提高散热效率。二是降低发热量。 一是提高散热效率。可以用更强的散热硅脂,更大的散热器,更多的风扇,更多的热管,加大空气流通等等。但受笔记本空间限制,此方法效果非常有限,能做的也不多,目前验证实用的办法有:1.使用支架将机身抬高,加大机身下部空气流通量,如图所示。有必要还可以用风扇对着D壳吹,效果立竿见影。 二是降低发热量。主要是盯着发热大户做文章:1.强制降低U的TDP,降低功耗,减少发热量,之前有机友已经给出解决方案,在此不做赘述。2.给nvme硬盘、南桥等发热量大的部件增加散热片,增强热传导。3.从系统本身下功夫,精简后台运行程序和服务,降低U占用,减少发热。 此次我们的侧重点是第二种方案:从源头上降低发热量。但从降低U的TDP角度来做的话,把U给限制死了,11代的U甚至发挥不出来4代U的性能,相当于把U直接干残废。这时候,我们会产生一个念头,有没有一种可能,让U:空闲的时候安心睡大觉,忙碌的时候拼命干活?有!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系统本身就提供了,不需要类似于TDP复杂的设置,更不需要额外掌握海量的硬件基础知识,稍微动手设置一下即可。言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以下均以win11系统为例): 办法一:开启系统节能模式。打开控制面板,依次打开“硬件和声音”-“电源选项”,选择“节能”即可。 负载小时,U自动降频: 负载大时,U自动升频: 设置之后,U的降温幅度是显而易见的: 实际使用体验与性能均衡、性能优先模式没有什么区别,CPU在降频还是升频之间切换基本没有延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办法二:开启PCIe ASPM节能模式,给nvme硬盘降温。 1.进入bios,打开ASPM功能。 靠近CPU的那个m.2插槽开启ASPM办法,只能开启L1: 注意:此处只可选择L1,有可能个别设备不支持,造成进入系统后识别不出来,如果出现识别不出来的情况,请关闭此选项。 2.其它PCIE设备开启ASMP: 注意:这里建议选择Auto,不要强制设置某个模式,有可能设备不支持。 然后,依次进入PCI Express Root Port 3(对应的设备是无线网卡)、PCI Express Root Port 4(对应的设备是有线网卡)、PCI ExpressRoot Port 5(对应的设备是远离CPU的那个m.2插槽)、PCI Express Root Port 11(空)、PCI Express RootPort 12(空),选择ASPM,选择Auto。 2.在系统中,开启pcie节能模式。 进入系统,打开控制面板,依次打开“硬件和声音”-“电源选项”,打开“节能”旁的“更改计划设置”,按照下图示更改,改完了之后一定别忘了点击“确定”。 为了确认PCIE ASPM已正常开启并发挥作用,可以使用HWiNFO软件,在“总线”项目中找到NVMe固态硬盘。如下图所示为傲腾m10固态硬盘,ASPM状态显示为L1 Entry,表示ASPM节能已启用,且进入L1模式。 开启前后跑分对比: 开启节能模式后,降温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 日常使用场景下,电脑在多数时候对硬盘的读写活动是间断进行的,尤其是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读写迅速、快速完成读写任务后就可以重新进入待机节能状态。开启ASPM节能可以让待机状态下的傲腾m10固态硬盘更加凉爽,也能让需要突发读写时发挥出更加持久的峰值性能。 惊喜的是,T700的AX210无线网卡和有线网卡同样也是支持ASPM节能的,当没有数据传输、接口闲置的时候,可以迅速进入节能模式L1,大大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发热量,为整机的降温提供帮助(实测,AX210无线网卡未连接任何网络甚至是关闭的状态下依旧温热)。AX210网卡从节能模式恢复的时间是在4~8us,有线网卡从节能模式恢复的时间是在32~64us,这个级别的时间人是察觉不到的。 因为电脑中没有安装网络游戏(我也不会玩),没办法测试开启节能模式前后网络延迟是否有明显的变化,有条件的机友可以帮忙测试一下。 节能跟性能一直被认为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对于大多数硬盘来说这个说法是没问题的。 不过凡事都有个例外,这次测试使用的傲腾m10固态硬盘(64G,作为系统盘使用)对于PCIE ASPM节能的优化比较到位,开启ASPM节能前后,性能没有受到影响,对系统运行造成的延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nvme硬盘对于ASPM节能的优化不到位,如果作为系统盘,系统的运行中可能会有些许卡顿,此时建议在bios中关闭该硬盘的ASPM节能模式。 温馨提示:截止发帖,我开启全部节能模式已经用了大概一周的时间,妥妥的7*24不关机运行,目前唯一发现的非正常现象就是空闲太久后(大概一晚上8个小时),刚开始系统运行会有些许卡顿,但还是处于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如果在意,请忽略本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