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287|回复: 11

[笔记本整机] 【原创】全核4GHz移动四核酷睿2至尊QX9300终极一舞——W700散热改造、极限超频及应用测试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572

回帖

23

积分

5062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5-2-25
发表于 2025-1-19 03:31:29| 字数 6,089| - 中国–北京–北京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ljgyr 于 2025-1-20 13:44 编辑

Thinkpad W700,发售于2008年8月。作为酷睿2时代压轴登场的重型工作站,4核至尊cpu,128流处理器专业显卡,双硬盘阵列,ds版本的双屏,它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终极性能代表。时过境迁,15年过后,现如今恐怕只能在电子废品卖场或是老旧库房的某个角落寻得它们的踪迹..

作为一代经典,w700的设计、手感,想必坛内群众已经非常熟悉,前面已经有兄弟写过详细的体验贴https://www.ibmnb.com/thread-2033996-1-1.html,这里就不赘述了

本贴创作的动机,一是源于坛内过去几年众人津津乐道的超频酷睿2性能到底能扛过多少后辈的拷打,时至今日是否堪用的话题,也就有了我先前的处理器评测内容;
二是数年来通过对w700的多轮评测,qx9300的秉性及脾气个人愈发熟悉,对散热的认识逐渐深刻,散热手段也在逐渐升级,于是便有了这次挑战极限,攀登移动酷睿2性能顶点的计划。

第一部分——W700散热改造
关于移动cpu散热,其核心在于导热——风道——散热三部分,相较于台式机,笔记本在后两部分存在先天不足,所以散热改造的重点,主要是解决风道及散热方面痛点。
导热方面虽然不是最重点,但也不能含糊,cpu部分重新覆盖了7950相变片,同时为后面的散热块准备了标号为15的散热垫片及7921硅脂;
对于风道,拆机是必备事项,除此之外,这次选用了自带usb风扇的折叠桌加强底部进风,以及额外一件usb风扇加速散热部分空气流动;
散热部分,这次选用了一款40mm*40mm*30mm铜制散热片覆盖在cpu散热部分热管上,以及一块固态硬盘散热片作为辅助散热;
改装成本:散热铜块116元+硬盘散热片0元(硬盘附赠,自备)+usb风扇桌、usb风扇(150元,自备)+7950/7921/导热垫片(46元),本次成本为162元。
完成状态如下:


从原理上看,这部分改造其实可以当作一款简易版本的台式cpu散热器加装在现有散热系统上,根据后续测试情况,这套简易散热系统可提供额外约25W的散热能力。散热效果如下(室温21度):
1.系统空闲状态,cpu风扇停转,不启动usb风扇,cpu核心温度29-31度;
2.默认2.53ghz频率,单烤cpu,不启动usb风扇,cpu核心温度49-51度;
3.超频3.06ghz频率,单烤cpu,不启动usb风扇,cpu核心温度60-63度(功耗约48W);
4.超频3.73ghz频率,单烤cpu,不启动usb风扇,cpu核心温度84-91度(功耗约83W);
5.超频3.73ghz频率,单烤cpu,启动usb风扇,cpu核心温度69-75度(功耗约83W);
6.超频3.46ghz频率,单烤fpu15分钟,启动usb风扇,cpu核心温度77-83度(功耗约91W);
7.超频3.6ghz频率,单烤fpu5分钟,启动usb风扇,cpu核心温度85-91度(功耗约103W,且功耗及温度持续缓慢上升);
经不同频率下功耗与温度测试,w700配合改造后的散热系统可以耐受95W左右的长期cpu功耗,以及110W左右的短期cpu功耗。
当然,更极限且有效的操作,是将一套标准cpu散热器固定在相同位置,甚至与核心直触,然后外接供电。但考虑到成本和风险(毕竟是15年前的硬件),本次暂不对更彻底的改造方案进行研究。

第二部分——W700极限超频
从上面的散热测试结果看,3.73ghz虽然是前期w700测试跑分的极限频率,却远非现如今改造后W700的上限。
既然如此,不妨大胆尝试向全核4ghz的禁区迈进一步。
当然,挑战并不是莽进,根据前期大量的测试情况,我估算出qx9300 4ghz频率下的典型功耗在105-120W之间,具体取决于测试项目,考虑到高温状态下cpu热阻增大,功耗增加(90度时表显功耗比75度可增加近10W),积热加剧,使热阻进一步增大,当温度达到95度后极易陷入温控失控循环,因此对于极限超频,长测试项目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安全温度90度),短测试项目功耗控制在120W内(功耗仪表显整机160W)

一切准备妥当,4核4.0GHZ,1.475V,起飞——

首先是国际象棋,10300+,21.48倍,考虑到3.6g频率下曾经跑过20.2的分数,这个分数或许并不是qx9300的真正极限,但依旧能成为论坛某臭虫无法企及的存在!!!!!!!!!

cpu-z 多核1411分,可以和目前在售的N100打的有来有回;

经典的cinebench r10,成功破15000分,要知道2008年高端笔记本配置的双核t9600仅仅能跑到5800分左右,差距超过了2.6倍。
类比下当下的中高端8核移动cpu,r23跑分18000分,2.6倍差距相当于接近47000的分数,也就是9950X和285k超频后的水平,设想下这样的处理器放到笔记本内,是怎样恐怖的存在;


wprime 32M 10.6s  即便如此依然不敌2.66ghz的一代940xm;

3dmark cpu test  1218分,可以和默频2.7g的2960xm掰下手腕。这个测试cpu负载相当高,几乎触及了预定的cpu120W功耗上限,测试时间约1分半,结束时处理器温度90度;
firestrike 物理分6542分,timespy物理分2077分,胜过了功耗放开的n6005,但还是被2.66ghz的940xm击败(上述3dmark测试过程均外接GTX750TI显卡);

这还没完,如果4核4ghz的qx9300瞄准的是移动酷睿2世界记录的话,情况又会如何?
em....一不小心刷了9项

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是r15项目中与这位英国老哥的较量,同为改造散热,同为4核4g,他代表dell precision阵营,我代表thinkpad阵营,最后以一分险胜!
至于r20和r23跑分,由于测试时间显著加长,现有散热和供电条件恐难以支撑全程4ghz过测。而同为3.73ghz条件下我的分数始终低2%左右,估计是老哥的操作系统版本选择上更有优势些,或是途中短暂提升了倍频。当然r20和r23分数对于AVX指令集缺失的老酷睿2处理器,意义其实已经不大。

R15 HWBOT认证截图

r15得到的429分,作为参照的话,其实仅仅是2代4核i7,或是13代4e核2.4ghz频率水平,甚至很可能会被两年内新cpu的单核击败,但是放在低压u里面比较的话,似乎还有一战之力!


总而言之吧,在大量监测数据和改造散热的保驾护航下,QX9300作为15年的老兵,终于重新绽放出了最昂扬的姿态。

如果它有情感有记忆的话,相信它此刻一定会不禁回忆自己年轻时最美好的时光,思绪穿越到那个如梦如幻般的2008年...


第三部分 跑分背后的真实性能

看过我帖子的坛友,应该熟悉我在多代处理器纵向测试当中,提到过一个性能分的概念,简单说就是把二代4核i7频率限定在3.0ghz后,作为100分的性能基准。
性能分就是各代各规格处理器综合测试性能的相对关系;
对于这颗极限超频的终极酷睿2,根据测试情况,其性能分为77,换言之大概相当于2.3GHz的二代i7,与之性能接近的,是15W功耗下全核3g频率的N6005(78分)。具体性能数据,参考https://www.ibmnb.com/thread-2032370-1-1.html
那QX9300极限超频后的多核应用性能,真的能达到四核i7级别吗?测试便知。

多线程应用方面,选择了5款应用,包括压缩、网页加载、pdf转换、视频编码转码,上述软件都能在测试过程中保持100%处理器占用。测试内容及方式如下(其中ShanaEncoder本人曾专门为其写过分析评测贴):



QX9300由于视频转换软件在4ghz频率下频繁报错闪退,这次选择了相对小的测试文件,并根据3.73ghz、3.6ghz的测试结果推算得到。
将全部测试项均以10980HK(4C8T)定频4ghz测试作为基准,平均后取综合完成时间(10代4核完成时长为100s)

非常遗憾,尽管酷睿2的多核心性能受FSB总线效率、内存带宽和独立缓存制约人尽皆知,但是如此巨大的差距确实在明示我们,酷睿2架构自身在四核时代已成为掣肘。
首先,架构及规格因素使得酷睿2四核对比1代,2代,多核理论IPC显著低于单核IPC的同时,应用软件IPC又低于多核理论IPC。
以2ghz为例对比,酷睿2四核是一代i7四核理论性能72%,二代i7四核理论性能的62%,而应用性能上酷睿2四核是一代i7四核理论性能62%,二代i7四核理论性能的54%;
雪上加霜的是,高频率下酷睿2架构性能衰减相比跑分更为明显,4ghz对比2ghz,频率提升100%,多核跑分提升86%,应用性能提升仅为57%。对比2代,从2ghz-4ghz,频率提升100%,多核跑分提升97%,应用性能提升87%。
两个不利因素叠加后,结果是异常残酷的,酷睿2四核超频4.0ghz,榨干了全部潜力后,应用软件性能竟然不如默认2.0ghz频率下的一代i7-920xm!!!
至于二代以后,已经没有对比的必要,只要知道10代4核同样频率下有三倍性能就可以了
对比n6005的话,不到3ghz就已经完胜这颗qx9300。说句扎心的,不少人家里面n5095级别的软路由,其应用算力都可以欺负下这颗老酷睿。
说实话,这种对比真的过于不讲武德,看着这位骄傲的老兵如此受辱蒙羞,实在是于心不忍。

还是为w700找一条更匹配的赛道吧。

回归日常应用的话,系统实际体验方面和性能分关系又如何,w700搭配qx9300深度超频后有能力作为日常办公娱乐用机吗?
首先参考本人评测贴,我当时在帖内做过如下论述:
A档——80性能分数(等效QX9650_4.2ghz):
对于简单文字及表格办公、1k-2k视频播放、网页浏览等基础应用,在显卡可参与媒体硬解的条件下,上述性能对应桌面端酷睿2四核极限超频平台、95W性能释放的一代移动xm级四核平台、散热支持全核2.4g的2-3代四核移动平台、或15w以上性能释放的n100平台,此性能在2024年是系统脱离明显可感知卡顿的下限;

80以下分数对于目前应用到底是什么样的流畅度,做一组简单测试,模拟下当前我对于计算机的最低应用要求:
1.使用todesk进行远程桌面操作,记录处理器占用及流畅度。如果这部分性能无法满足的话,那作为远程操作终端的资格都已不具备,基本告别了生产力使用场景。

2.本地1080p/4k-120fps视频播放,这是笔记本能否作为当下视频资源合格播放器的评价,测试选用了2个日系动作电影视频源(截图肯定是截不得了),记录处理器占用及流畅度。如果不能顺利播放的话,也就意味着....

3.网络弹幕视频播放,这里选用b站一个测试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W421978p/,在720p、1080p高码率、4k三个视频规格下播放,测试其流畅度和处理器占用,播放性能对应着机器最基本的娱乐能力,1080p高码率配合弹幕对系统的压力和直播基本相当。

4.多任务性能,这里选用上面测试视频720p播放作为背景音,并开启todesk进行远程操作,模拟一般工作情况,记录处理器占用及流畅度。

这部分邀请了下面几组选手:
第一组,x301-u9400(1.4ghz-15分)、w500-t9900(3.06ghz-32分)、n3450(2.1ghz-37分),双核酷睿2或者早期版本赛扬n系列处理器,前者现在更多作为坛内爱好者的收藏用途。
第二组,x230--i5-3230m(3.0ghz-58分)、x1-2015-u5500(2.9ghz-66分),x230一代经典自不必多说,u5500代表相当一部分5-7代双核低压cpu的性能水平,但是放到如今也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
第三组,w700-qx9300(默频2.53ghz-52分、超频3.73ghz-73分)、w701-i7-940xm(默频2.13ghz-62分、超频3.06ghz-86分) 此次测试的主角QX9300,分别以默频,超频状态进行对比测试,加入了W701的初代i7(默频、超频)对比,并额外测试了两机型外接显卡后的应用性能情况;
第四组,pn41-n6005(3.0ghz-78分)、m4600-i7-2960xm(3.0ghz-100分)、matebook14(2020)-10510u(2.4ghz-110分)-hd620  这是100分级别水平下相对现代的机型,更新的机器应付这些应用早已不成问题了
测试情况如下:

显而易见的,第一组选手应付单个远程桌面应用已非常吃力,720p以上清晰度的网络视频播放也面临困难(网络顺畅条件下频繁加载读条),更不用说视频远程双开的模拟办公场景了。以t9900为代表的酷睿2双核系列,没有基础算力支撑,更没有主流核显加持,很不幸地,在目前看来基本已经宣告淘汰;
第二组能够基本流畅的进行各类操作,除了4k视频受限于显卡硬解性能不能正常播放。在混合测试部分,处理器占用基本在70%左右,意味着这类双核处理器在多任务工作中尽管能勉强保存基本的流畅度,但非常容易受到工作负荷波动的影响。3-7代双核如今依旧能用,但绝对不能对其期望太多;
第三组中,w700的qx9300整体与上面双核处理器情况相当,但顺滑度有所不及,毕竟超频前性能依然有限;超频3.73ghz后情况有改观,处理器占用也有提升,此时可从容应付多任务工作,性能裕度也强过3-5代双核;加装外接显卡后,可以解码4k网络视频,网络播放能力可以得到本质提升;w701的940xm情况类似,但默频状态流畅度更优,超频后与外接显卡适配情况也更好。
第四组中,处理器计算能力基本上已达标,所以基本不会出现应用使用中的延迟感。处理器占用方面,二代酷睿i7对n6005明显占优,侧面展现了处理器间的算力差距。不过m4600使用的wx4150显卡,对4k硬解的支持不够充分,本地播放被n6005扳回一城。此外,4k网络视频播放对于这两款机型仍然形成了一定挑战。
而到了8-10代4核机型,核显各类硬解能力都已具备,多任务cpu占用维持较低水平同时流畅度拉满,而这仅仅是限频率2.4ghz的情况,在cpu睿频功能加持下,实际体验肯定更上一级。

游戏方面,移动平台受限因素太多,本次不再另测了,想玩3A的,上面那些古董可能连进入都无法做到,专注怀旧的,一块单核cpu都能提供足够体验和乐趣。

总结:
以W700为代表的酷睿2时代工作站,已不能胜任现如今任何一款cpu重度应用。
即便只满足基础办公及娱乐应用性能需求,唯一解也是12m二缓至尊四核+深度超频,缺一不可。
搭配较新的外接显卡后,姑且认为能够勉强得到500元级别N100盒子相当的使用体验。
没有重度情怀的话,还是拥抱新机器吧,酷睿2时代王者的最好归宿是爱好者的陈列柜中。

如果2025年还能遇见古早酷睿2双核超到3.几就各种玩转的暴论,新人坛友笑笑就行,信这都不如信我是秦始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资产值 +40 收起 理由
北漂的荆棘鸟 + 20 优质内容
hzsw998899 + 20 多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W500-W700-W701DS-X301-X230-X1C2015

3596

回帖

50

积分

1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3-2-21
发表于 2025-1-19 08:03:11| 字数 75| - 中国–广东–东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还有激情玩超频,我的超频时代从台式机赛扬 550超到 733之后,就再没有玩过超频了,没了动力和精力玩!很羡慕还有时间和精力玩这个的机友,充满活力啊!
HP8770W DC2 3720QM 32G GTX970M 500GSSD+512GMSATA +2THDD+D刻+UN2430+AC7260
回复 支持 1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lexz2004 - 杨静菡

4094

回帖

28

积分

7768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22-12-5
月全勤勋章年全勤勋章2024
发表于 2025-1-19 08:07:29| 字数 104| - 中国–河北–廊坊 移动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lsh19830 发表于 2025-1-19 08:03
居然还有激情玩超频,我的超频时代从台式机赛扬 550超到 733之后,就再没有玩过超频了,没了动力和精力玩! ...

那时候真好 主要论坛还是缺我这样年轻的
💻 MacBook Pro 14.2': M1 Pro 10+16, 16G, 1T  |  X201 WUXGA LED: i7 M 620, IGD, 8G, 960G EnterpriseSSD
💻 W500 WSXGA+ CCFL: E8435, V5700, 8G, 120GB SSD  |  T61p 15.4'WSXGA+ CCFL: T9500, FX570M, 8G, 512G EnterpriseSSD
💻 T400 WXGA+ LED: T9800, HD3470, 8G, 960G EnterpriseSSD  |  T61 15.4'WXGA LED: T8100, NVS140M, 3G, 120GB H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34

回帖

173

积分

9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19-2-25
月全勤勋章年全勤勋章2023年全勤勋章2024
发表于 2025-1-19 08:08:21| 字数 98| - 中国–广东–茂名 电信/(高州/信宜)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临江独钓 于 2025-1-19 08:15 编辑

好贴帮顶!要不要改水冷再耍耍?
建议将ID“w500爱好者”和“w700爱好者”拉入黑名单,这是论坛某臭虫的最新马甲号。否则又要来贴里随地大小便了

点评

水冷W700?听着可够刺激,但我觉得这种玩法,板子可能比u先挂掉,实在舍不得啊,当时我一度准备购入1200块的猫扇来着  发表于 2025-1-19 19: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6

回帖

16

积分

2万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20-8-18
月全勤勋章年全勤勋章2024
发表于 2025-1-19 10:41:30| 字数 54|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以P3图拉丁为基础的PM处理器到酷睿多核处理器是大分界,后续基本都是工艺提升、指令集扩充和架构的优化而已。
MacBook Air 联想拯救者R7000
IBMT43P
ThinkPadT400 T410i X230 W5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8

回帖

29

积分

2万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7-6-2
月全勤勋章
发表于 2025-1-19 12:36:07| 字数 128| - 中国–广东–东莞 移动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wer8228 发表于 2025-1-19 10:41
从以P3图拉丁为基础的PM处理器到酷睿多核处理器是大分界,后续基本都是工艺提升、指令集扩充和架构的优化而 ...

其实有些带有P4m的机器外形架构都很好,目标是作为“桌面替代”,但就是被大火炉拖累
X230 13.3 触摸屏 四核X220T X61TX41T
G50高分T2700Z61p钛合金T7600T61集显T9900 8G
Z61t钛合金T7600 X1Carbon2013 i7-3612Q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7

回帖

18

积分

7033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20-3-21
发表于 2025-1-19 16:38:19| 字数 4| -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超频
T50,i7 640M,LED U屏
T60p,换T61p主板,T9900 CPU,FX570m,LED U屏
T430s,i7 3687U,16G2133内存,14.5 2K IPS
X330,i7 3615QE,16G2133内存,13.3 1080P IP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5

回帖

17

积分

3万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4-11-23
月全勤勋章
发表于 2025-1-19 16:47:46| 字数 9| - 中国–内蒙古–赤峰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折腾,支持动手
X230T:I5-3320M+16GB+128GmSATA+2TBSSD/X270:I5-6300U+32GB+2TBNGFF+2TBHDD
X280:I7+16G+512GBSSD/P50:I7-6820HQ+64GB+2TBSSD+2TBSSD+2TBSSD/X220 I5-2540M+16GB+128GMSATA+1TH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209

积分

9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10-11-18
年全勤勋章2021年全勤勋章2020年全勤勋章2019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年全勤勋章2017年全勤勋章2018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25-1-20 09:06:01| 字数 116| - 中国–河南–郑州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hljgyr 发表于 2025-1-19 03:31
Thinkpad W700,发售于2008年8月。作为酷睿2时代压轴登场的重型工作站,4核至尊cpu,128流处理器专业显卡, ...

这帖子,战羸在哪里?不走一遭?对不起自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54

回帖

77

积分

5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7-5-26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发表于 2025-1-20 09:11:32| 字数 15| - 中国–山东–临沂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战赢君已经启动了
我数五个数

X61.t8100/x200.P8600.8G/x230I5.16G.ips
T40.PM745.5213A/T61.t9300.sxga+
T400.P9700.8GB.wxga+/T430.I7-3632.8G.H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88

回帖

27

积分

7446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7-1-10
月全勤勋章
发表于 2025-1-20 10:53:34| 字数 55| - 中国–北京–北京 移动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可以搞个C2Qm装个下载机玩儿玩儿,C2Qm是那个世代,有点儿奢侈的经典,只是工控小板儿不太好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2-7 22:42 , Processed in 0.182328 second(s), 51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